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泥
豆泥

分散式自治實踐與研究者,尋找有別於電馭極權與財閥亂鬥的第三條路。喜歡討論,請別客氣與我討論。

澎湖《一》:遊記的部分

旅行雜記,關於澎湖的遮陽經濟、下雜魚、衛生所、魚市場。
自從搬來馬特市,每一篇文章都是 NFT 與虛擬世界,希望大家看得過癮,也歡迎一起加入這個新世界。不過,今天來寫一點現實生活的小文章。
(雖然也是替後續的 NFT 文章做鋪陳,敬請期待)

最近與澎湖頗有緣分,什麼事情都與澎湖有關。

張雨生與張惠妹在 1990 年代木船民歌餐廳的現場表演片段曝光,深深震撼我的心,接下來幾天 Spotify 滿滿的是來自澎湖的張雨生;新國旗的 NFT 拍賣,讓我結識了超ㄎㄧㄤ的澎湖海鮮皇族前端傳媒欣潔,邊嘴砲邊說嚷嚷說著要弄什麼企劃《澎湖遮陽經濟,替遊客打造陰影面積》,而且就在前往澎湖的前一個禮拜,他在苑裡掀海風主持了〈澎湖也瘋狂,你所不知的澎湖灣〉,根本就是替我的澎湖之行做了一個非常完整的 orientation,連帶預先認識許多在地工作者。

在我出行當天,他甚至做了一份完整的〈皇族的澎湖散策〉,讓我帶過去。(原本以為散策的內容是知性澎湖學田野踏查,結果一點開裡面全是餐廳攻略,果然胃袋才是真正的文化翻譯蒟蒻)

陳德叡攝影

比如說,鶴鱵(一種長條白色魚,抱歉了我貧乏的魚類特徵描述),澎湖人是不吃的,如果捕獲到會被歸類在下雜魚,下雜魚通常的命運是被做成魚飼料。但小琉球人吃,這是因為小琉球人的選擇不多,其食用魚類的多元性沒有澎湖這麼豐富,漁獲通常也被直接載去台灣,小琉球反而無福享受。這標示著澎湖的漁獲美食霸權(並沒有這種解讀)。之前甚至有人來澎湖詢問,是否可以建立鶴鱵的澎湖→小琉球物流,賺取套利空間。這讓我想到蘇軾蘇東坡肉的〈豬肉頌〉:「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喫,貧者不解煮。」大海就是澎湖人的冰箱,冰箱裡的食物,可能台灣人想吃吃不到,澎湖人卻不願意吃呢。


幾乎免費的下雜魚,只會有兩種人要,一種是拿來當飼料的漁民,另一種是發現下雜魚物種多樣性的年年有鰆(可以拿來做標本),他們有非常完整的下雜魚魚類種類歸檔,以上的鶴鱵小知識便是在年年有鰆聽到的。說來話長,一開始是在〈苑裡〉的演講知道年年有鰆這個食魚教育組織,我們一群人竟然在颱風天問他們,能不能預約參訪漁市場?他們可能覺得我們很怪,畢竟漁民颱風天是不打魚的。所以他跟我們說如果願意,可以來他們基地聽聽魚市場與食魚教育的故事,竟然免費。

下雜魚物種豐饒,彷彿過去的病理學實驗跑檯,每一個切片相似而不相同,只有明眼人才分辨得出來。另一方面,有鰆也與我們分享漁市場的競價規則。以馬公為例,凌晨三點多開始,到港的漁獲會被放在地上分成好幾批,每一批一個編號,只有加入漁會的承銷人、跳仔可以參與拍賣。參與拍賣者手上拿著紙條,寫下每一個有興趣的標的每公斤的價格。寫完以後丟到塑膠籃裡面,時間一到,最高價的買家即獲得漁獲。價格判斷要由經驗老道的買家決定,除了漁獲品質與數量之外,競爭買家也是考量因素,誰是盤子誰是行家由此而定。而鎖港的漁獲開放零售買家進場,在競標之前,一般消費者可以將喜歡的魚放到籃子裡,價格由漁民一口價決定,減去了中間的層銷價差空間。(同場加映:有鰆推薦漫畫→築地魚河岸三代目.橋本光南畫、九和一人作)

好想要所有的有鰆活動都參加一遍,可惜時間過得如此之快。

另一個時間不夠不然會很過癮的是草根果子,也是在欣潔主持的講座中聽到的組織。最讓我 surprised 的不是他們家的滷味(雖然很好吃),不是老闆(雖然超幽默這才是脫口秀好嗎),是掛在冰箱上的插畫媽祖月曆,因為我的房間也有一份。朱朱工作室出品的媽祖月曆,陪我度過陰鬱的醫院生活,還有離院後的海闊天空。每個月都有不同地區的媽祖插畫。但草根果子的媽祖月曆不一樣,他們的月曆可是有拿去媽祖天后宮(媽祖宮 Má-tsóo-king)拜過的,堪稱台灣始祖媽祖認證。據說還有一批媽祖月曆是專程寄來給過過火再寄回去台灣島的。


好友柏鈞來澎湖三軍總醫院接受社區醫學訓練,兩個月來他使出了洪荒之力不斷地邀請大家來澎湖坐坐,他誇下海口,來澎湖,車他開、房他找、餐廳他訂、行程他排、錢他出(X),一切都太暖心。他甚至把他的白色掀背寶獅從高雄海運過來,成為大家的轉運手、地陪兼領隊。錯過了九月份柏鈞旅行社行程,我終於加入十月份的七逃旅行團,病態美學的大多數成員都來了,令人懷念的重聚。

我也因此亂入社區醫學行程,再當一次社區醫學 PGY,真是熱血快意。我混在澎湖三總一行人之中,參訪吉貝嶼衛生所。吉貝嶼的衛生所是沒有血檢儀器的,一切外送本島(本島是指馬公)。許多學院派的經驗在這裡是派不上用場的,台灣本位經驗也是。

比如說,吉貝嶼的居民如果過世,是不會有人想在家宣告的,大都坐船載到本島(馬公)院內宣告。這是因為吉貝嶼沒有身後事產業鏈,沒有火化場、殯業等冰櫃儀式等,只有最後的納骨塔。仔細想想這對在世的家人而言是真不方便。

衛生所的學長也說,這裡的漁民收入其實不少,做四個月休息其他八個月,也因為工作模式的關係,這裡常需要的是止痛針、止痛藥、糖尿病的藥。

我也很感謝能夠認識澎湖外放的 PGY 朋友們,除了因此能吃到同學親戚家開的餐廳(各種絕贊好料!),預約吃到難以預定的店,言談之中也讓我回到了臨床那個親切又陌生的地方,才來開臨床兩個多月,公務機鈴聲、反射式抗生素印記已經沉入心底好久。


說到方便,或許是因為有汽車,澎湖縮小很多,時空壓縮感十足,第一次來澎湖時覺得西嶼距離馬公好遠好遠,日頭好曬,蠻嘴鹽巴,現在發現西嶼到台中的距離可能比墾丁到台中還要快。跨海大橋、玄武岩柱、龍舌蘭吐信、咕咾石聚落、九級浪都在影格中間快速略過。

開花的龍舌蘭與玄武岩

但真正的方便是跟著在地朋友𨑨迌。感謝柏鈞與幸儒介紹,讓我們與台中同鄉首銘陳認識,這實在是一段驚奇之旅,真正落實了大海冰箱的概念。過去的職能治療師現在已經是道地的西嶼漁民,在他家吃麵線,還會有下班的警察朋友來抬槓。

他開著車載著我們去買帶殼牡蠣,駛過一間一間漁民開的店,只要看看門口的黑色塑膠籃裡有沒有殼,就可以知道今天有沒有下海採收。由於颱風剛過,牡蠣是會害怕的,這天不巧沒有牡蠣採收上岸。所謂的老牡,是指養了兩年的牡蠣,屬於第四級好貨。正常的牡蠣都是養一年,帶殼牡蠣通常是第二級到第三級,台灣不容易吃到老牡。

他也教我們海釣,先到外垵買釣具,然後到內垵港邊釣魚。由於颱風,漁民不出海在家休息,休息的娛樂,還是釣魚。你可以在颱風的日子在港邊看到許多曬到黑裡泛紅的在地釣客。不過我們用的是海釣釣竿,將鉛錘降入海底的那種,下降的過程要快,避免餌被水面的小魚咬走,上升的過程要快,避免海底的大魚跑掉。身為職業討海人加上潛水專家,阿銘是那種技能是能在岸邊看到魚影分辨出各個魚種的男人,還可以切換在地俗名與品種名。

內垵碼頭海釣

在港邊的入海階梯旁,一邊看著阿銘處理釣上來的漁獲(我們只釣到五條,魚的內臟被處理完放在海裡面,螃蟹馬上走過來夾走),他一邊用異於有鰆的觀點重新敘述捕魚這整條產業鏈。

職業海釣的漁獲,是不會親自處理好拿去批發市場拍賣的,會有大盤商來拿貨,再去拍賣。跳仔會搶標,看盤去台灣還是留在澎湖使用。一趟出去十二到十五小時,看箱子有沒有滿。四季都可以抓,只是方式不同。

最後我們將釣到的魚料理成麵線魚湯,實在有夠鮮美。


還好有大家的各種推坑,讓我有機會如此深入理解澎湖,以一個(認真的)觀光客視角觀看這個是台灣,又不那麼台灣的地方,至少澎湖口音台語我實在是聽不懂。不然我可能就是在澎湖一週,窩在咖啡館,沈溺在虛擬世界裡面工作。

從吃開始了解一個地方,最後又以吃結尾,實在太過癮了。

感謝德叡為我們留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