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ver Ding
Oliver Ding

Humanchain Thinking (全链思维) v1

本文记录了一个创想(idea)诞生及发展的过程。这个创想诞生于与区块链有关的讨论情境中,我将这个创想命名为“Humanchain Thinking(全链思维)”。我现在的工作是一名交互设计师与产品战略师,我期许这个创想发展为一个全新的设计战略思考工具。简而言之,它指的是设计者、设计对象、设计认知是如何在一连串动态的情境中生成、建构、转换和发展。正如它的宗旨,这个创想本身也是在动态发展中,我也乐意将这个创想公开,分享一个一个阶段的进展,邀请更多的朋友一起来促进它的成长。

#01 讨论

3月20日,我在公司办公室里阅读一位老师讨论积极心理学的书,这位老师恰好在我参与的认知科学微信群中。读书读得高兴,我即兴拍照截图,上传到微信群中,向这位老师询问相关问题。

“李老师,你在书中基于PEM三层次幸福模型导出一个用户体验三层次。我目前在从事一个新形态的陌生人的社交关系的软件应用开发,你的这个模型给我很多启发。可否请教,在扩增生活这个层次,是复制社会真实世界的关系互动模式好,还是开创一些与社会真实世界不存在但有可能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关系互动模式好,或者两者可否混合在一个系统里面?

此外,对比北美的社交软件发展历史和中国大陆的社交软件发展历史,两者在某些时间点上有一一对应的现象,但是也在其他一些时间点出现各自不同的形态。最典型的是Facebook的克隆品在中国大陆并不成功,WeChat发展出来到现在,北美没有一个对应的产品。近年来,北美社交软件实际上是在学习中国大陆的社交软件。那么,从产品设计师的立场,为达到PEM幸福,如何权衡技术发展、文化形态、市场生态三者的影响?此外,对比北美的社交软件发展历史和中国大陆的社交软件发展历史,两者在某些时间点上有一一对应的现象,但是也在其他一些时间点出现各自不同的形态。最典型的是Facebook的克隆品在中国大陆并不成功,WeChat发展出来到现在,北美没有一个对应的产品。近年来,北美社交软件实际上是在学习中国大陆的社交软件。那么,从产品设计师的立场,为达到PEM幸福,如何权衡技术发展、文化形态、市场生态三者的影响?

对比北美和中国大陆的社交软件发展历史,两者在某些时间点上有一一对应的现象,也在其他一些时间点出现各自不同的形态。最典型的是Facebook的克隆品在中国大陆并不成功。相反,WeChat发展出来非常成功,它在北美没有一个对应的产品。近年来,北美社交软件实际上是在学习中国大陆的社交软件。那么,从产品设计师的立场,为达到PEM幸福,如何权衡技术发展、文化形态、市场生态三者的影响?

简单来说,我们对于中美两地现在主流的社交软件形态都不大满意,有志于创造一套全新的social protocol。这个挑战显然很大,希望得到大家的更多帮助。”

这位老师隔天回复我,他回复说“不知我有没理解错,Ding老师的期望是区块链背景下尝试颠覆现有社交网络,这个问题太大,作为FB、腾讯资深散户,我和我的散户小伙伴一直很关注它们的护城河,过几天把我们的讨论记录整理一下供Ding老师和各位群友参考、批评”。

我看到这位老师的回复之后,对比我近期的思考,发现我并没有把区块链作为我的思考基础。这当然是我不熟悉区块链技术延续过往经验产生思考路径依赖的缘由。我猜想或许是我发言时用了social protocol这个字眼,引起了误解。为了更好地推进交流,我绘制了一些图示,写了几张幻灯片来说明我现在关于“social protocol”的理解。

图1

我在群里分享了这几张图示,然后详细说明我的思考。

“昨天我用了social protocol这个词语,可能大家会联想到区块链去。的确区块链是基于一种全新的协议。为了更清楚说明我的立场和视角,我绘制了如上的Hybrid Design图示。我把social protocols区分为两大类型:Humanchain thinking这是生造的词,用于非区块链的一些创新构思设计等等。Blockchain thinking则是基于区块链来构思的一些创新设计等等。

从设计对象的层次和变化来看,我列出了五个对象:

  • Interaction交互
  • Content内容
  • Property资产
  • Token代币
  • Share股份

从上到下,是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上端靠近的产品和体验,下端靠近的是项目和金融。在具体的行动任务上,这五个层次对应着三个关键:

  • HCI人机交互设计
  • Digital Object Design数字物件设计
  • ICO Design首次代币发行/Organization Innovation组织创新

Interaction可以是人和人的交互,可以是人和系统的交互,可以是人和环境的交互。通过这个层次的操作,会有些信息在系统内生成。如果这些信息留存下来,通过capture这个阶段,就演化为了Content。人和人的交互,例如我在这里刷屏,刷屏之后就留下了内容。人和系统的交互,例如以太猫最初发出的一批虚拟猫,认购一只虚拟猫可以算是人和系统的交互。我们使用Instagram,随时随地拍照,这是人和环境的交互。不同类型的交互都会留下信息,这些信息都可能演变为Content内容。

从Content内容到Property资产的过程,我叫它Contract。内容自己本身可以就是资产,例如文章可以被赞赏,文章就是一个资产。内容也可以是一个实体资产的替身,例如Airbnb上的一个房子的照片和文字介绍。物理世界的资产无法在互联网环境中出现,只能通过内容替身来展示,让用户可以操作这个资产。这个阶段的一些细节是标价,给资产标价、时间设定、数量设定、空间设定等等,根据不同类型资产而定。

到了Property这个层次,就越来越靠近商务了。资产可以交易、购买、转让、赠送、分享、交换、拍卖、组合等等。这时参与交易的工具可以是传统货币、虚拟货币,甚至是系统本身内部的代币。如果使用系统本身内部的代币,就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我在图示中画的Token说的是系统内部的代币。

Token作为系统内部的代币,它可以设计为只是系统内部的交易和消费,不需要和外部的金融系统挂钩。它可以设计成有限额的,也可以设计成无限额的。可以设计成可流通的,也可以设计成不可流通的。它还可以通过ICO形式来发放,起到筹资的功能。

如果Token可以流通,可以在外部金融系统交易,它就变成了如上图示里的Share股份。如何分配这些东西涉及到一个系统内部的权益分配,需要一套共识机制,这个机制可以由算法来做,也可以是人的协议。到了这个阶段,就基本上是一个金融项目,而不是纯粹的产品设计、用户体验问题。现在区块链布道者大力鼓吹通过共识来进行组织创新等等,这个话题就更大了。

图2

区分开Humanchain thinking和Blockchain thinking之后,我们现在就有三种路径。一种是只考虑Humanchain thinking,在不使用任何区块链技术基础设施和相关金融机制的前提下,如何开创新的social protocols,解决当前社交网络的问题,或者对当前社交网络提供一个有益的补充?主要突破依然集中在HCI, Digital Object Design等等这些层面。这是我当前的立场和视角,这和我自身现在的设计者的角色有关,当然也因为我对于区块链业务不熟悉带来的经验局限。

路径B是先进行Humanchain thinking的创新,然后再逐步增加区块链方面的东西。路径C则是直接在区块链的基础上,更自由地进行各种尝试和思考,包括进行Humanchain thinking的思考。

现在很多区块链项目,其实都是把传统互联网项目已经实现了的产品形态加上代币和股份,从而包装成区块链项目。从我的这个路径对照来看,这些项目在Humanchain thinking这个部分的创新乏善可陈。作为一个设计者,我希望在Humanchain thinking这个部分作出一些自己的创新尝试,而不是偷懒,仅仅从传统互联网copycat到区块链领域中。

图3

去年曾经在群里提到【行动科学的时空尺度】这个心得,近期阅读李老师的《三生有幸》之后,想到了如上图的一个图示,我将李老师的三种时间尺度扩展为四种时间尺度,然后将杜瓦斯在《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水平》里提出的四种解释水平作为空间尺度,做了这个表格。正如李老师所说,人类的体验是在不同尺度上交织混搭在一起。如果以这张图来看当下的区块链布道的话,我想提醒注意ICO共识风险和组织创新风险。何种ICO形式最为妥当贴切,可以达成正义公平,善用新技术,促成共赢呢?何种形式会沦为收割韭菜、欺市盗民呢?持有代币的韭菜真的会是项目的创造者和贡献者吗?哪一部分持有公司股票的人即会是公司的产品的忠诚消费者呢?这里有许多时间尺度的矛盾问题。短期投资股份的人的目的是投资于短期内的高成长性而不是公司的分红。这与公司本身发展的规律是有冲突的。哪里有可能每个公司在每个阶段都是持续高成长呢?

去年曾经在群里提到【行动科学的时空尺度】这个心得,近期阅读李老师的《三生有幸》之后,想到了如上图的一个图示,我将李老师的三种时间尺度扩展为四种时间尺度,然后将杜瓦斯在《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水平》里提出的四种解释水平作为空间尺度,做了这个表格。正如李老师所说,人类的体验是在不同尺度上交织混搭在一起。如果以这张图来看当下的区块链布道的话,我想提醒注意ICO共识风险和组织创新风险。何种ICO形式最为妥当贴切,可以达成正义公平,善用新技术,促成共赢呢?何种形式会沦为收割韭菜、欺市盗民呢?持有代币的韭菜真的会是项目的创造者和贡献者吗?哪一部分持有公司股票的人,也会是公司产品的忠诚消费者呢?这里有许多时间尺度的矛盾问题。短期投资股份的人的目的是投资于短期内的高成长性而不是公司的分红。这与公司本身发展的规律是有冲突的。哪里有可能每个公司在每个阶段都是持续高成长呢?

图4

至于组织创新,我并不觉得现在区块链布道者所鼓吹的组织创新方式有什么稀奇。几年前我写过混合商业模式一文,推介了四种混合创新商业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在没有任何区块链机制基础上实现的。

简而言之,品牌、产品、社群是组织的三个要素,我们把它提炼出来,通过一定的组合,就可以实现某种程度的组织创新,达成私有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详情参考这里全文:https://www.jianshu.com/p/ea1c8db3d218

现在很多人热衷于区块链布道,其中很多人在过去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开源社群贡献,没有任何公益组织活动经历,没有任何非私有利益的网络公开活动。对于这些人,我们都有权利去质疑他们的信任基础。”

#2 启发

在这次讨论交流中,为了说明清楚我的想法,我生造了Humanchain这个新词。这个新词当然是对照Blockchain而产生的。当这个新词产生之后,如果脱离开与Blockchain对照这个背景,它自己有生命力吗?它能拓展出自己的独特内涵和外延吗?鉴于我自己的设计背景,我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设计方法论的术语来使用,将它与技术词汇的Blockchain区分开来。换句话说,Humanchain是设计维度的术语, Blockchain是技术维度的术语,两者是并行的,而不是在同一个维度上竞争。进一步而言,我可以继续发展Humanchain Thinking。例如,将它发展为类似Design Thinking的术语。

当Humanchain Thinking独立出来之后,它就脱离了这次交流的语境,脱离了认知科学微信群这个社会容器,转而进入我的学思历程这个社会容器。年初我在《年度视角:活动-关系视角》(附注1)中建构了一个探索“活动-关系”的视角。其中提到了活动中的各种联结(人与人的联结、人与物的联结、物与物的联结)、拱门模型等等。在第一个季度中,我把这个“活动-关系”视角推进了一点点,把它放到了“Rethinking Social Design(重思社交设计)”这个实践领域中,以此来指导一些实践性的设计探索。

如果把Humanchain Thinking这个术语放到这个背景下,用它来代表一种设计思考方法论,它会指向到“活动-关系”中,随着时间进程的发展,各种实体在互动过程中的状态转换。在上述的图示中,设计对象这类实体就经历了几轮的转换(Interaction交互, Content内容, Property资产, Token代币, Share股份)。类似的,在人与人的联结上,不同阶段的关系状态也会发生转换(例如:陌生、了解、熟悉、信任、亲密等等)。在行动上,每个进程都和上下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活动总是环环相扣,关系总是循序渐进,物件总是化身变形。

这么组合之后,我的学思活动就诞生了如下的组合:

  • 视角:AR (Activity-Relationship) 活动-关系视角
  • 领域:Rethinking Social Design 重思社交设计
  • 方法:Humanchain Thinking 人类链思维
  • 对象:Social Protocols 社会协议

这些思考恰好分布在不同的层次,如果说它们可以算是知识的话,它们恰好分布在不同的知识层级。它们如何与我在创业公司的实务工作结合起来呢?

#3 实务

创业公司的实务工作通常分布于如下的层级,这个层级我们可以叫它实务层级:

  • 洞察:Insight。创业公司想要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它的最核心的想法是什么样的?
  • 原型:Prototype。洞察是头脑之物,要把它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可以进一步讨论、验证、测试。经过这个阶段的讨论、验证、测试,原型修改完善之后,进入下一阶段。
  • 产品:Product。这个阶段原型进行商品化的工作,走通各种政策监管程序,打通供应链和服务体系,建立大规模量产机制,这时原型就变成了产品。软件产品和互联网服务产品这个流程的复杂性比较低。硬件产品的复杂性高很多。医药、农业等监管复杂的行业,原型转化为产品的过程更漫长。
  • 市场:Market。产品投放到市场,提交给消费者。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市场营销拓展工作,包括围绕产品所展开的各种服务,例如处理客户投诉、产品知识教育等等。
  • 生态:Ecosystem。如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领先的市场地位,在所在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这时围绕产品和市场活动会延伸出一个生态系统,供应商、销售商、代理商、用户、用户社群、第三方开发者等等,组成了一个紧密互动的共同体。例如,Apple公司围绕iPhone和App Store等建立起来的开发者生态系统。GOOGLE,Facebook,Twitter等公司建立起来的开发者生态系统。又如,近年崛起的AirBnb和Slack两家公司现在都有自己的第三方应用平台。

我所在的创业公司从事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的开发,从洞察到原型、从原型到产品的过程相对快一些。近年来北美创业领域风行的Lean Startup以及设计创新领域的Design Thinking这些思维方式,说的也是如何快速将洞察转化为产品,如何快速进入市场。近期我们在开发社交服务类型的应用。基于上述的以Social Protocols为核心的思考,我们在反复讨论中推进洞察,然后根据这些洞察,设计出了一些原型。

Humanchain Thinking这个新词是这几天才涌现出来的,我也没有把它用到公司的讨论中。如上所述,这个新词虽然刚刚涌现,它却可以用来代表、整理和反思我近期工作过程的一些思考,以此激发我将自己的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例如,我在这个过程中发展的一些其他的隐喻形态的概念,以及这次设计探究过程我专门开发的数据和素材收集方法,这些都是我的隐形知识,我可以将这些隐形知识打包到Humanchain Thinking新词之下,作为更完善的“内部品”使用。如果未来它们发展成熟,达到行业级别的规范水准,我也愿意将它们公开分享出来,届时它们是否继续使用Humanchain Thinking这个词语或者其他词语,都有待未来再定。至少现在这个阶段,它作为一个符号,锚定了我的学思活动中一些有关的心智元素,将它们联结成一个组块,方便我自己后续反复调用。

如果把上述的知识层级和实务层级结合起来的话,我的学思活动最终落实到公司实务这里的“洞察”这个层次。我的隐性知识通过“洞察”转化入公司的内部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层级与层级之间存在辐射放大效应,越是上层的层级,越是抽象,越是容纳更多的可能性,越是下层的层级,越是具体,越是偏向于锁定某一种可能性。

  • 洞察
  • 原型
  • 产品
  • 市场
  • 生态

上述这个五个实务层级,也可以看成是五个发展阶段,对于企业或组织的设计者而言,这个转变也是一个Humanchain Thinking的体现。那么,在这个实务层级,设计者、设计对象、设计认知三者是如何生成、建构、转换和发展呢?

在企业成长的语境中,设计者的涵义变成了企业的总设计师,正如某人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用管理科学的术语说则是Leader,用俗语说是企业家,或者创业者。让我们使用创业者这个词汇。对于创业者来说,他要预见到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他和核心活动的对象是什么,在不同阶段,这些核心对象在不断转换,从一个对象转换到另外一个对象。当企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活动对象涌现出来,成为核心的活动对象,原有的核心活动对象退而次之。

设计认知在此语境可以转换为创业认知。创业者如何把握这些不同阶段的情境,对每个情境都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厘清核心矛盾,洞察到核心挑战,发现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与通常的设计思维或者创业思维不同,Humanchain Thinking (全链思维)更强调整体、全局、全过程的思维模式,这对于设计者和创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设计者和创业者需要具备全面而系统的必要知识,他们要熟悉理解这些不同阶段的抽象逻辑和实务流程;其次,他们需要具备高度灵活的复杂性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阶段驾驭逐渐增加的复杂性,以及不同类型的复杂性;其三,他们需要具备多元沟通的能力,能够和不同活动的参与者沟通,交换意见,推进讨论,达成共识;其四,他们需要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能够从市场、用户、合作者中学习,能够从成功和失败中学习。

#4 进阶

自从Humanchain Thinking(全链思维)这个创想诞生之后,我就用它作为一个思考启发式工具,帮助我自己思考一些事情。这个创想除了一些逻辑思考之外,还包括一个独特的图示。图示作为一个认知卸载的工具,帮助我快速进行创想的迁移应用,帮助我进行思考碎片的快速整理。

去年中期,我意识到人类的原初体验是从经验尤其是各种身体经验和其他的实际体验中来的,这些经验中的体悟,逐渐通过语言、动作以及其他的符号表达出来,当经验以符号形式表达出来之后,它就成为可以传播的认识,如果它传播广泛,获得共识,就成为了文化和知识。

从文化和知识的这个视角来看,它传播到个体这里,个体需要习得这些符号载体背后的原初意义,他们需要将自己对于这些符号载体的认识和理解,放置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继续上述的步骤,表达他的新的经验认识,由于这时的经验认识是建立于现有的符号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了他自己的体验,那么新的符号知识就会和旧的符号知识保持一定的联系。

这个【体验-表达-传播-习得-再体验-再表达】的过程,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着“变异”和“衰减”,这种必然的变化导致知识生态的多样性。如果我们说“认知是不均匀的”,那么背后的原因就是这个吧。

Humanchain Thinking(全链思维)这个创想诞生之后,4月份时我用Humanchain的图示整理如上思考,绘制了如下派生出来的图示。

人类的原初体验是从经验尤其是各种身体经验和其他的实际体验中来的,这些经验中的体悟,逐渐通过语言、动作以及其他的符号表达出来,当经验以符号形式表达出来之后,它就成为可以传播的认识,如果它传播广泛,获得共识,就成为了文化和知识。
从文化和知识的这个视角来看,它传播到个体这里,个体需要习得这些符号载体背后的原初意义,他们需要将自己对于这些符号载体的认识和理解,放置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继续上述的步骤,表达他的新的经验认识,由于这时的经验认识是建立于现有的符号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了他自己的体验,那么新的符号知识就会和旧的符号知识保持一定的联系。 

这个图示中间是从体验到形式的逐层转换,我设定了五个层次的对象:

  • Objects 物件
  • Tools 工具
  • Conditions 状态 
  • Theme 主题
  • Culture 文化

从Objects 物件到Tools 工具,这里的操作是Perceiving知觉。最初物件和人是没有发生关系的,人知觉到物件和环境的可供性(affrodance),然后采纳一些可供性,从而使用这些物件。可供性是生态心理学家吉伯森提出的理论术语,它说的是环境(包括物件)提供给生物的行为可能性(附注2)。

行为可能性转化为真实的行为,这里就伴随着使用物件,或者操作环境。当物件处于使用状态,它就成为了工具。使用和不使用是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奠定了一切人类活动的基础。我们设计工具,其实是在设计人类如何使用物件。我们也可以把“空间”也理解为“物件”和“工具”(附注3)。有一位朋友近期在学习舞蹈,他告诉我,“舞蹈可以说也是跟空间有极大关系的一个活动,甚至在很多舞者看来,空间只有在舞蹈的过程中才是活的,在平时只是静止的,没有被察觉得到的。” 舞蹈可以说也是跟空间有极大关系的一个活动,甚至在很多舞者看来,空间只有在舞蹈的过程中才是活的,在平时只是静止的,没有被察觉得到的。


从Tools 工具到Conditions 状态,这里的操作是Participating践行。这个层次包括了Lifeway和Lifeform这对概念。它说的是,物人互动的常态,反复操作,反复出现,日常践行。这个层次依然还是在说个体的生活状态。这两个词语形成一对,一个说的是丰富的行为细节(Lifeway),一个说的是统一的行为模式(Lifeform)。我从生态心理学家吉伯森的著作中提出一个关键字Life way, 造出Lifeway这个词语。吉伯森说的意思是,环境中存在很多可供性(affordance),这些可供性带来各种丰富的Life way。另外一个概念Lifeform则启发自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Forms of Life)”术语,代表经过一些行为细节经过传播之后成为共享的模式,反复出现在不同人的生活里,代表行为模式(附注4)。


从Conditions 状态 到Theme 主题,这里的操作是Programming程序化。这个层次从个体的转向到群体,人们发现日常个体的生活状态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就把这些共同之处提炼出来,成为标准的程序,给它命名,有了符号语言的表现,可以流通和传播。反之也是一样的,流通的符号语言,被个体理解之后,成为个体的生活状态的一部分。


我现在将Theme 主题划分为三种:生命主题、实践主题和文化主题。实践主题针对的是实践领域中的活动事务的主题,它恰好衔接了生命主题和文化主题。


从Theme 主题到Culture 文化,这里的操作是Presencing展示。各种各样的实践主题进一步脱离各自的实践领域,进一步抽象化,与社会背景结合,有些实践主题进一步提升为主流文化规范,成为社会的集体认识。Presencing展示这个词语,也可以考虑用Curating集展,或其他类似词语来表达。我这里用的是P字母开头的词语,不一定需要拘泥于此。

图示左侧是三个层次,从上到下依次是:

  • 可供性Affordances:对应的是"知觉-行为"环路层次。
  • 行为背景Behavior Settings:对应的是"人际-状态"环路层次(附注5)。
  • 社会协议Social Protocols:对应的是“语言-文化”环路层次(附注6)。

图示右侧是三个层次,从上到下依次是:

  • 个体
  • 社群
  • 社会

这个图示和理解还是非常粗糙的认识,它覆盖的范围太大,需要很多时间去厘清很多细节。今年我从生态心理学拓展到实践转向的社会学理论,大概就是在探索实践、社群这个层次。最后一个层次是【行为-语言-文化】的关系,涉及到语言学、文化等等。我过去涉猎了这些东西,但是都比较粗浅,现在有了这个认识体系之后,反而可以更好地学习这些学科。

总之,这个暂且定名为Lifeforms的认识体系算是基于生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的,这些算是我今年的重大收获,它也指出了下一步我的学思探询的方向。这个认识体系能够整理出来,也有赖于Humanchain Thinking这个工具的涌现。

Lifeforms这个议题实际上预设背景是将设计者定位社会文化的设计者。在这个语境中,设计者成为社会文化制品的设计者,设计对象变成了社会文化制品,设计认知变成了对社会行为和社会文化的深层次理解。

#5 反思

上周与一位友人聊起Humanchain Thinking (全链思维)这个创想。时隔两月,我对这个创想有什么新的认识呢?我在5月22日给这位友人写了一封邮件,邮件内容如下:

“HumanChain这个词语只是临时涌现的念头,不过,它最近发展了一段时间,逐渐有了一些具体的内涵。简单来说,可以还原到Chain这个字眼,我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imagery schema)"来开发这个字眼,将它变成表达“转换(Transformation)”这个主题的思考启发式。

每个意象图式都可以从身体经验、结构成分和基本逻辑几个方面去界定。那么,对于Chain这个意象图式来说,身体经验来自我们肉身里的骨骼关节,例如手,脚,背等等,骨骼关节是一节一节联结起来的,身体与外界的接触互动过程中,力是在不同关节传递的。类似的身体经验也来自于人类使用链式的物件,例如武器中的三节棍,用手挥舞链条等等;链的结构成分则是一节一节,节点和枝干,枝干和枝干通过节点联结起来,相邻的枝干互相直接影响,相离的枝干互相间接影响,链本身的自由度很大,每个枝干的转动方向是不确定的,但是又受前一个枝干的影响,力的作用是通过枝干和节点来传递实现的;基本逻辑则是从具体经验转化为抽象逻辑时,链所承载的思想是:转变是渐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由前面一个阶段引导,但并非完全由前一个阶段所决定,各个部分既紧密又松散地联结在一起,组成了适应性很强的整体。

这么说依然是很抽象,如果用微信的例子来说。意思就是你说的:【微信的诞生应该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在特定的时机下的路径试错和选择。】一个产品、工具以及任何事物,一旦投入使用(被人使用的状态),它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这时,更好的思维方式是将【它+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这个系统的变化,【它】和【使用者】的互动作用反过来影响了【它】的转变。这个整体系统还可以扩大为【它+使用者+设计者+竞争者+监管者】等等。

所谓的“转变”,都是置于生机盎然的生态系统中实现的。

上述是类似哲学类的思辨式的思考。

附件是两个图示,其中一个是最早使用的图示,第二个是用同样的图示(上述的Lifeforms图示)来表达另外一个话题的思考。具体内容,你不必仔细探究。这两个图示把文字内容全部剥离掉的话,它们共享什么意思呢?

它们共享的就是上述我想表达的Chain的意思。

那么,当一个读者看到这个图示,他想要在自己面临的思考任务时借用这个图示,他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如上所示,“转变”置身于生态系统背景中。

图示中的中间的五个物件,并不是指同一个物件的五个阶段,而是整个系统在五个阶段的重点核心。当第一转变完成之后,系统的核心重点从一个物件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件上。换句话说,力在链上的从第一个节点转移到第二个节点。

每一个转变阶段的力都是不一样的。每个节点和它所带领的枝干,它们所承载的力,和之前的节点和枝干,都是不一样的。

例如,以你自己的创业历程为例,你的第一次创业历程处于第一阶段,探索合适市场的产品。你的第二次创业历程则跨越了第一阶段,走到了第二阶段探索盈利模式,现在你走到了第三个阶段拓展团队,增长规模的阶段。每个阶段的核心重点是不一样的,你自己作为这个创业系统的一个成分,你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最早的时候是设计师,然后是运营官,现在则是企业家。

如果是放在【关系】和【活动】上,逻辑也大致是一样的。此前的分享已经提到了如下观点:

如果把Humanchain Thinking这个术语放到这个背景下,用它来代表一种设计思考方法论,它会指向到“活动-关系”中,随着时间进程的发展,各种实体在互动过程中的状态转换。在上述的图示中,设计对象这类实体就经历了几轮的转换(Interaction交互, Content内容, Property资产, Token代币, Share股份)。类似的,在人与人的联结上,不同阶段的关系状态也会发生转换(例如:陌生、了解、熟悉、信任、亲密等等)。在行动上,每个进程都和上下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活动总是环环相扣,关系总是循序渐进,物件总是化身变形。

写完这个邮件之后,我继续思考,如果进一步从哲学大海中寻找Humanchain Thinking的更多思想资源的话,它所针对的是什么话题。答案是,我们可以追溯到哲学家关于实体和过程的探讨。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新皮亚杰学派的领军人物Robert Kegan在The Evolving Self中对这个话题做了精简的概括:

“西方的语法把实体和过程进行分离,好像两者的区别是绝对的,但是,举例说,中文就不是这样,中国的文化把事物既看成物体也看作事件(Events),认为世界既是由实体构成的也是由过程构成的。东方的文化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把黑夜和白天看作是静态的两极,或者处于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而是倾向于把两者看作互为亚过程的一种表现(卡根Kagan,1972)。他们的思想更少两分法,更多辩证法。如果读者真的想以【结构-发展】的人格理论所提出的观察方法看问题,他或她就应该学会像中国人那样思考。

当我们孤立第接受黑格尔的原理或怀特海德的原理时,也就是说,当我们认为生命的根本在于它的运动[而不是运动中的某物]时,它说明我们仍然被极大地诱惑着——被我们自己的语言诱惑着,以致于把我们自身和世界理解为会用到的事物。

甚至,我们用来意指我们自己的动作名词(动名词),也已经失去它们的活动含义,并被组成了事物了。一位作者不得不在'人类'这个词中努力使读者着眼于过程,也就是说,我们正在谈论的是'一个生命'和'许多生命'。

本书(The Evolving Self)把人类视作一种活动。它并不谈论一个人正在做什么;它讨论的是:一个人就是正在从事的活动。

这种转变——从实体到过程,从静态到动态,从二分法到辩证法——是H.K.威尔斯(H.K. Wells, 1972)在科学思维模式的历史发展中提到的。第一个步骤是分类,植物学和生物学花了2500年时间吧注意力集中在对植物和动物的分类上,以及天文学对天体进行分类等等。第二步,在分类之后便是个体发生(Ontogeny),研究的重点转向起源、发展和现象的方向。威尔斯说,在过去的150年中,差不多每一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已经完成了从分类的、以实体为定向的现象调查向发展的、以过程为定向的观念的过渡。”

#6 开放

本文记录了一个创想(idea)诞生及发展的过程。这个创想诞生于与区块链有关的讨论情境中,我将这个创想命名为“Humanchain Thinking(全链思维)”。我现在的工作是一名交互设计师与产品战略师,我期许这个创想发展为一个全新的设计战略思考工具。

简而言之,它指的是设计者、设计对象、设计认知是如何在一连串动态的情境中生成、建构、转换和发展。正如它的宗旨,这个创想本身也是在动态发展中,我也乐意将这个创想公开,分享一个一个阶段的进展,邀请更多的朋友一起来促进它的成长。

附注1“活动-关系”视角

请参考旧文上游文章《“活动-关系”视角》

https://matters.news/forum/?post=451e5c60-62a2-4554-a07e-3242dfba29f3

囧:不知道怎么给文字加超链接。选中文字之后出来一个弹出框,弹出框里有文字,我把链接贴进去,不会生效。

附注2

可供性(Affordance)理论来自生态心理学。詹姆斯·吉伯森(James Gibson )发展了一套生态视知觉理论,提出了可供性这个概念。他的这些思想随后拓展为心理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分支:生态心理学。传统的心理学关注大脑,生态心理学关注身体外部的环境(包括物件)对于生物体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可供性理论强调环境提供给生物的行为可能性,这种行为可能性不仅与环境属性有关,也与置身现场的生物体的自身特性有关。例如,楼梯具有可爬性,这种可爬性是物理存在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空间。同样一个楼梯,不同的婴儿爬的状态不一样,可爬性对于不同婴儿是不同的。可供性的本质是一种“环境-生物”互惠的生态物理机制。

附注3

我们也可以把“空间”也理解为“物件”和“工具”。有一位朋友近期在学习舞蹈,他告诉我,“舞蹈可以说也是跟空间有极大关系的一个活动,甚至在很多舞者看来,空间只有在舞蹈的过程中才是活的,在平时只是静止的,没有被察觉得到的。” 舞蹈可以说也是跟空间有极大关系的一个活动,甚至在很多舞者看来,空间只有在舞蹈的过程中才是活的,在平时只是静止的,没有被察觉得到的。

附注4 生活形式

“生活形式(form of life)”的这个概念源于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开篇中的阐述:“人们的一致决定了何者为真,何者为假——为真为假乃是人类所说的东西;而他们互相一致的则是他们使用的语言。这不是意见上的一致而是生活形式的一致。”

"So you are saying that human agreement decides what is false and what is true?" -- It is what human beings say that is false and true; and they agree in the language they use. That is not agreement in opinions but in form of life. (Wittgenstei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para. 24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rm_of_life_(philosophy)

那么,维特根斯坦说的生活形式,具体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他说“遵从一条规则,做一个报告,下一个命令,下一盘棋,这些都是。”(PI,199) “共同的人类行为方式是我们借以对自己解释一种未知语言的参照系。”(PI,206),刘江伟在《理解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中指出,从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生活形式”:“在这里维特根斯坦告诉我们习惯(风俗、建制)以及共同的人类行为方式都是属于生活形式,而这些生活形式给予我们语言以确定性。”

维特根斯坦没有对“生活形式(form of life)”这个概念进行详细的定义和描述,这就给后人留下了相当大的诠释和延展的空间。荷兰学者Erik Rietveld在一篇论文A Rich Landscape of Affordances(可供性的丰富图景)提出,这个概念至少可以从三个脉络去理解:

  • 1. 将它理解为生命的人类形式(the human from of life in general),区别于其它生物;
  • 2. 将它理解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实践;
  • 3. 将它理解为个体意义上的特定可供性采择(the particular engagement with affordances of individuals)。

这三个脉络构成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次很好理解,生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人类,另一种是动物。中观层次相等于把生活形式等同于仪式、习俗等社会文化实践。微观层次有些令人费解,它使用了 engagement with affordances,这里的两个词都很难翻译。我先费点笔墨交待一些背景。

Affordance的译法是可供性,它是来自生态心理学的理论术语。吉伯森在探讨视知觉的生态理论时提出可供性理论,这个理论说的是环境和环境中的物品提供给生物个体各种行为可能性。在大部分心理学家看来,可供性理论属于“知觉-行动”这个领域的理论。然而,这个概念传播扩散之后,许多其它学者将它带离“知觉-行动”领域,创造了许多五花八门的衍生品。 Erik Rietveld 所著的论文题为A Rich Landscape of Affordances(可供性的丰富图景),他的目的是将可供性从“知觉-行动”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

engagement这个词在这样的语境中非常难翻译。如果整体来看engagement with affordances,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不论任何时刻,个体总是处在某个环境中,这个环境和环境中物品、工具、设施、人等等,存在许多的可供性。换句话说,现场存在很多的(个体)行为可能性,个体可以做出很多的举动。从行为的可能性到实际的举动,这里存在一个过程,个体需要采纳某个可供性,然后他要有执行这个举动的能力,这个举动才有可能发生。由于环境中不止只有一种可供性,个体需要在多个可供性中间作出选择。如此看来,我们可以将engagement with affordances翻译为“可供性采择”,“采择”包括了采纳和选择的意思,这与engageement的日常使用涵义颇为相关。

Erik Rietveld借用“生活形式(form of life)”的概念,他的目的是要扩大可供性概念的内涵,将它改造成能力。他的论文核心主旨是可供性是三个层次的能力。Erik Rietveld的观点是否可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对于可供性概念的理解偏于保守,宁愿将它限定在“知觉-行动”这个领域。Erik Rietveld并没有对engagement with affordances这个词语作出阐述,我们其实可以将它提取出来,用它来讨论“知觉-行动”整个环路。

我现在的处理方案是,从吉伯森的原文中提炼出Lifeways概念,从维特根斯坦的原文中提炼出Lifeforms概念,组成一对配套的概念。前者是无需语言表述的行为细节,后者则是已经有语言表述的行为模式。我的这个处理方案与Erik Rietveld的处理方案不同。

附注5 行为背景Behavior Setting

生态心理学的两个核心理论是吉伯森的可供性理论和巴克的Behavior Settings理论。行为背景(Behavior Settings)的简介请参考本网页左侧导航下游文章《生态心理学笔记:巴克的Behavior Settings理论》。

附注6 社会协议Social Protocols

我在图示中暂时用Social Protocols来对应的是“语言-文化”环路层次,这个层次是否用这个词语还可以继续思考。鉴于我会继续开发Social Protocols这个概念,赋予它独特的内涵。未来这个层次或许会用新的字眼来命名,目前暂时不必深究这个名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