野兽爱智慧
野兽爱智慧

阅读·实修·转化

391 为什么中国人不性感?|陈寿文专栏

野兽按:这是天涯社区的陈寿文专栏的第六篇博客。

作者:陈寿文 提交日期:2006-2-26 11:50:00 | 分类:新知 | 访问量:9028

性感的人是什么人?如果按“某国人是性感的人”的句法来表述,那么第一反应一般就是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阿根廷人……数来数去,一般也数不到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兴趣于为什么人们不说中国人是性感的人?

1.

中国人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态度,总是把后者当作是“儿童”。上一代(尤其是女性)总是倾向于将他们当作是必须常用食物填塞的“小宝宝”。在吃饭时,长辈表达自己的“心意”之方式,就是硬塞对方食物。长辈在平日关怀成年子女的方式就是在睡眠、衣着方面关心他们的“身体”。

中国人两代之间的所谓“亲”,大致上仍然是限于“身体化”方面。一方面,上一代人不断为下一代弄一点东西吃,并且常常关心他们的身体状态;另一方面,下一代也用“养”的方式来报答上一代,并常常用问候他们的“身体”的方式以表示自己的“心”。

中国人的上一代,既然永恒地将下一代当作必须常用“进补”来维持白白胖胖状态的“小宝宝”,因此,自然就会将他(她)当作是一个“性”还没有萌芽的“儿童”。在“性”方面,上一代永远是讳莫如深的,总是让成长中的下一代保持无知的惶惑状态。

将成人当作是“性”还没有萌芽的儿童,自然也会对他们搞男女关系大惊小怪。中国人的上一代,在考虑到青少年结交异性朋友时,总是抱持“他们还小”的错误态度。上一代人的这种态度,往往搞到下一代对自我状态也乏善可陈,七情六欲不知如何表达(甚至怀疑这种表达有否合法性),严重起来甚至搞到木口木脸。

中国式的“个体”不可能是一个内在动态的开展过程,它只能是一个静止的、永恒受照顾的“身体”。这个“身体”的开展方式就不是“成长”(growth),而是生理上的“年长”(aging),以及是一个外部人伦关系的堆砌。

而且,中国人即使对待纯粹的“性”,也有将它“口腔化”的倾向,那就是认为它是“补身”或者是“亏身“的行为。中国人有“阴补阳、阳补阴”的说法,道家则有“采阴补阳”的采补术,换而言之,就是将“性”食物化。不过,更普遍的倾向却是怕“亏”。在中国文化里,有将女人称作“祸水”之说,肾属水,因此暗含有对肾亏的恐惧。

在心理上将自己的身体当作是亏弱的儿童之躯,以及将明明是成年人可做之事当作是“儿童不宜”之事,对一个人的“性”的全面盛开,都会产生阻碍作用。而如果连自己这个“人”还没有全面盛开,就要求他去制造另外的“人”,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因此,鲁迅才说:“(中国人)照例是制造孩子的家伙,不是‘人’的父亲,他生了孩子,但仍然不是‘人’的萌芽。”

2.

随地吐痰、吐口水、鼻鼻涕、当众挖鼻屎、搓身上的老泥、在人群中放屁、将公众场所当作随便可以丢垃圾以及倒污水的地方、不守时间、不守规则、没有排队的习惯、对身体的动作失去控制(随便撞人、抖脚)等等。这些现象都是中国人在孩提阶段没有训练好的结果。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养成自制自律的肌肉动作之时,就是他的“自我”疆界开始浮现之时,而这个训练养成的阶段就是孩提阶段即心理学所言的“肛门阶段”。然而,中国人对这个阶段的孩童所要求的,并非是自治、自制和自律,而是如何与人保持“和合”。他们被训练如何与他人保持适当的关系,那就是按照长幼之序、亲疏之别去“做人”。不要大声喊叫、发笑,养成不随便表露情感的习惯,特别是禁止公开表示爱憎之情。

这种训练,一方面使中国人养成抹掉“自我”的倾向,于是,在自己必须“做人”的场合中,出现处处为对方为重,由“鉴貌辨色”觉察对方的需要,以及急人之难诸般“美德”;在另一方面,则造成没有棱角的个性,对喜欢的异性往往不懂得表达爽朗的热情。此外,就是对人与事物的爱憎不分明,对自己喜爱的人物缺乏强烈的冲动去表达,对自己不喜爱的人与事则倾向于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因此,很容易出现被人随意轻视的倾向。既然对自己的权利也感到麻木不仁,自然也很容易出现不注重别人权利的倾向。

中国人一直都有自己“无私”而西方人“自私”的神话。这个神话实根植于由对“人”的不同定义而引起的语义学混淆。中国人必须由“二人”去定义“一人”,因此任何自我定义的“个体”都是“自私”的。中国人的“个人”比较单薄,常需受到社群的温暖照顾,西方人对别人既然摆出一副“贵客自理”的态度,自然就是“自私”。中国人的“心”比较发达,常需要与人“感通”,而西方人似乎是一种绝缘体,自然也是“自私”。中国人必须“做人”,而西方人则“是”(to be)人,一个只“是”他自己而不肯在别人面前去“做”的人,当然更是“自私”。此外,双方对“团体精神”(communal spirit)的理解也不相同。对新教文化的西方人来说,“团体精神”的意思是指彼此尊重对方的权利以及遵守公共秩序。对中国人来说却是在“自己人”之间不要斤斤计较,不应分你的与我的,在“自己人”圈外就无须这样“有心”地去“做人”,因此,中国人只有在必须“做人”的场合中才是“无私”的。

3.

性爱的完成牵涉到另外一方。因此,自己这一方从发射吸引力、追求、应对、培养情调、说服对方,一直到床上的表演,都牵涉到一连串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有充足的进攻性去推动、用充分的自信与意志去组织,而且,没有人可以代劳,必须由自己去面对。

一个人不知道如何为体内的生命力找一个出口渠道,不知道如何去组织整个性爱的过程,与人格成长过程中“自己”之被“非组织化”有莫大关系。中国人从口腔到肛门阶段都是在被培养依赖感,都是在搞“二人”制约“一人”这一套,因此造成人格组织的松垮性与他制性。这个松垮与被动的人格,在面临“成人”任务时,易倾向于稍一遇到障碍就打退堂鼓。而被动性的人格,其“控制”世界的方式,也易滋生“自恋狂”的幻想,亦即是希冀自己不用去动一根指头,一个理想化的对象就会主动来满足自己一切要求。

说了一大堆,结论却只有一个:性感的人是“个人”。而“中国文化之最大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 (引自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要义》(259 页))。没有“个人”,何来性感的人?

#日志日期:2006-2-26 星期日(Sunday) 晴 

與孫隆基教授談民主制度〈國情揭露〉2019-01-29


评论人:coke68 | 评论日期:2006-2-26 12:20

这么说日本人也不性感。

评论人:齐鲁之猪 | 评论日期:2006-2-26 12:36

儒家思想的熏陶啊~~~~~~~~~

评论人:fraserfish | 评论日期:2006-2-26 12:44

我想请问一下,今天正好看到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里面的观点怎么和楼主的这么像?

评论人:英侠 | 评论日期:2006-2-26 14:10

基本上是孙隆基的观点,不过这不妨碍作者把它换上一种更时尚的外衣进行传播。而且作者从学术性中看到了“性感”这一时髦元素,也是一种独特的表达。

评论人:流浪到此的寒鸦 | 评论日期:2006-2-26 14:45

真正的性感一定原子自由的身心。中国人太压抑了,于是出现了武侠小说大行其道;于是出现了滥交。。。

评论人:等待朱丽叶 | 评论日期:2006-2-26 14:48

好像跑题了

评论人:人生百年多思量 | 评论日期:2006-2-26 16:45

文字游戏而已

评论人:陈寿文 | 评论日期:2006-2-27 0:26

是啊,我很认同孙隆基的观点。感觉这本书可以引出很多话题,也是我向很多学友大力推荐的书。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美)孙隆基著 广西师范大学 04年5月一版 04年6月二次 38元

评论人:loter258 | 评论日期:2006-2-27 15:50

不是很牛B

评论人:foxzone | 评论日期:2006-2-27 18:17

说几句阿,首先性感的问题不说,上面说的不良习惯很赞同,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和外国人在一起的时候,面对那些不良行为习惯,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


评论人:陈寿文 | 评论日期:2006-2-28 1:36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美)孙隆基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04年5月一版 04年六月二次 38元 八折购于北大博雅堂书店

目录

新千年版序

修订版序

第一版序

一 导论

(一) 试从一个新的角度看中国文化

(二) “良知系统”与“深层结构”

(三) 中国历史形态的超稳定性

二 中国人的良知系统

(一) 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

1.中国人对“人”的定义 2。“二人”与“一人” 3。中国人的“身” 4。中国人的“心” 5。中国人“良知系统”的特色

(二) “身体化”的倾向

1.“身体化”的诸般迹象 2。“民以食为天” 3。口腔化的倾向 4。中国人的“养”

5.“安身”与“安心” 6。集体、团体、大体

(三) 中国人的“人心”逻辑

1.“生”与“熟” 2。“内外有别” 3。心意不到之处 4。有关“私心”问题 5。“上下一心”与发动“民心”

(四)“心”对“身”的照顾

1.口腔阶段 2。肛门阶段 3。“非性化”与性泛滥 4。“自我”之被非组织化 5。“母胎化”的倾向 6。国家对社会的组织

三 “二人”关系

(一) 中国人的“和合性”

1. 中国人的烹调术说起 2。中国人的“人情味”3。人我界线不明朗 4。“和为贵” 5。中国人的“在一起”感 6。“团结”的倾向

(二) 他制他律的人格

1.“良心”的内容 2。“做人”与“面子”问题 3。羞耻感的文化 4。“门面”与“样子”5。渠道化的“做人”方式 6。“听话”7。“治”与“乱”8。中国文化里是否有内省式的人格?

(三) 中国人的代际关系

1. 代际的“和合”2。杀子的文化3。精神上从未断奶4。将成人当儿童5。少年的老年化 6。“儿童化”与“老年化”的诸般排列组合形态7。“撒娇”的文化

四 中国人的“个体”

(一)“社会”对“个人”的极权主义笼罩

1.“人”被当作生殖的工具 2。私人状态的不发达 3。中国人的内心世界

(二)自我压缩的人格

1.“让”外必先“按”内 2。逆来顺受 3。“存天理,灭人欲”4。不敢让自己太有吸引力 5。“不敢为天下先”6。一潭死水的生存状态7。“心理形势”的问题8。“弱者道之用”9。中国人有无“自我扩张”的人格?

(三)“个人”的不发展

1. 从身体动作看出的端倪2。被弱化了的“个人”3。没有“个性”4。“小丑化”的倾向5。依赖感6。推卸个人责任的倾向7。难于维持人格的完整性8。“类型化”的倾向


(四) 不发展的“个人”对别人的伤害

1.党同伐异2。中国人的“私心”3。“人”是工具,还是目的?4未开化的利己主义

五 国家与社会

(一)中国式的专制主义

1.“政”与“教”的混合体2。“良知”的国有化3。“礼乐”与“刑政”4。国家强大于社会5。“处列国竞争之世,行一统垂裳之法”

(二)“大一统”的倾向

1. 中国式的“政治”2。“与中央一致”3。重京师而抑郡国4。中央与地方的“和合”5。所谓“共和”

(三)“小国寡民”的倾向

1.“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壁垒森严3。各自为政

(四)铲平主义的倾向

1.“太平”思想2。跟大家一样3。“我出不了头,你也不要出头”4。“嫉妒的普遍化”5。“自外与国人”

(五)特殊化的倾向

1.铲平是为了特殊化 2。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六 对待世界的态度

(一) 锁国心态

1.“匪夷所思”2。按“等级”、“层次”、“类型”来划分外面的世界3。“非我族类,其心必异”4。“大圈”心态5。“夷夏之防”6。所谓“里通外国”7。“洋鬼子”与“洋大人”

(二)中国人的现实感

1.天与人的“和合”2。士大夫:“政治挂帅”3。老百姓:没有超越,也没有拯救4。中国人之现实与不现实5。反省与批判功能的麻木6。“弘道”与“宏人”7。“形而上学猖獗”8中国人的幻想世界

七 “现代”中国人政治行为的“文法”规则

(一) 代际的政治关系

(二) “外抗强权”与“内除国贼”的关系

(三) “团结”与“斗争”的关系

(四) “天下大治”与“天下大乱”的关系

(五) “广开言路”与“壅塞防川”的关系

(六) “土”与“洋”的关系

1.从“五四”到30年代 2。中国党内的“土派”与“洋派”3。台湾的“土”与“洋”之争

(七)“锁国”与“开国”的关系


评论人:随风还 | 评论日期:2006-2-28 9:05

性感的含义界限到底是什么?亚洲性感的国家又有多少?

评论人:哈卫特 | 评论日期:2006-11-28 4:38

文化狂飙运动的精神象征--评广西师大社《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大约在十七八年前,有一本书悄悄地在大学里流传,与其说书,不如说是一份复印本,篇名叫“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作者名为孙隆基,一个大家都不熟悉的名字。据说他是香港人,而且到美国留的学。我至今还保留着那份复印本,书角已经卷起,字迹模模糊糊,不知道已经是原本的第几代曾孙,上面还布满了各色各样的手印、油迹和警句式的批注——我已记不清有多少人曾经向我借阅过,虽然不是禁书,但毕竟是港台出版物,物以稀为贵。

那个时候,正是“文化热”如火如荼的时候。文化人见了面,就要谈文化。书也是这样,只要染上“文化”二字,就立即洛阳纸贵,印个四五万册,是家常便饭之事。在这本书里,孙氏不仅谈文化,而且还是文化的深层结构,这就不能不撩拨起大家的好奇心了。

19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热运动,如今的正式学名叫作“新启蒙运动”。在那场运动中,有两个热中之热,一个是中国文化热,另一个是深层结构热。那个时候,改革阻力重重,知识分子相信,之所以如此,乃是中国的国民性有问题,中国文化有问题,一言以蔽之,民智未开。故此,知识分子乃重祭五四之大旗,继续前辈启蒙之大业,深入揭批传统中国文化。恰巧,文化热中,有两位西洋学者在中国红得发紫,一位叫弗洛伊德,另一位是列维·斯特劳斯。弗洛伊德告诉大家,不要看文明人模狗样的,其实人的意识有表层、深层之分,那深层的潜意识里,不知道埋藏着多少弑父情结,可怕得很。斯特劳斯又将这表层、深层推演到了文化身上,拼命挖掘文化的深层结构。

评论人:哈卫特 | 评论日期:2006-11-28 4:39

于是,大家相信,人性也好,文化也好,原来都有其不可告人的深层结构,启蒙就是将深层发掘出来,让被二千年专制迷魂汤灌昏了的平民百姓幡然醒悟。就像刘心武当年那篇脍炙人口的小说:《醒来吧,弟弟!》。

是啊,永远敬爱的鲁迅先生不也借狂人之口,横竖睡不着,索性起来翻圣人之书,最后从书缝里面读出两个字:吃人?吃人的文化,吃人的国民性。那就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那本传阅得已经破破烂烂的复印本,颇得鲁迅之遗风,通篇揭露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吃人本质。我后来才知道,孙氏对鲁迅颇下研究苦功,又是史学出身,所以,挖起中国的祖坟来,可谓快准狠。当年,风靡一时的港台作家,李敖、柏杨之辈,再加上这位孙隆基,都有史家背景,疑古疑古再疑古,揭批揭批再揭批,将五四时期胡适提倡的捉鬼精神大大发扬光大了一番。

1980年代,那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也是一个无知者无畏的年代。文化,对于今天的文化人,已经变成一块敲门砖,是为稻粱谋的饭碗。而对当年的启蒙者来说,却是一部真诚与之作战的风车。当时光流逝,风景不再,回眸当年的唐·吉诃德精神,不能不忆起这本《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几乎与李敖、柏杨作品齐名的战斗檄文。

最近,我意外地发现,这本当年私下流传的影印本,竟然登堂入室,由广西师大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不知道这本书是否会再现辉煌,是否会洛阳纸贵,但作为一代文化狂飚运动的历史产物,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知识考古学意义。

评论人:落寞疏离 | 评论日期:2006-11-28 10:52

哎呀

性感!!!!!

压抑的久了

没有感觉了哈


评论人:哈卫特 | 评论日期:2007-7-12 23:20

新千年版序

孙隆基

下笔写这篇序言时,《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已经有二十年的生命了。二十年的时段是可以用来定义一整个“代”的。因此,当我重新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恍如再次阅读一部陈年的日记,里面的思想情愫既曾相识又倍感陌生。书中提到的“文革”及其余绪,对国内的读者来说,恐怕也会引起既曾相识又感觉陌生的感受。

然而,这本书等了二十年才有机会在国内出版。国内的气氛已经和二十年前的大不相同,但这次应三辉公司之邀,为了和国内的读者见面,仍有将该书作技术性修改的必要。因此,它与1990年的“最新修订版”不尽相同,而后者与1983年的原版的差距更大。这段变化有必要向今日的读者交代。

对国内的读者来说,本书虽然姗姗来迟,但上面提及的问题却仍然存在:它赖以立论的陈年旧事,如今是否只剩下了纪念的价值?书中反复论述的“深层结构”,是否已经失去“时效”?既考虑“时效”,有否基本上推翻了所谓不变的结构之命题?

在这个序言中,作者得面对这些问题。首先,我必须对“深层结构”这个概念予以进一步的澄清。这个概念的运用并非指中国历史从无出现变化,而是辨认中国历史上由古至今比较稳定的某些规律,它们是使“中国”在历经变化后仍保持它自身特殊认同的因素。因此,它可以比拟作河床的底部岩层,纵使河流本身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显然,在历史思考中应用“结构”这个概念,不该是用来论证黑格尔哲学传统里“东方社会”或者“亚细亚生产方式”这类先天上固定的本质。它应该是用来指示某一个历史时段内相对稳定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之间又出现相互联系性,可以让我们用“结构”的概念去综括之。“历史”本身就代表变化,没有概念的魔术师能改变这个事实,然则,历史如何被“结构”这个观念取消呢?

用结构观念研究历史的佼佼者是法国年鉴学派的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他用史料论证:在整个 16世纪,地中海地区的人地关系呈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这个结构既不同于15世纪也有异于17世纪,自然也使它不同于其他地区。但这个16世纪只是一个“时段”,如果我们想论证地中海这个大区在整个近代初期都具自身特色,令它与其他地区判然有别,我们不妨把“时段”拉长,进一步探讨该区在15、16、17世纪这三个时段间的共同关联性,归纳出这个更长“时段”里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如果我们想论证地中海区由古至今都有自身的特色,在理论上是可以设想一个极长“时段”作为操作单位的。

当然,把中国上下三千年当作一个“长时段”的,并无人尝试过。它是否为人接受,该视其有否说服力,而不该是理论上的一种绝无可能性。从理论上对它作出本能式的排斥者,是出于把历史时序和逻辑时序两者混淆。

评论人:哈卫特 | 评论日期:2007-7-12 23:21

这个混淆,也出现在历史学是否可以像自然科学般作出预测的论争里。历来都有人具历史学可以预测未来的信念,但他们是混淆了两种时序。自然科学式“预测”所赖的因果关系是出现在逻辑时序中的。例如说,1605年英国天主教徒在国会的地道中埋藏炸药行刺整个王室的案件,如果得逞,造成划时代的大案,我们该如何做出因果关系的解释呢?物理学家会说导因是火柴,化学家会说导因是火药,而历史学家如果也想诉诸自然科学式的因果律,则会考察人文因素:有些史家会说导因是宗教改革后英国的国教政策,而马克思主义史家会认为是封建残余对新兴资产阶级的反扑,其之所以失败亦有其“必然性”、无论如何,如果这几种说法都设定在任何时空底下凡出现相同的因就会有同样的果,其解释的架构都是逻辑性的,是超越任何特定时空的因果关系之先后排列。

但是,职业历史学家所处理之对象无一例外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时序(historical timeline);它是必须标明某年某月某日某地某人物的叙事形式。这个时序——典型的例子是五经中的《春秋》——只是在时间中发生的事件的一个进程,并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历史学家如果要解释某一事故的“前因后果”,就必须把该特殊事故纳入上述那种具普遍意义的因果律的框架中。也因为如此,历史学家只能“解释”已经发生的,而不能预测未来。他如果把独一无二的历史时序和因果关系的逻辑时序混淆的话,则会把自己变成“灵媒”,亦即是在某一特殊时地的事故发生后,去预测另一个特殊时地的事故必然会随着发生,而其假冒的逻辑必然性则会堕落为活神仙式的“宿命论”。

本书中谈的“深层结构”显然并非历史时序,但也不属于普遍适用于任何时空的因果关系范围,确切一点,该说是一种针对特定范围——中国——的共时性(synchronicity)设定。书中无疑举了许多历史例证,但是处理方式并不同于一般职业历史学家,而是把它们归入我所谓的“表层结构”现象,亦即是属于特殊领域。书中的“深层结构”概念既然是一种相对稳定性的设定,而不是一种“亚细亚”式的先天不变性,因此,并不存在它是否在“将来”甚至在“现在”会遭改变的问题。

“深层结构”在理论上是可以被全面解构的。但我既然是把它设定为“中国”在历经变化后仍保持它自身特殊认同的因素,因此,在可见的将来,仍预想这个相对稳定性的某一程度之持续。有了这个新的体会,才为新千年版写出如下的新结论:

在本书里,中国文化以十分负面的形象出现,那是因为它被放置入一个由他人缔造的“现代”世局中,一切条件对它来说都是不利的,用来衡量它的所有标准也必然是异化的。但这个“现代化”该不断被重新定义。中国文化的“文法”规则能否在新的世局里创造出簇新的佳句妙句,我们将拭目以待。

我充分理会到这个结论与本书的基调之间会产生极大的不协调。

这就牵涉到本书是否已失去“时效”的另一种顾虑。既云作者“重新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恍如再次阅读一部陈年的日记,里面的思想情情既曾相识又倍感陌生”,那么,它的看法是否充满偶然性,只反映作者某个时期的思想,而如今已事过境迁?

的确,读者会感到本书的行文是炽热的,但不是炽热的爱国主义,而是对自身文化的一种接近白热化的反感。这种反感是如此的强烈,以至由它启发的文化批判远远超出一般的国民性批判。本书的特点,正在于它不是泛泛地罗列几项或十来项国民的“劣根性”然后提出老生常谈的补救之道,而是近乎千刀万剐式的切割。这个浓烈的感觉,是只有身处其中而又想全力地挣脱出来才有的感觉。如今,作者已经居美三十余年,去国已久,纵使分析能力远胜于前,但已经没有了当时的心境,因此无可能再写出二十年前的东西。

在这里,又回到本书是否已失去“时效”的顾虑。要消行这重顾虑,作者提出一个不寻常的解答:具有永久性价值的观点.往往是由独异的角度出发的。这种独异角度不只是由独异的人提出,而多半由一个人生中出现某些时刻的独异条件所提供。因此,这些时刻虽然短暂,这些条件纵使不会重现,却并不意味它们的结晶之价值也是短暂的。相反地,这个结晶应该属于珍禽异葩一类才对。

关于我个人的独异性(亦算是毛病),或许可简括为“最高叛国罪”症候群。自从成为美国公民以后,我就一直在从事美国文化的批判,而且也是细微末节地批深批透。这个已经进行了十年以上的写作计划曰《杀母的文化》,读者请拭目以待。

2003年 12月11日

写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新斯牟尔纳海滩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