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值得紀念的一天
自從新冠疫情開始,學校有時停課,有時上網課,而且本來全日制的小學課程,被逼縮減到半日,可是課程卻沒有減少,還是要教這麼多。
而參加學校興趣班的規則,更是玩死家長與學生,什麼兩針才可以參加,不打針只可以參加網課。
結果,每天在學校上完正規課程之後,還要急急忙忙的回家上網課。上網課也不是讓小孩自己上,小孩在家上課都不太專心,還有網絡問題,有時聽不到聲音,有時畫面自己彈了出去,所以小孩上網課,家長也必須在旁協助,而且很多不懂的也是家長解答,遠在網上的老師也兼顧不了這麼多學生。
總在想何時才有個盡頭,從兒子上一年級開始,一直等快點可以上全日,等了兩年多,鳴~終於等到了。
之前開家長會,上課時間定為8:30-4:00為正規上課時間,要是當天有課外活動,那就差不多要五點多才能放學,聽了後,我的下巴差不多掉了下來,這也太誇張了吧。一個小學生上學的時間竟然和成人上班差不多長,現在的小學生真辛苦啊,有點心痛他們。
後來,學校也考慮到這點,將放學時間改為3:30,感覺好多了。
而比較訝異的是,和一些家長聊過天,竟然發現大部分家長都不太想小孩上全日,覺得半日比較適合。大家都覺得小孩子很辛苦,上全日沒時間溫習,諸如此類。
雖然我有點替他們感到累,但是看過時間表,覺得還上課與休息的時間還是適當的,學校的生活多姿多彩,與同學玩,總好過整日在家好。
而且,像我這種急欲有多點私人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母親,應該不多吧。
我發現很多成為全職母親的女性,大多沒有了自己的理想,一心全心全意的照顧家庭,重心都放在孩子的學業上。
我不是這樣的母親,這並不是我不理小孩,而是我認為在成為母親,妻子的角色後,還是要保有自我。
這個自我,就是滿足自己的願望。
其實沒有人叫母親成為一個完全的奉獻者,但是母親的角色,在根深蒂固的觀念中,就是要為孩子為家庭無私的奉獻。
可是,在心理上,這是挺不健康的。
因為若然將所有的注意力與期望都放在孩子身上,其實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無形的壓力。
而且,長期的奉獻習慣,自以為會得到回報,卻早被視為理所當然。
受者認為理當如此,施者卻怨得不到回報。
長期的心理不平,形成女性總是喜歡抱怨,總是有一股委屈與抑鬱藏在心中,致使心理扭曲。
所以,保有自我,自我滿足,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一個女性的心理健康,也會帶動整個家庭的健康愉快。在妻子、母親和自我的角色中,靈活轉換。提醒自己,你還是你,不要失去你自己,你的心會變得柔軟很多。
紀念明天,我有更多的私人時間了。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