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麦氏
大厨麦氏

三万六千个晚上

数码时代的隐私

在我看来,TikTok事件最为正面的意义大概是让我这样的人重新审视起数码时代的个人隐私。几乎每个app,软件和网站都会收集个人信息。TikTok 的算法据说是相当aggressive,已经有许多分析,不必详述。针对TikTok的争议,却凸显出现有法律框架对于数字隐私的约束近乎为零。

有位年轻同事KA的研究方向是数码权益( Digital right)。拜她所赐,我也开始逐步了解数码权益方面诸多令人深思的话题。KA自己对于数码脚印(digital footprint)有着近乎偏执的担忧。她与社交网络近乎绝缘,连谷歌和Chrome也从来不用。浏览器她用Brave 和Firefox。搜索引擎是Duckduckgo.

我对社交网络并不热衷,但也还是有Facebook,Twitter账户。对于Facebook尤其狐疑,从它的推送模式已经可以揣测出在读什么样的用户信息。但我直到最近才意识到Facebook通过pixel读取如此之多的非Facebook信息 (安装一个pixel helper的插件,即可看到页面是否有pixel。我最近常用的wayfair和Houzz很不幸都是重灾区。)正在严肃考虑是否删除Facebook账户了事。

对于谷歌我很没出息地完全依赖,但对于Chrome在数据上的一些做法也是很不舒服的。

时常想,努力抗拒科技巨头对于个人隐私的侵蚀,意义到底何在?底线又在哪里?Awareness永远都是有正面意义的,但如果对于科技产品草木皆兵,则必然要把疑虑推广至所有政府,甚至对于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生活用度重新审视。

认识一位年届退休的女士,与先生二人在某州人烟稀少处买了地,大量储备弹药和救灾物质,就连水电都自给自足,真正off grid。这是极端的做法,但近来我也越发频繁地思考起off grid如何才能做到。问题还在于,这样放任对于社会的不信任,无限放大个人责任,真的是有益身心的做法吗?与社会隔离的100年寿命,相比与人和社会充分交流的75年寿命,哪个是比较值得的过法呢?推至社交网络,在对Facebook和Twitter避之唯恐不及的同时,必然也是失去了与社会一部分交流的体验。只是这样的体验,飘忽不定,难以衡量。

至于个人隐私,都说价值非常,实则人在宝山也不能衡量自身作为数据来源的价值。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选择收二十美金允许Facebook阅读和交易我们的个人数据,大概很多人会做出红豆汤换长子权那样的选择吧。一叹。

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读者见谅。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