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少女Maya
走心少女Maya

投入於生命書寫,每個人都值得被聆聽 偶爾喜愛分享二次元心得 歡迎與我分享你的所愛~! 我也想要想埼玉老師一樣又禿又強 生命是一個水晶,每一面都不一樣。 人生是一張蛛網,複雜而又相互依偎。

期望得到認可的模仿

你認為只要跟他們一樣,自己就會被喜歡嗎?

我是一個亞洲人,住在亞洲國家,我們說的是華文,身邊可見的文字都是華語,節慶與人文作風都是華人的,但我並不是在一個純粹的華人國家。


  對於這個出生之地的認同,其實難以將它用一個明確的特徵指標化,連我自己也不確定,到底什麼東西會是最明確的特色,因為這個島上的人喜愛的事務無所不見的都是外國,像是動漫及影劇、美感、制度、宗教信仰就是最明顯的地方,而在價值觀上,我們又許多人認為出國留學就是渡一層金。偏偏對本土的特色,如布袋戲,這樣的興趣不是多數。


  其實在現代這個交流無障礙的時代,不用離開家鄉也能知曉世界正在如何變化,並且其實各國文化流通好像也沒毛病,而我們也會對外國人宣稱,我們是「臺灣」人。


  但是這兩個字的意義包含什麼呢?


  若是認為自己是這個國家的人,那又為什麼學會外語的人比精通母語的人還要更高一層呢?國際觀似乎已經成為一個藉口,一個我們走向西化的藉口,一個強調自己不想當華人的理由。


  這塊土地的身世其實說來複雜,因為若是比喻的話,她就如同因故與母親疏遠、分離的棄子,因此這個孩子是在無血緣關係的養母身邊長大的,而這樣的經歷除了讓他對於養母的印象好過生母外,對於自己身分的認同,也變得反覆無常。


  我們的特色,一下變為人情味,一下變為晶片,一下是同樣西化國家的資優生,一下是本土信仰,一下是出國渡金,仿效西方的制度,還有因為特殊情況而展現出的特色等等,這些種種看似已經形成我們的認同,但背後其實隱匿的包含一個人民共識:我們似乎不願認為自己是華人,而且我們很在乎除了母國以外的特定國家怎麼看待我們,必須從外國人口中聽見我們的定位,而不是我們自己認為的。


  相信有人認為我們就是自己的主人,哪裡還有什麼母國?


  但在血緣上,你能說自己是西方人嗎?並不是啊。


  我們不可否認的,認為那外來的文化是優越、是上等的,從大的外交到社會風氣以及個人價值觀,我們或多或少的,都在盡可能取悅當初殖民自己的洋人及日人,因為這是從幼年時期就開始的社會化,除了節日信仰比較明顯不同外,很多像是制度與美感等等,都是日式西式,雖然我們覺得有時候只是因為來自他們的產物,像是文化藝術或是影視等等,對這些東西感到喜愛,只是因為我們眼界所及的範圍幾乎都是這些,所以胃口也自然的被帶到那邊,但為什麼我們卻有潛在不想承認自己血統的想法呢?或者是根本大膽認為,我們不是華人?


  提到現在的認同變來變去是因為沒有受到母親的照顧,但是這個土地上原本就有三種族群在生活,並且也曾經奮力抵抗外來入侵,他們分別是:島上最原始的居民,後來來自福建的閩/客族群,而他們帶來現在無所不在的民間信仰,我們的信仰活動如今也的確成為外國人會有的一個印象,我們還會稍微因為外國人對這些在地風氣,像是信仰這樣直觀的印象,而覺得我們也是挺獨特的,但我們其實還是能發現,就算外國人表示稱讚,光是信仰這部分,我們自己就不是那麼喜歡。


  多少宮廟文化信仰背景出生的孩子,幾乎都喜歡藉由逞兇鬥狠,跟上時尚潮流,或者盡可能成績好,或是穿金戴銀無所不用其極的改變自己的條件,只為在心理擺脫那他們自己都看不起的出身,然後他們的後代也繼承了他們的敏感與恐懼。


  所以幾乎已經沒有人在說,自己究竟是客家人還是閩南人了,因為那個烙印或許代表沒文化,或許代表被輕視,或許代表自己不是社會上認為有價值的人,是個「農家子弟」。


  那一派認為必須除取繞境及宮廟信仰的人,是很多的。


  因為這些特色我們不喜歡,所以一直都在向外國學習,學習語言,學習性格,學習作風,學習觀念。所以其實只是想要反思,那我們在認同的到底是模仿別人的自己,還是原本的自己?


  雖然不是說換作別的國家,認同就很單一,像是大國,至少就很明確知道,自己是哪一人種,有什麼文化特色,在國際上的價值,在地球村中的重要性,但我們偏偏是過去來自大國,現在不想歸大國,將來要成為一國,而現在必須學外國,這樣一個定位特殊的小地方。


  那麼既然總是那麼嚮往,那我們希望什麼?我們希望藉由模仿得到什麼?歸屬另一個母親,還是獨當一面,就是不要寄人籬下就好?


  我們來稍微把之所以認同外來文化的原因說明一下,大致上,因為我們的確對生母沒有感覺,而且在被栽培上,從以前就認為養母的幫助才是最棒的,而回歸原來的情況,就是我們從建設面來講,認為曾經的日本殖民與美國援助,都勝於國民政府也有做的建設,而且實際上認同的形成也是在經過一段時間,隨著個人家庭、生長環境、經驗、人緣、地緣等等影響。那站在建設的觀點,日美對於這座島的關心,一直以來好像都比原本的對岸多,因為對於對岸,我們只是邊境之地,而我們那些搬牽過來的祖先,也是一個被美國支持的政黨。我們當初是仇視立場,不是那邊的故鄉,也比較不信任現在在那塊土地上的政黨。不過現在也似乎一直在疏遠,屬於自己文化的東西了,所以才會有我們到底是認同什麼的問題。


 對於這外來文化 ,那我們選擇歸順的理由,其實也跟人際差不多,現在我們很期望那些外人,也能夠讓我們擁有一個名分,用運動員,用學生,用外交,用政治,都是希望我們的人出去能夠被重視,因為我們也擁有不錯的能力,因為我們也可以像他們一樣厲害,一樣有那些文化跟價值觀,我們無論如何,只要不是原來屬於我們的,都盡可能的向西方與日本看齊,因為如果成為西化的資優生,我們就能夠讓世界看見我們,而不只是一個大國的省份。


  這是台灣人要的嗎?


  這就跟叛逆的青少年有相同的心情,所以為什麼只要驅向年輕化、輕鬆有趣化的內容就容易帶動現在的年輕人,因為我們就是想要擁有自己的功勞,擁有自己的努力成果,想要自己脫離父母以外,去另闢自己的舞台,並且我們滿壞期待,認為會有人承認、接納自己。我們已經先認同了這些外來文化,當然我們同時也保有自己一定份量的特色,有些根深蒂固的天性,即使學了英文也改不了,只要還在這裡生活。我自己也是會因為想要試試身手,而想要有自己選擇追求的,我們學習我們模仿,我們認為自己抓到了外面那些人的胃口,我們好像能夠成為他們的一員,我們就是他們的一員。


  但實際上在人際裡面,我們其實自己也知道,多少好聽話是為了利用對方而說的,讓他覺得自己很重要,讓他感到開心,讓他以為自己會被理,而我們得到一張張的好人卡,我們是群體裡面的善人,當然也是有黑白郎君,該攻擊的,就必須攻擊,因為有人看著啊,如果沒有選對邊,換作自己被攻擊。那同樣國家由人組成,說話的是人,他們這些看重,你覺得他們是用什麼樣的心情說的呢?


  我們模仿的人,你以為自己的努力能夠換的他的回頭,我們讓自己在某些時期融入某些圈子一樣,我們需要他們給自己地位,給自己一個肯定,但實際上我們會在某些以為能夠證明這點的時侯,發現對他們來講,我們始終不是他們的一份子,書念的再好,一樣會被當消遣對象;再多特殊的產品,我們只是像工具一樣的提供;把球打的再好,也會被迫將位子讓出。


   如果目標是跟他們平起平坐,實際上只配這種待遇。因為我們本就不是他們那一國人,不是他們那種種族,但我們卻以為資訊的流通能夠帶動開放,但實際上,在自己國家對待外人的態度,就會說我們去面對他鄉時,遭遇的反應。


  雖然前文提到的算是一個小的範圍,但我想也是我們性情的基調, 我們因為這個不明顯的血緣關係以及強烈明顯的外來文化及社會趨勢,慢慢從原本舊時母國帶來的認同,變為現在認為自己就是個島國人民,但就算這樣我們還是一直在巴望著,母國以外的認同。也許這也本就是我們的業報吧?介於華人與西化國家之間,我們到底要將自己看成西化的華人,還是黃種人的西方主義國家?也許國際大事以及國家問題與我們都有些距離,但這就像是我們為了看懂生肉動漫畫而去學習日文一樣,不知不絕我們心理就更加認同這個來自日本的產物,何況這樣的行為是發生在更廣泛,也牽涉到看事角度的,價值觀呢?


  我想,認同變來變去,一下有覺得本土信仰有特色,一下有覺得西方制度更先進,並不是好事。


  而且我們在模仿的對象,也不會看重我們的,像是以語言來講,每一種語言都有獨特的表達方式,我們拼命學英文日文,殊不知對他們來講我們的中文也是有他們母語難以取代的內容,因為母語的產生有當地風氣及價值觀的影響,儘管翻譯再準確再發達,還是有些部分經過不同語言的轉意,就已經失去原本的意義了,就像現在許多的用語其實都是日製或是西式的,的確方便,但我們也相對的,不熟悉真正的母語。因此我們也會忽略它的重要跟不可取代。


  而為了避免這樣的傳達不完整、不準確,佛陀是希望凡是有出離心,想要解脫的人,必須學會巴利文。那如果現在這樣有翻譯呢?就像我前面提到,因為語言之間其實有隔閡的,受到它誕生的背景跟使用者的屬性影響,語言中包含自身代表的價值觀跟信念,也就是不用原本的語言,等於隔著一層紗而不能了解其內容,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喜歡學第二外語,除了認同該語言的文化、價值觀和國家,就是為了能夠更加相似於他們,所以同理學佛法也是如此。


  我們現在要來比較的是,同樣都是語言,學習也都是為了進入其價值觀或內核,那巴利語與我們這些第二外語有什麼不同。


  首先我們講英語誕生的時代背景,在盎格魯-撒克遜入侵之後,日耳曼語言就取代了大不列顛某地區(現英格蘭)上本土的布立吞語和拉丁語,並且與之融合,因此我們許多的熟悉字眼如:people 、humans 、animal等等都是由拉丁語轉變過來的,而當時的日耳曼語,也就是英語後來是經過了向外傳教、被文化侵略等等影響,如後來諾爾斯人,他們曾侵略並定居在了英格蘭的東北地區,而古英語當時就是活耀在不列顛地區(現英格蘭)。古英語現代人應該是沒學過看不懂的,不過它的走向現代英語的過程本身就是藉由侵略、被侵略間的學習刪改,而逐漸傳播,成長完全變為現代英語,像是為了傳教,當初就有把拉丁語留下以用於傳教士使用,被當作是受高等教育的語言,所以這個語言本身,就是含帶侵略目的的語言。


  那我們看看巴利語,「巴利」的意思其實是「聖典」、「佛語」的意思,並不是一種語言,是古代中印度地區的方言。佛陀在世時,是用馬嘎塔地區的方言說法的,並且佛陀反對使用梵語統一僧團的語言,因為當時的僧眾來自不同家庭、種姓、族群。


  因此佛陀還制定一條學處,規範眾比丘不要使用梵語統一佛語,並且允許他們使用自己的語言,從那時候比丘們就都使用自己的語言學習、頌持。在第三次結集,以馬嘎塔語做載體的經典傳播到了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地,而當地人為了尊敬佛陀的教導,當地長老在頌持的時侯仍使用馬嘎塔語,到現在也是。馬卡塔語後來在印度失傳了,但至今在緬甸等地仍有被保留,而「巴利語」的稱呼是在佛滅1000年後產生的,而之所以用「聖典」稱呼這個語言,是因為它就是佛語的載體,經典都使用它書寫跟頌持,因此就變為「聖典/巴利語」。


  那我們再來稍微解釋一下,巴利語與後來統一印度語言的梵語有何不同,首先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巴利語跟梵語比起來,是相對簡單容易學習的語言,因為它是平民用語,變化容易,非常靈活,規則也不多。而梵語是高階種姓的語言,是貴族的語言,重視語法與華麗,本身較有階級、競爭的內涵,所以不應該用這種與人有高低之差的語言紀錄佛法,佛陀因此使用巴利語說法,並且希望我們學習巴利語,也是因為這樣才能夠更加接近當時的原意,巴利語這樣的語言是給不富有,但也不參與戰爭的人民說的話,本身或許就是包含釋懷的性請,去產生這樣一個讓人得以親近的語言,它不是侵略者的侵略武器,也不是文化教育的工具,它是當時人們便於溝通的方言,也是佛陀為了讓眾生更加了解佛法的通道。


  所以這樣的語言,不是為了讓那個國家看重我們,不是為了擺脫自己的身分,不是具有優越感種族的語言,這就是巴利語與第二外語的差異。模仿不是為了認可,而是因為自己就算沒有被認同,也依然嚮往這語言背後的解脫。


  那我們學習的這些語言背後是什麼呢?


  是優越?是民主?是黑白?是高低?是進步?


  還是是侵略的餌食?

——————————————————————————

  參考資料-影片部分:


  https://youtu.be/p-AOnTTl_D8


  https://youtu.be/Y6yFMtdrVVg


  https://youtu.be/BG_9L--2Q6Y


  https://youtu.be/t3BVhpekzQI


  https://youtu.be/-sXu0NJ_nMw


  文字部分: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5%B7%B4%E5%88%A9%E8%AF%AD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6%A2%B5%E8%AF%AD


  https://tw.englisher.info/2016/04/15/discover-the-history-of-english/amp/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8%8B%B1%E8%AA%9E%E5%8F%B2


  (部分巴利語資訊來自[阿毘達磨講要-巴利語]的部分,這邊可下載:http://www.mahabodhi.org/MP3/2018/Abhidhamma-Handbook/Next%20book%20choices.ht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