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囈語
觀影囈語

電影系畢業生,喜歡分享觀後感想、推薦片單、電影知識。電影院是最適合睡覺的地方。請大家跟我一起半夢半醒看電影。#離開電影院之後 ✉️ neverever0616@gmail.com

【書評】《藝術家之死》:藝術家的生存之道

(编辑过)
未知生,焉知死?《藝術家之死》看上去是在談論藝術家的「死」,但每一章節都是在談論藝術家該如何「生」。因此,如果你渴望踏入藝術領域,卻又對這塊領域感到徬徨、陌生或好奇的話,這將會是一本非常值得參考的書,值得你看清現實,並且對現實有更多的理解。
作者:威廉‧德雷西維茲
譯者:游騰緯
年份:2022年
出版社:麥田

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對藝術家最好也最壞的時代。雖然這句話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好像是有講沒講的廢話,但透過《藝術家之死》這本書,我們可以確切知道「好」在哪?「壞」在哪?然後對現實多認識一點,把生活過好,也把人生活好,最後再好好看看,什麼叫作「真正的藝術家」?

藝術家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職業,這個職業受到敬重,卻也窮得可以,所以很多藝術家的家庭是富裕的,因為藝術家不是生產者,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打磨,才有辦法創造出一件作品,並不容易維生。但是,當網路世代來臨、創作工具門檻降低之際,人們開始更容易接觸藝術,更容易發表作品,也更容易博得關注。

也因此,「藝術家」成了人人皆能博得的稱號,各式各樣的小眾市場,發掘出不同類型的藝術家,但問題就在於,樹大必有枯枝,濫竽必有充數。一旦門檻降低、曝光機會提高,很多人就能憑藉著「創意」博得關注,並且說自己的作品是「藝術」。但這樣的現象,卻也為真正的藝術家帶來傷害。

不過說到這裡,誰是「真正的藝術家」呢?其實,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因為藝術家需要長時間的訓練、磨練,甚至折磨,他們對自己的作品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就算窮了、苦了,也會因為心靈上的滿足,不願意放棄藝術工作。但相反地,那些一發表作品就自稱「藝術家」的人,就很值得我們觀察與警戒。

這個原因就在於,很多人樂於免費公開自己的作品,發表自己的創作,甚至是每日、每周更新,但當他們自稱是藝術家的時候,這個危害就會擴散到「真正的藝術家」,因為人們很容易不經判斷,用一樣的標準對待專業,於是有不尊重專業,甚至要求免費、低價的問題出現。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就會發現,現在其實有很多的創作者,願意免費幫別人創作,藉以爭取更多的曝光機會,但是這種免費,卻變成藝術家的壓力,因為他們如果不夠低價,就會連基本的報酬都無法拿到。於是,本書作者甚至預測,未來創作者可能還要付費,才有辦法吸引到所謂的讀者、觀眾和聽眾。

雖然這對藝術家的維生來說,絕對是非常不樂觀的現況,但作者也認為,那些真正的藝術家,基本上都是「上癮了」、「壞掉了」,而且極其自律,有著瘋狂的動力,並且擁有大膽的心態面對自我雇用的風險。而這種人格特質的狀態,或許比起在乎錢,還是更在乎創作吧?

所以說到底,藝術家要爭取到基本的權益,很難完全要求市場給予尊重,因為太多願意免費服務的創作者(生產者),也太多根本對金錢缺乏敏感的藝術家,而唯一的解方,反而是要回到藝術家身上,讓藝術家支持藝術家。意思就是,促使藝術家合作組成工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

不管是完全仰賴政府支持、富人支持,或是市場支持,它們最終的結果,都只會是偏向天秤的另外一邊,繼續著不公平的現況,只有回歸藝術家支持藝術家,讓有能力鑑賞的藝術家,願意付費支持另一個藝術家,再輔以其他管道的支持,才是產業能夠運作下去,讓藝術家好好生存下去的長久之計。

除此之外,作者也針對音樂、寫作、電視電影等領域,提出他對藝術家生存現況的觀察和看法,而藝術學校的利弊問題,也同樣是作者非常關注的部分,令我看得心有戚戚,對作者的說法深有同感。

未知生,焉知死?《藝術家之死》看上去是在談論藝術家的「死」,但每一章節都是在談論藝術家該如何「生」。因此,如果你渴望踏入藝術領域,卻又對這塊領域感到徬徨、陌生或好奇的話,這將會是一本非常值得參考的書,值得你看清現實,並且對現實有更多的理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