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ii
Morii

https://morii.tw/

職場破窗不悅事,別憋到離職才抱怨,但反映又如何?

職場是群體場域, 人與人背景不同、品格養成教育中的經歷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也不同,教養不同,磨擦難免,磕碰難閃,總有令人看不慣的事,不開心的事,就算老闆給你再好的職場工作環境,也總是有人自私不維護。

品格教養是難以要求的,我們真的無法教他人,MQ道德修養商數的學分,能在職場裡取得嗎?我認為是很難,因為可能來自於家庭養成教育就沒重視過,學校教育只重視學業成績和升學養成了一批自私自利,自掃門前雪的自私鬼,何況職場裡年紀都三十好幾、四十好幾、五十好幾的社會人,怎麼諄誡以教養?想想,既沒義務,也沒必要。

相信很多人面對職場裡瑣碎的令人不快之事,都是隱忍到丟出離職單才開始向主管抱怨,可能還在職場的時候,就相對有顧慮,等到要離職了,主管約談,才全部新仇舊恨全都迸發開來,可是累積的總總小事,為何不選擇在仍然在職的時候,就發聲表達有什麼事,什麼狀況,已令你感到不悅?

當我每次在職場上聽聞誰誰離職,聽到抱怨出來的其實大部份都是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禁令人喟歎,這樣也有必要憤而離職嗎?都忍了那麼久了。當然也明白再小的事,累積的量可能會多到足以壓垮人。

職場破窗了,有 「被討厭的勇氣」又怎樣?

除非你可以不工作,但大多數人都需要在職場裡工作,雖然,臺灣人很愛當老闆,但,仍然,大多數臺灣人無法當老闆,而職場是我們工作日起床後,幾乎醒著的時候,時間待最久的場域了,很多時候,職場破窗了,只要還堪待,也就勉強捱。

破窗理論是犯罪學家威爾遜(James Wilson)和凱林(George Kelling)所提出的,簡單說就是「一棟大樓,若有一扇窗戶破了,久久都無人理睬,接下來,將會有愈來愈多窗戶遭到破壞,甚至開始出現小偷和罪犯」,我認為用在職場裡的一些小狀況很剛好,因為這些小狀況累積下來可能形成泠漠、支離破碎進而敗壞的企業文化,久了,大家都習以為常的自私自利,各自為政,團隊很難有向心力。

真的不要小看職場裡的破窗效應,反映在職場上的破窗效應,不用在大場域才會發生,很可能一個小小的部門,沒幾個人的辦公室就處處可見,廁紙在前人用了剩下幾張,自己因為不想丟塑膠包裝,就另外開新的一包來用,反正總有人會用掉那幾張,總有人會丟掉那包裝,自私一點,又沒人會發現是誰自私。

甚或排遺尿液、陰毛,如廁後遺落在馬桶蓋上,不清理逕自而去,是真的沒看到疏忽嗎?還是反正沒證據是誰,留給下一個用廁所的人清就行?即使都曾經反映到了辦公室群組,提醒大家如廁後留意,還是有人持續將黃黃的尿液滴在馬桶蓋上,不清就是不清,一個辦公室裡至少都歲數三十好幾的人了,為何會有這樣的人?我也是不懂,很難懂。

微波爐也是一樣,反正爆到食物亂噴,如果眼下有人注意到,只要唬弄唬弄隨意擦個兩三下就混過去了,在意的人就去清微波爐啊!反正是公司的微波爐又不是自家的,再多髒再多噁,也只是一天微波個一次,有什麼關係?大驚小怪的人才是有潔癖,反正華人文化裡,最後私下都是檢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人,不是嗎?

一而再,再而三,總是能磨到你也懶得再說再反映,就算有被討厭的勇氣,也有一天會累了懶得說,於是乎,讓破窗效應持續下去吧!是說誰又曾真正在乎破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