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James
MaxJames

半導體外商的小小螺絲釘,遊走於廢青與社畜之間。熱愛閱讀,喜歡透過書本探索外在、內化自我。希望藉由書寫打開與世界交流的一扇窗。 個人部落格:https://maxjamesread.com/

《成為真正的人》:走回山林,拾起自己

這本小說是以日治時期真實發生的山難搜救「三叉山事件」為底,從布農族少年哈魯牧特的視角出發所譜出的震人故事。

會讀《成為真正的人》是因朱宥勳在 2021 年文學選書中大推此書。早聽聞作者甘耀明的大名,卻還未看過他的作品,於是乎就趁個機會買來品閱一翻。

這本小說是以日治時期真實發生的山難搜救「三叉山事件」為底,從布農族少年哈魯牧特的視角出發所譜出的震人故事。甘耀明的文字極其迷人,情節掌控也沒相當精準細膩,讀得相當過癮。書背形容的妥貼,直接放上(笑):

一個被緘封化為灰燼、無人知曉的灼人愛戀,那是一部懺情、表白、告解之書;一段驚心動魄的高山救援,那是一個與天、與地、與時間拚搏的艱難任務。

以下聊些小感想。

三叉山事件紀念碑( 引用自 Wiki)

【海努南哥哥】

書中用近半的篇幅描述主角哈魯牧特與他親如哥哥的海努南之間的羈絆。

哈魯牧特原有個雙胞胎哥哥帕辛骨利。雙胞胎在布農族是禁忌,原本要被殺掉的兩人,因爺爺嘎嘎浪的不忍而活下來。沒想到哥哥不幸早逝,彷彿印證雙胞詛咒。在大家都不願接近哈魯牧特時,海努南伸出友情的手,給了哈魯牧特一顆野球,相約一起打棒球。這球也成了兩人的定「情」物。

此後,兩人總膩在一起,最後還一同下山,追求棒球夢。而其實哈魯牧特對這「哥哥」的情感是更複雜深邃的。書中多次幽微又明示地透漏哈魯牧特的渴望:

通曉日文的哈魯牧特翻譯給海努南聽,使兩人好近,他的嘴碰到他的耳廓絨毛,嘴皮吮到微電,酥酥癢癢,甜甜蜜蜜,那是他感興趣的滋味,用一種語言換算到一種情感的回報。

書中對這單戀情感的描寫很逗趣。我很喜歡哈魯牧特隨手從野外摘花送海努南的段落。當路過青年問是否能拿,卻被熊日桑點破這些花早已有主時,哈魯牧特竟說:「沒這回事,你們都拿走吧!」完全是傲嬌(笑)。

但這些互動越糖甜,後座力就越強。在第一章標題就明說哈魯牧特要回部落「報喪」,才接著在第二章用倒敘法描述哈魯牧特與海努南的相處細節。因此在閱讀時總給我一種逐步邁向毀滅的沉重感。最終那燒夷彈砸下時,有種命定的鼻酸。

海努南知道,他這邊的世界毀了。
他只要那邊的世界,哈魯牧特一生平安……

【角色矛盾】

書中另一個值得玩味部分是身分的矛盾。三叉山搜救隊是由原住民和日本人所組成,而他們要搜救的則是墜機的美國人。整場搜救行動形成一幅怪異的圖像。

日本人從原本的統治者變成戰敗者。原本高高在上,對原住民頤指氣使的他們,此時已權力盡失,準備撤守。但在這待退之時竟又被捲入這場救援行動。

原住民的腳色則更突兀。一直以來,他們總是被征服的那方。不管是荷蘭人、漢人或日本皆是壓迫地如此自然。但在這場救援中,又得仰賴他們的在山林間所養出的「野」性。在救人大旗下,他們只得半被迫地跟過去的日本「大人」們合作。

日本人的美,是布農人的傷,留著布農血。

救援時城戶所長與納布的對話可說精準呈現如此糾結狀態。

城戶所長尷尬笑著,「我們這些警察與憲兵也是失敗者,太平洋戰爭打下來,我們輸了。說真的,以前治理山區,必須照規定做,才給你們留下這麼凶惡的看法」不過,現在你們自在了,戰爭結束了,我們反而擔心你們會對我們報復,把江戶的仇在長崎報,還好沒太嚴重。不過將來蔣介石的人來管理你們,情況會更好。
「更好?我只知道,像我這種高砂人,誰來都一樣。就像你渴望自由變成任何動物,不論你變成什麼,都要面對槍管。」納布說,「我們不論在哪個統治者的眼裡,都像動物一樣吧!」

美國人的位置又更尷尬。作為二戰勝利者,他們對臺灣島居民來說本是敵方。更別說在哈魯牧特眼中,他們就是炸死海努南的劊子手。諷刺的是,發生意外的他們,竟得靠被這些被他們打敗的「降者」來救援。

因此,這場救援可說是充滿各種矛盾難以排解情緒。對哈魯牧特來說尤其如此……

【真正的人】

書名「成為真正的人」取自布農語minBunun,字面意思是成為布農族人。本身的意義是「變成人」,是成年禮或生命蛻變歷程。而這成「人」的過程也成了全書的主軸。

哈魯牧特作為那時代的原住民,身分認同其實是混亂的。從小就聽著嘎嘎浪講著他們被迫改變,逐漸喪失文化的悲傷。嘎嘎浪在送哈魯牧特離開部落到花蓮讀書時說的話讓人鼻酸:

你們慢慢的mimLipun(成為日本人),不再minBunun(成為布農人)。

離鄉的他,在漢人和日本人眼中永遠是未開化的原住民,但對族裡來說,他卻是已沾染都市氣息的外人。標準裡外不是人。

而下山的他,因為生活困窘,還得到教會乞求食物,棄祖靈信耶穌。荒謬的是,牧師發下的聖經竟是用台語寫成。哈魯牧特那句:「完蛋了,原來百浪是天神,我們倒楣了。」讓人莞爾又哀傷。

如此認同混亂,可說一直困擾著哈魯牧特。他不像海努南那樣轉向基督,也不像嘎嘎浪那樣認同布農文化;他討厭日本鬼子,恨殺死海努南的美國佬,更厭惡救不了海努南的自己。

結果就是,他偶然發現湯瑪士時,第一時間竟故意不通報,不肯救他。

海努南之死已強烈腐蝕內心,總是整夜輾轉反側的芒刺,總是鋒利回想後的再次割傷。

但神奇的是,這場搜救竟成了讓他產生改變,找到救贖的契機。最後在山林間不斷的自我辯證,是書中最令我震懾動心的地方。先是奪下矛殺死黑熊,又固執與納布手中爭搶雲豹,到最後在幻夢中與鹿王相遇。

一連串的寫實魔幻歷程,讓他在一團矛盾中,逐漸掙扎出自我。很喜歡最後他斷下雲豹前腿的段落,不單是放牠自由,更是放自己自由。

這似乎應證嘎嘎浪常說的:

當我覺得自己很沒用時,我會走進山裡,其實是走進自己心裡,那可以發現真正的自己。

最終,哈魯牧特說出美國人活著的消息,展開驚心動魄的壓軸搜救。最終他揹起過去的傷痕活下去,成為「真正的人」。

【後記】

之前並不知道三叉山事件,因此讀起來反而有種不知道史實的刺激感。尤其是後面冒著風雨,搏命搜救的段落,看得心臟都要跳出來。如果你也像我一樣「無知」,建議不要先去查資料,應該會更能沉浸在這迷人故事中。

甘耀明的文字華美,但如朱宥勳說的,他能放也能收,讓整本小說不會淪為文字堆砌,而能帶出深刻餘韻。在讀的過程中,不禁會想,很多東西還是要文字才能表達啊,很多的幽微細膩的情感,用影像反而未必能傳遞的那麼好。很棒的閱讀體驗,分享給大家!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和哀居↓↓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