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
KK

失控的逐底社會讀後感

過年期間大掃除,翻出了一本 大是文化出版的"失控的逐底社會" 封面寫了以下幾行字

"什麼是逐底社會? 就是你我拚了命的工作賺錢,不是為了往上爬,而是避免往下墜! 現在,日、韓、台、星、港都一樣。 那麼,是誰替逐底社會開了頭?就是賴家單身族----這群人不婚、不生、和父母同住。現在是單身貴族,接下來將走入隱性的貧窮。"

這本書應該是我在2018年買的,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被標題吸引,同時書架上還有一本 遠流出版的 "沒人雇用的一代",一時興起想在年假期間看完,並寫下一些心得之類的。

前一本的作者是個日本人,因此主要以日本的社會觀察為主體,譯者於部分內容後會補充台灣的情況作為比較;後一本書的作者為英國記者,書的內容為他打零工的所見所聞整理而成的。

日本社會一般被認為發展的比台灣社會快,因此日本遇到的問題,也極有可能發生在台灣社會以至於其他新興發展的國家。(諸如:少子化、經濟停滯...等)。然而日本社會也有其特殊之處,故不能完全套用在其他社會或國家,但仍有一定參考的價值。

什麼是中產階級,作者提出了十分簡潔、明確的定義: 三十歲時能有車輛代步、四十歲時能擁有房產、擁有家電產品、能支付小孩的學費,全家每年能出去旅遊。日本在泡沫經濟的年代,整個社會沉浸在全體小康的感覺中,隨著經濟的停滯,小康社會變成為一種幻想式的存在。

我認為多元化與貧富差距擴大是互為因果的,這裡的多元化可以是家庭組成的模式、成功的定義,或是人生的路徑...等。隨著社會越來越多元,什麼是成功、如何成功,既有的道路已不能保證得到一樣的成果;甚至還可能導致失敗。因此有人成功、有人失敗;遠不是有人跑的慢、有人跑的快,畢竟路線如果有千萬種,結果就有千萬種。如若加上選擇的時間點、個體速度的快慢,結果就遠不止千萬種...。但硬要說起來,多元化與貧富很可能連因果關係都沒有,很可能只是同時出現在舞台上又沒有交集的詞彙。

看到作者定義的小康,若不能保持上一代(戰後嬰兒潮、或是台灣經濟奇蹟)的生活水平,便是向下流動進入逐底競爭的狀況。最近房價的議題不時被新聞播報、屯房稅、居住正義等議題也是被討論到浮濫了。反觀自身是否能在四十歲時買房呢?如果原生家庭沒法給予支援,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這裡書中還提出了一個觀點,若父母、手足需要照顧或支援,許多人可能被迫要離職或是影響到原有的薪資收入進而墜入貧窮。而這一切變數都是風險,無形中又增加了買房的門檻。

過了買房的門檻後,還有小孩的問題。台灣公立與私立學校的學費相差甚鉅,若要提供好的教育資源給下一代,勢必又壓縮到原有的生活條件;然而沒有好的文憑,下一代在社會競爭下,可能無法自立需要父母支援。我們可以想像一個稍微悲觀的情境: 一對夫妻在繳納房貸的同時撫養小孩,提供資源到大學畢業,此時要面對的是自己的父母可能需要人照顧。這對夫妻假若沒有很好的經濟條件,其實也是努力掙扎著讓自己不墜入貧窮。假若一切順利,父母手足健康、子女平安並且有份好的工作,那真可說是人生勝利、十分完美。然而人生處處是風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便很有可能墜入貧窮。伴隨著少子化,退休金或年金可能領的不如預期,因此退休的年齡可能又得延後。如此的環境可以說是幸福的嗎?

全球化導致高附加價值的工作與單純勞動工作的差異越發明顯,薪資差距也越大。零工經濟的產生,公司聘用更多的非正職人員與採用派遣工...等。"沒人雇用的一代"中作者臥底進零工經濟,發現這些工作除了薪資非常糟糕外、工作環境也非常的不好。

我們活在一個高度競爭的年代。競爭帶來進步--人類的社會空前的繁榮,但個體的幸福可能卻是最糟的時候。此時又會希望自己有富爸爸或富媽媽,當競爭的門檻擴大到無法以個體的能力去突破時,是不是只能放棄了呢?

與其讓自己被眼前的焦慮直接壓垮,不如躺平,先過今天。這個年假看完本書感到十足的壓力,也不知道為何當初會買這種沉重的書。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