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錦字
錦字是一個孩子的名字,她的爺爺給起的,只是原本帶着金燦燦的顔色,上學後老師說:還是少一點錢吧,錢太多會墜着她不長個子的。
那時的錦字小小的樣子,站在同伴中,往往都不到其他人的肩膀,顯得格外讓人疼。
老師已經教到自己的最後一年了,明年就要退休,他喜歡錦字膽怯卻真摯的樣子,就和她商量,幫她取了這樣一個更書卷氣的名字。
那是剛剛五月的時候,田野到處開着不知名的野花,大片的緑色中,那嬌嫩的黃色格外顯眼。錦字采了一大把,到了最後,卻不知怎麽處理。老師看到她手足無措,想放下,卻又覺得不應該,便走過來,和她一起將所有的花瓣都清洗了一遍,然後平鋪在窗外的竹匾上,從早到晚,等到放學的時候,便曬乾了,有一種微微的香味。
錦字開心地拿起一個錦囊,那是老師綉的,鵝黃色的絨布,摸起來光滑又蓬鬆。
老師把曬乾的花瓣,混合着一些碎粒狀中藥材,放進了囊中。
錦字看着好開心,她問:先生,這是什麽啊?好聞。
是嗎?老師含笑看着她。可有人還不喜歡這個味道喔。
誰啊?錦字問了一句,但心思卻不在話上,她看老師詳細修長的手指,將那幾條絲綫盤來結去,漸漸打成一條瓔珞,又做了一個結,好像是被風吹起的衣帶,自由自在,卻又有一定之規。
老師也沒有回答,兩個人彷佛都很喜歡這種安靜做事的樣子。
屋簷下的云挨在遠山,流水從上到下,有聲響,卻在鳥鳴起來時候,又無了聲息。
老師將打好的瓔珞穿過香囊,給眼巴巴看着的錦字戴在胸前。真漂亮,錦字用手捧起,看了又看,只覺得顔色好,樣子好,連那混合的香味都淡得恰恰好。
好漂亮啊!
是啊,我也很喜歡。
我會好好戴着的。
你要好好戴着哦。
從老師家裏走出,便要沿着山道,一點點走回家,其實不遠,只是路要繞過緑樹和小溪。
兩個人慢慢走着,每一次上完課,老師都要牽着她手,把她送回去。
父母還在鎮上幹活,年長的爺爺不能上山,此時大概是做好了飯,遠遠望過去,依依的煙霧,正繚繞着。
牽着老師的手,錦字心情非常好,也很安心,就像在大風雨的夜裏,躺在阿媽的懷中,不僅不害怕,還覺得雨聲有了催眠的作用。母親總是和父親商量些什麽,兩個人聲音很低,說的卻大多是她不懂的。每次都是再次醒來,已是天亮。雨水沖洗過的石板路,一點塵埃也沒有,映着剛剛升起的太陽,這時候她會向山上望去,雖然看不到,但總覺得那山上路旁的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種氣味都能聽到聞見。
正如此時,兩個人慢慢下山,也像能心中能看見爺爺正在家中忙碌一般。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老師喜歡在路上吟誦一些唐人的詩,教給錦字。
這些詩歌,有的很容易懂,有的則只是懵懂地聽着,老師也不在意她能不能記住理解,只是讓她體會那種節奏,慢慢學着念,至於裏面的意義,老師說,只要長大了,自然也就明白。
明白什麽呢?
老師回答: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要做一個好人嗎?阿媽總這麽說的。
要聽媽媽的話啊。老師笑着撫着錦字的頭,孩子那黑色髮縷,已經蓋着肩頭了。
我會聽媽媽的話啊,我最聽媽媽的話了。她一字一字說得認真。
老師沒再說話,只是握着她的手,連吟誦的詩,也開心起來,不再那麽拖得那麽長。
漫卷詩書喜欲狂……青春作伴好還鄉……
兩個人越走越喜歡,也漸漸走到了屋前,爺爺早早就等着了,他還給老師準備了剛摘下的櫻桃。
錦字也跑過去,搶着先嘗了一顆,好酸,好甜,好新鮮的感覺。
爺爺輕輕彈了一下她光潔的額頭,說:饞嘴貓。
老師和爺爺寒暄着,這是大人的對話,就像阿爸阿媽的話,聽不懂,卻很安心。也許長大了就能像老師說的那樣,一切都會明白。
老師揮手作別,說明天要早點來啊,教你畫好好看的燕子,漂漂亮亮的桃花。
錦字用力點頭,揮舞小小的手臂,大聲說:一定哦!
一定。這約定,一定。
……
會畫好好看的燕子,會畫漂漂亮亮的桃花,是這位好媽媽的驕傲,而還會背好多好多詩句的本領,更是讓女兒佩服。
女兒問:媽媽你怎麽這麽厲害啊?
因為我的名字好啊。媽媽含笑說,就像當年的老師。
我也要好名字。
你的名字就很好啊。
女兒的名字綉在園服上,是一個秀氣的曹全碑小字:好。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