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韋地
林韋地

家醫科醫生,季風帶文化、季風帶書店創辦人。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小學畢業前在台北生活。具有英國和新加坡的醫生執照,目前在新加坡行醫。

台灣疫情筆記 20210530 給台灣本島及離島的防疫建議

〈給台灣本島的防疫建議〉

台灣爆發Covid變種病毒社區感染已經超過兩個多星期,在三級警戒兩個星期之後,確診數,重症率和死亡數持續上升,在過去一個星期,已經有至少八十多死亡,三百多重症,一百多插管。雙北醫療量能緊繃。病毒有潛伏期,有發病期,有惡化期,所以現在看到的數字其實是一兩個星期前的感染情況,所以若三級警戒無法控制病毒傳播,加上醫療崩壞,每個星期都會以可怕的數字上升。

而我們一直在新聞報導看到各地都有群聚的情況,並不樂觀。

我覺得台灣沒有本錢再等一兩個星期,去一廂情願地希望三級警戒有效,所以我建議台灣採取緊急措施如下:

1. 邊境控制

所有入境旅客,強制隔離於防疫旅館二十一天。(現在是14天居家檢疫)

對高風險國家關閉邊境。

減少境外移入個案,保存國家醫療量能。

2. 降低病毒傳播的速度

中央政府應做全島lock down的戰備和兵推,無論最後有沒有要全島lock down,都要做最壞的打算和準備。因為全島lock down是最快降低病毒傳播的速度的方法。

雙北可以做四級兵推,但是如果要lock down,必須要由中央政府統一宣佈全島一起,地方政府絕對不可以自行宣布升級,以避免重災區人口出逃,更快地散播病毒。

將全台灣分成北中南東四個生活圈,沒有經過申請批准(緊急必要事務),不可以從一個生活圈移動到另一個生活圈。以降低病毒散播的風險,如果一個社區大爆發,還可以保護其他三個生活圈。

強制全民戴抛棄式外科口罩,每天必須更換,(這裡假設台灣口罩供貨充足),在人比較多的地方,最好再外加一個布的口罩,一天洗一次。

政策,企業,和民間社會,應該一起思考和行動,如何降低人與人接觸的機會,又保持最大的經濟活動,如工作模式,公共空間移動的洞線。要做長期抗戰的打算。

3. 保護醫護人員

所有醫護人員和前線工作人員,應優先接種疫苗。

但接種疫苗只會減低重症率,不保證不會確診,還是有散佈病毒的風險。所以理論上任何人包括醫護,只要在沒有穿PPE的情況下接觸確診病患,都需要自我隔離十四天。那如果堅持這個原則,很快就會有很多醫護人員無法上班。

所以所有在前線的醫護人員,都應該穿PPE進行任何醫療行為。這裡會有PPE供應的問題,所以要做估算,風險最高的科別先進行。PPE在太平時代為保護病人,理論上看一個病人應該換一件PPE,但在緊急時候,要優先保護醫護人員,所以可以允許一件PPE穿整天。

即使在有穿PPE和打疫苗的情況下,醫護人員還是有可能被病毒感染,所以醫護人員的家人是高風險群,必須保護醫護人員的家人。所以醫護人員必須和家人分住,而且要自己住,政府應該替醫護人員找住宿,或補貼相關支出。

不應該讓年紀過大或有慢性病史的醫護人員上第一線,即使有疫苗保護。

基本的前線醫療勞動如採檢和疫苗施打,可由政府公開徵召受到疫情影響生計的公眾,(年紀不能太老),經過訓練後,在醫護人員的監控下進行。這樣可以補貼受到疫情影響生計的公眾,又可以省下醫護人員的量能,讓他們去做更重要的臨床工作。我知道這有法規問題,需要鬆綁。

徵召在外國有前線抗疫經驗的台灣醫生回國分享前線抗疫經驗,協助抗疫。

4. 篩檢確診

盡可能地增加PCR量能,至少一天十萬,縮短通知病人PCR結果的時間,減少病人的焦慮,也改善統計延遲的現象。

基於PCR量能短期內可能無法大量增加,可使用偽陽率極低(Specificity 99.9%)的抗原快篩試劑,作為確診工具,廣派給基層診所的醫生在臨床上使用,並清楚規範使用的條件,(如有呼吸道感染,有接觸史),若陽性如何分流轉診的SOP,但規定只有醫生執照者也可使用,以避免濫用,增加系統負擔。要這樣做,必須先解決台灣現用抗原快篩試劑偽陽過高的問題,應找國內最好的產商大量生產,或沒有把握,可緊急向國際上有大量臨床使用經驗保證的品牌採購,應該都有現貨,很快到貨不難。

這樣做可以最多抓出感染病患隔離,以降低社區的傳染系數。

因PCR結果延遲嚴重,可將所有採撿過的病人分為三類:疑似病例(抗原快篩陰性,等待或沒有PCR),抗原快篩確診(抗原快篩陽性,等待PCR),PCR確診。

所有被採撿過的病人應被告知,(若人力吃緊醫生無法一一解釋,可以用書面):

A. Covid變種病毒相關的教育,以降低病人的焦慮,和一些自己可以做的健康管理,如運動以避免血栓,睡覺時要趴著睡,以增加血氧的濃度。

B. 即使抗原快篩陰性也有可能已經感染,因為偽陰。

C. 即使PCR陰性也有可能已經感染,因為潛伏期。

D. 有極小風險偽陽,所以理論上會有很少數的人,因為偽陽被收治集中檢疫所或醫院,而被交叉感染Covid。但因國家危難,必須使用抗原快篩作為確診工具。

採撿後處置:

要將救護車分為重症救護車和輕症救護車,要保留一些能量作重症救護車給最緊急的病人,十五分鐘內要到。輕症救護車讓病人等幾個小時沒關係。

若有臨床上不穩定,重症救護車,送急診。

若臨床上穩定,則:

A.疑似病例(抗原快篩陰性,等待或沒有PCR):自我居家隔離十四天,因為有可能已經感染,必須隔離十四天,即使被告知PCR陰性,(潛伏期和少部份偽陰)。若被告知PCR陽性,(成為PCR確診),風險低送集中檢疫所,風險高輕症救護車送醫院專責病房,(繞過急診,節省能量)。疑似病例在自我居家隔離期間,應有醫生每天視訊問診一次,(特別是前面幾天,頻率可視量能調整,或臨床穩定問症可以很快,不用講太多)。

B.抗原快篩確診 (抗原快篩陽性,等待PCR),風險低送集中檢疫所,風險高輕症救護車送醫院專責病房,(繞過急診,節省能量)。

總之如果可以的話,確診了不要放家裡,因為會有感染家人和社區的風險。

5. 輕症隔離

輕症者不需治療,但要確實隔離避免病毒傳播,和醫療監護以免病人突然惡化。

擴大集中檢疫所的量能,包括地點,工作人員,醫護人員,理想備用capacity是人口的兩百分之一,(社區爆發大規模感染的最壞打算),就是三萬床,(廣派抗原快篩給基層診所醫生後,確診數會大增)。前面的capacity可以先用旅館,(但必須只收確診者),後面的capacity在最短時間在展覽館等合適場地蓋起大型隔離中心,不用一次蓋到三萬床,因為蓋應該很快,如果全力,一個星期內可以做到,必要時可請國防部或營建署等支援。

集中檢疫所的臨床標準:醫生和病人比不應低於一比兩百五十,護理師和病人比不應低於四比兩百五十,(現在雙北太多高風險症在集中檢疫所,這比例可以要更低),24小時待命,要有primary care的治療量能,血氧監測一天三次。

如果病人臨床惡化不穩定,重症救護車,送急診。

所以集中檢疫所其實最需要大量投入醫護人力。集中檢疫所的醫生和護理師可以由任何科別擔任,特別是那些因醫療降載後醫療行為變少的科別。

有了集中檢疫所的六萬床量能,那醫院的專責病房內穩定的病人就能降級,空出床位給更需要的病人。

無論是集中檢疫所或是醫院的專責病房的病人,都可以同住,不用一人一室,(但集中檢疫所還有要有隔間確保隱私和環境舒適,可以的話一人一間,或是兩人一間,用書展那種隔間就可以,成本不會很高),因為確診者極大多數都會產生抗體至少六個月,所以不會交叉感染,也不會延長痊癒時間。即使極少數同時感染不同變種病毒,臨床上沒有比一般患者嚴重。

6. 重症治療

現在雙北應該能做的都做了。中央昨日也說開始會成立專責醫院。

7. 疫苗

除現有醫療體制可接種疫苗的場所外,可以考慮選合適地點如禮堂,展覽中心,作為疫苗接種中心,準備冷錬和運輸等相關後勤,以加快接種速率。

或對國產疫苗的安全性和效力有把握,基於疫情緊急,不可能等到一般臨床三期的做法結果出來再打,可在二期時大規模生產給國人施打,但要通知被接種的國人施打新疫苗的風險,(如AZ的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也是很多人打了以後才發現的),由個人自己決定要不要打。

同時盡可能地取得更多的AZ和Moderna和JJ疫苗,建議放棄BNT和中國疫苗,以避免政治上的爭議,傷害防疫效能。

8. 社會經濟

如有lock down,對國家安全重要的產業,如晶片業,還是可以特許繼續上班。

疫情和防疫措施都會影響企業和中下階層的收入,經濟學研究顯示,疫情期間,高科技業和生技業會賺大錢,而傳統產業和服務業會大幅萎縮,所以社會一定需要大幅度的資本重分配,才能夠維持社會的安定,所以國家一定要紓困。

但體制的紓困是沒有效率的,疫情爆發兩個多星期,有很多台灣人已經有迫切旳生活困難。建議可由民間有誠信的基金會出面,向各界募捐善款,然後開放讓有需要的台灣人申請,一個月可以申請一次,一次派發一萬台幣,(數目可以再精算),為求效率,不需資格審查,但必須公開姓名和身份證字號,以避免有心人士濫用。

這個重分配需要的資金數目龐大,相關會計法規,還請大家研究。

以上個人淺見,給台灣醫療專業,公民社會,各智庫,媒體參考。

請有管道者送一份給指揮中心參考,感謝陳時中部長昨天在記者會的回答。

請有管道者送一份給柯文哲巿長參考,我相信他一定看得懂,感謝柯文哲巿長昨天在記者會的回答。

也請有管道者送一份給侯友宜巿長。

我等下早上會開直播,一一解釋每一項措施的脈略和原因,(字太多,打不完,可能需要講很久)。

以上都只是理論,知識,經驗,和建議,實際的執行上,一定有實際需要考量和困難的地方。一切決策皆取決於台灣的公部門和公民社會。

歡迎媒體全文專載,或做新聞報導,或在政論節目討論,不用問過我。但我謝絕一切採訪,無論是文字還是視訊,也不會再上政論節目。

如果有任何專業相關或需要研究得比較細的部份,歡迎私訊。

感謝大家。

給離島(澎金馬)的防疫建議

澎湖馬祖已經出現確診案例,金門尚無,考量離島醫療量能和地形,個人建議如下:

1. 邊境控制

真正能夠保護離島安全的唯一方法,就是嚴格的邊境控制,不是到境抗原快篩或PCR。應強制所有到島人士強制隔離21天,(病毒變種後要21天才夠),而且不能居家隔離,必須隔離在專責的防疫旅館。

所有防疫旅館工作人員必須穿PPE上班,包括機場港口的交通接送。所有機場港口前線會接觸人群工作人員必須穿PPE上班,(所以要清點PPE供給,需要確保可以大量供應)。

到境抗原快篩或PCR只是輔助,若量能有限,可以不做。沒有強制隔離21天,到境抗原快篩或PCR只能提供虛假的安全感。

2. 篩檢確診

抗原快篩在病毒進入社區之前毫無用處,但應準備足夠量極低偽陽性(趨近於零)產牌的抗原快篩試劑,以備不時之需,(爆發社區感染時)。

清點PCR量能。目前先維持使用PCR作為確診標準。

考慮離島量能有限,若出現疑似社區感染破口,(如澎湖現在,金馬還不用),所有的有感染風險者(有呼吸道症狀,或有接觸史),強制於防疫旅館21天。

一個人如果自己隔離21天,沒有接觸任何人,(食物可以放房間門外),那21天後,他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從未感染,二是感染後已痊癒,不會有傳染給他人的風險。所以可以在沒有任何篩檢的情況下保護社區。

如果PCR量能足夠,可以考慮在解隔前做一次,(或如一些特殊情況必需提前解隔時)。

3. 輕症隔離

應該準備好集中檢疫所的量能,包括地點,工作人員,醫護人員,理想備用capacity是人口的兩百分之一,(社區爆發大規模感染的最壞打算)。前面的待命capacity可以先用旅館,(但必須和隔離到境旅客和疑似案例的防疫旅館分開,這裡只收確診者),後面的capacity要兵推,如何在最壞情況在最短時間在展覽館等合適場地蓋起大型隔離中心,要先確定要時要上戰場的醫護人員,平時先做相關臨床訓練。

集中檢疫所的臨床標準:醫生和病人比不應低於一比兩百五十,護理師和病人比不應低於四比兩百五十,要24小時待命,要有primary care的治療量能,血氧監測一天三次。

集中檢疫所的醫生和護理師可以由任何科別擔任。

4. 重症治療

清點離島的重症治療量能,特別是加護病房數,呼吸器數。

專責病房的capacity,應該是人口的五千分之一,離島醫療量能有限,不大可能空置備戰太多,但應兵推,如果發生最壞情況,如何以最快速度醫療降載空出病床。

加強防止院內感染的訓練。

5. 社會經濟

清點地方政府的財政儲備,做全島Lock Down的兵推,(不宜在公眾視線實際操練,以避免引起恐慌和政治上的爭議。任何實際操練應在公眾視野外進行)。

準備糾困中下階層的儲備金。

6. 疫苗

除現有醫療體制可接種疫苗的場所外,可以考慮選合適地點如禮堂,展覽中心,作為疫苗接種中心,準備冷錬和運輸等相關後勤,以提高疫苗到貨時的接種速率。疫苗接種中心和集中檢疫所的醫護人員可以是同一批,太平時期打疫苗,或爆發社區感染則轉至集中檢疫所,(現在還沒有疫苗也沒有疫情,所以除訓練和兵推演練外,平常可做其他臨床工作)。

採檢和疫苗施打的人員可以由年輕的非醫護人員擔任,在醫護人員監控下進行,(我知道這有法規問題,要看如何鬆綁),可以節省醫護人力做更重要的工作。

疫苗貨源等中央給,不要自己找貨源,一避免政治上的爭議,二避免被詐騙,浪費地方政府寶貴的財政資源。

以上給離島和台灣朋友參考。

圖片來源 https://edition.cnn.com/videos/world/2021/05/27/taiwan-coronavirus-covid-19-vaccine-dr-chen-chien-jen-ripley-pkg-intl-hnk-vpx.cnn


(平面媒體要全文轉載請自行取用,不必問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