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story HK
Movistory HK

Movie 🎬 + History 📚 這個頻道主要會通過電影解說,探討電影背後帶出的議題與啟示,同時亦會不時講解一些歷史議題,分享過往發生過的事,如何影響我們現今身處的世界。 這是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JLkyS-CZ3cp6JWpe_B9Ug/featured?view_as=subscriber

【香港人必須要知的歷史】香港重光之路:戰俘營的抵抗運動|三年零八個月|香港戰俘營|英軍服務團|筷子行動|香港重光

(edited)

有時候,好多人都以為一場戰爭的終結

就代表著反抗徹底地失敗,而選擇放棄

但其實,一場真正的反抗運動

並不會以一場戰爭的失敗而畫上句號

而是會一直持續不斷

而在「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中

無論是被囚禁的戰俘,還是逃出香港的士兵

都並沒有放棄香港重光的希望

默默地堅持到最後勝利的到來

大家好,我是Movistory

這個頻道主要會通過電影解說

和大家探討下電影背後帶出的議題與啟示

同時,我亦會不時個別討論一些歷史議題

和大家分享多點過往發生過的事

如何影響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

鍾意我們的影片,記得CLS

想進一步支持我們的話,還可以加入我們的Patreon會員

而今日,我會和大家講下

日據時期香港戰俘營的地下抵抗運動

上次講解1941年的香港保衛戰時亦提過

日軍在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

在12月7日全面進攻香港

揭開歷時18日的香港保衛戰

但最終,香港守軍還是寡不敵眾向日軍投降

開啟往後「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而在香港淪陷期間

就一共有10, 947人成為日軍戰俘

當中就包括英聯邦士兵與本地士兵

不過,由於英軍軍官在投降前夕

擔心華藉英兵會遭到日軍屠殺

而一早解散了華人部隊

令大量的華人士兵得以逃離香港

而由官學生何禮文等人組成的防衛軍「Z部隊」

就正正在投降期間逃出香港

直到1942年1月

大批士兵被日軍囚禁於深水埗、亞皆老街

馬頭涌及北角的戰俘營

由「香港俘虜收容所」管理

後來,當中的四千多名戰俘

又先後被送到日本、台灣充當苦力

與此同時,將近二千名盟國市民都被聚集在市內的酒店

再被送往前身為聖士提反書院的赤柱拘留營

而由於日軍缺乏準備

戰俘們很快就面臨糧食與醫療用品的短缺

生活狀況迅速惡化

再加上日軍經常奴役戰俘修築啟德機場與其他工事

令本身就營養不良的戰俘,受盡疾病與奴役的折磨而死

在1942年在戰俘營中殉難的英軍戰俘

就幾乎和香港戰役的陣亡者一樣多

而根據軍事歷史學家的統計

在1942-1944年間

就有過千名戰俘在海上與各地的戰俘營中死去

單是運載戰俘的日本貨船「里斯本丸」被盟軍潛艇擊沉一事

就造成了接近800人死亡

亦因為這樣,不少戰俘嘗試逃走

其中的防衛軍醫官賴廉士上校與印軍醫官史潔雲

就在1942年1月

通過控制了新界的中共游擊隊與市民的幫助

而成功逃脫

並在之後成立英軍服務團(British Army Aids Group)

召集從香港逃出的華人

在華南地區執行營救戰俘與收集情報的任務

但亦有部份士兵在逃脫期間被捕

及後更被日軍處決

而隨著營內的戰俘身體每況愈下

日軍又不斷殺害逃脫的戰俘

再加上駐港英軍司令莫德庇反對戰俘私自逃走

以免餘下的官兵遭到日軍報復

令到營內的戰俘失去動力逃走

而對於營內戰俘遭受的苦況

英國當局為了可以激發軍隊抗擊敵人的決心

以及逼使日本人改善戰俘待遇

在(1942年)2月28日,公開了香港戰俘的待遇

而加拿大軍隊的徵兵海報亦以「記着香港!」為口號

呼籲市民參軍對抗日本

令這場爭奪殖民地的戰爭,昇華為一場復仇之戰

而隨著戰局的發展

日軍亦加強大東亞共榮圈與泛亞洲主義的宣傳

聲言亞洲人民要在日軍的領導下,建立屬於亞洲人的亞洲

將西方的帝國主義勢力驅逐

而不斷地拉攏印藉與華藉官兵

後來在日軍的威逼利誘之下

部份人選擇與日軍合作,分別擔任衛兵與前線士兵的職務

但亦有士兵寧死不屈,拒絕服務日軍

後來部份人更循各種的途徑,先後逃出戰俘營

前往惠州向英軍報到(惠州為英軍服務團的司令部)

其中在1942年秋開始

營內的戰俘就按照英軍服務團的指引

秘密與深水埗、亞皆老街、馬頭涌戰俘營的軍官聯絡

策劃一場大規模的逃脫行動

由身在亞皆老街戰俘營的參謀長紐臨上校負責指揮

而國共兩黨的游擊隊、正規部隊

美國陸軍航空隊,以及前華籍軍人、警員、醫護人員等

都會一同解救營內的香港戰俘

在過程期間,英軍服務團開始運用各種的方式

定期與戰俘營內的軍官溝通

當中英軍服務團的特工

就通過在啟德機場的地盤留下信息

再由當地工作的戰俘接獲,傳遞給營內的軍官

而負責向戰俘營運送物資的卡車司機

亦會為英軍服務團偷運信息

另外,戰俘又會以假名寫信

將信件內容偽裝成與戰爭無關的業務話題

秘密利用隱形墨水,將重要的訊息傳遞出去

後來,在英軍服務團的安排下

營內戰俘更先後獲得藥物、地圖和微型羅盤等設備

為日後的逃脫計劃作好準備

與此同時

印度戰區司令部亦批淮代號「筷子行動」的逃脫計劃

準備了足夠照顧5,000名戰俘的資金與物資

而根據「筷子行動」的計劃

英軍服務團會率先聯絡惠州以南的游擊隊配合行動

然後美軍航空隊就會在黃昏時份

空襲港九新界的重要據點

隨後再空降1,600名傘兵

炸毁部份的軍事設施,救出大批戰俘

最後在游擊隊的掩護下,向北撤退至惠州

不過,後來營內的軍官就向英軍服務團報告

指出起碼過半的戰俘因為身體問題

並未能依照計劃順利離開香港

而駐港英軍司令莫德庇亦擔心逃脫行動

會招來日軍對餘下人員的報復

而反對這次的計劃

後來,中共的港九大隊與國軍游擊隊爆發武裝衝突

令「筷子行動」的執行變得更加困難

不久,日軍開始感到不妥

派出「印度獨立聯盟」的成員

成功滲透英軍服務團及戰俘營之間的聯繫網絡

破獲這一次的逃脫計劃

並在全港大肆搜捕可疑人物,處決了大批主要參與者

而「筷子行動」亦宣告失敗

及後,戰俘營與英軍服務團之間的聯繫亦徹底中斷

雖然英軍曾經嘗試聯絡亞皆老街戰俘營內的士兵

但由於戰俘擔心會再次墮入日軍的圈套

所以並無理會相關的資訊

而日軍為了避免同類型事件再次發生

亦將包括駐港守軍司令官莫德庇

東旅旅長華里士等高級軍官

全數送到台灣一地

又或者被調往亞皆老街的戰俘營

令戰俘逃脫的情況少有出現

而在英國陸軍後勤團少校本倫看管下

戰俘所遭受的壓迫變得更加嚴重

在深水埗集中營中,就出現了不少親日的英兵欺壓其他戰俘

與此同時,隨著盟軍開始在太平洋與亞洲戰場全面反攻

戰俘的身體狀況亦因為海運中斷而日益惡劣

雖然英軍服務團曾經偷運藥品入戰俘營

但對戰俘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而身在香港與日本各地的戰俘

更要面對著盟軍日以繼夜的空襲與砲轟

不斷遭受重大的傷亡

直到戰爭結束,就一共有2,184名香港戰俘死亡

不過,雖然戰俘們過着非常艱苦的生活

但他們從來都無放棄過重光的希望

一直保持樂觀的心態,舉辦不同的娛樂活動

而隨著美軍在1945年8月

先後在日本的廣島與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

而蘇聯亦在8日向日本宣戰

全面進攻日本佔據著的滿州國與華北地區

日本亦在8月15日,向盟軍宣佈無條件投降

最終,在8月30日

夏慤將軍率領英國艦隊抵達香港

解放各個戰俘營和拘留營

而幾千名倖存的戰俘,亦終於迎來重光的一日


在1943年的「筷子行動」中

超過二百名中堅份子被日軍逮捕

在拷問過程中,有不少被捕者遭受嚴刑逼供而犧牲

最終,四十多名人士被日軍指控為「間諜」

並於10月29日在赤柱海灘被斬首

而戰俘營內涉事的高級軍官,亦於12月18日在石澳海灘被槍決


英軍服務團的「M組」首領雷福榮(???-1943)

雷福榮因為搜集日軍情報,於5月31日被捕

在被押往憲兵總部時,突然從高處躍下自殺成仁

而他的妻子劉德愛,以及其他與英軍服務團合作的人

亦一同於10月29日,在赤柱海灘被日軍斬首


參謀長紐臨上校(1889-1943)

在計劃敗露後,紐臨上校隨即被日軍逮捕

於12月18日,在石澳海灘被槍決


皇家蘇格蘭營的霍德上尉(1918-1943)

在深水埗拘留營,一直帶領戰俘反抗日軍

後來於12月18日,在石澳海灘被槍決


拉吉普營的印軍上尉安沙里(1916-1943)

在馬頭涌營中,上尉安沙里一直領導戰俘反抗日軍

後來事敗後被帶到赤柱拘留營,被日本憲兵嚴刑逼供

但始終沒有供出任何對英軍不利的情報

最終於12月18日,在石澳海灘被槍決


在行刑前,安沙里上尉仍然展現出寧死不屈的勇氣

「人終需一死,很多人因病離世,承受揮之不去的痛楚。我們會堅強而健康地死去,全為信念,不作叛徒,高貴地為國捐軀。我們如今避不過敵人的劍了,但無人應流淚或抱憾,我們要含笑面對敵人,勇敢地命赴黃泉。」

#新人打卡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Load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