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gZeno
LungZeno

不知道為何寫起matters上來。

《時代革命》的由來

近來名為《時代革命》的紀錄片電影在台灣放映。評論者的背景其實很影響他自己看到的東西。另一方面,該電影可能集中在反送中,對電影名字由來著墨不多,而香港主流傳媒除了親中親共,就只有泛民主派支持者的傳媒,對這名字由來資訊非常缺乏。

近來名為《時代革命》的紀錄片電影在台灣放映,我個人未看過這電影,只看過別人在網上推介和評論。評論者的背景其實很影響他自己看到的東西,例如蔑視「抗中保台」的人會「表現」出對投票給某政黨等於保護了台灣民主「大惑不解」,把學生和公眾人士本可自由進出的香港理工大學被警方圍捕稱為中共所說的「佔領理工大學」,諸如此類。另一方面,該電影可能集中在反送中,對電影名字由來著墨不多,而香港主流傳媒除了親中親共,就只有泛民主派支持者的傳媒,對這名字由來資訊非常缺乏。

《時代革命》片名其實來自「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在反送中中後期,「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不脛而走,甚至喊完後連接「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口號,合稱「光時五缺」。其實沒有說反送中是時代革命,不過,本土派的主張和行動得到當時主流的接納,甚至認同。時代的確大幅改變,「時代革命」口號是切合當時的。

而「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是在2016年立法會新界東席位補選本土派造勢大會梁天琦所提出的。當時的造勢大會集合了本土民主前線、青年新政、城邦派的陳雲、熱血公民、未以普羅政治學苑為名的黃毓民、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香港大學學苑編輯和一些知名網民,囊括了當時的本土派(香港民族黨在一個月後才創立)。本土派的理論有三批,分別是陳雲的理論、香港大學學苑和網上的一批,而在造勢大會上,透過梁天琦,三股力量扭成一股,本土派第一次大團結。「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是在這背景下,吸納了各家說法而融合成的口號。

「時代革命」一詞除了是源於渴求變革,還源於「時代之爭」一詞。而「時代之爭」一詞源自「世代之爭」。「時代之爭」當初是由熱血公民首領黃洋達提出。他在自家節目中大致說,世代並不是絕對關係,例如黃毓民、陳雲都老,所以「世代之爭」正確地說是「時代之爭」。

「光復香港」一詞除了是源於「光復行動」,還源於整個本土派之所以出現的香港背景。

1997前,香港人認知中的香港一直是殖民地。不過在第二次世界之後,基於英國政府的下令,香港殖民政府開始了解殖的程序,香港不但財政自主,還有自己的農業、工業、娛樂文化產業,90年代還開始了科技業。香港曾經是農產品出口國,80年代的農產自給率都還有三成。香港曾經是工業品出口國。亞洲四小龍就是指上世紀下半葉亞洲四個新興工業國,香港是其中一個。Made in Hong Kong 名聞遐邇。香港曾經跟宗主國英國搶生意,鬧上英國國會,為史書所津津樂道。香港的歌影視產業世界聞名亦不在話下。殖民地解殖的過程,是由「我是帝國邊垂」變成「以我為中心」的過程。

97後,農業所剩無幾;工業近乎消失;科技業直接消失;歌壇和電影業被中國抽真空,時光停留廿年前。唯獨發展的金融業,教育沙皇李國章的鬼主意,中企股不叫中企股,而叫港股,欺世盜名,反映香港股市的恆生指數的成份股一堆是中國股。本來為「我」服務的經濟變成為中國服務。資產價格和物價年年升,窮人、新人和年輕人的平均收入就十幾年沒有增長。特首卻叫年輕人去中國打工尋找機遇。香港由「以我為中心」重新變成「我是帝國邊垂」。

除了沒有形相的產業,還有各種看得見、聽得到的景象。

一條彌敦道就有幾十間鐘錶店、珠寶店和樂房。當然不是香港人特別喜歡名錶和珠寶,不是香港人特別孱弱而特別多買藥,而是那些店舖服務的是中國遊客而不是香港人。很多街道都充斥中國遊客,是其他國家盛載遊客數量的幾十倍。到處都聽到普通話,甚至發生廣東道名店拒絕廣東話本地人的事件。

不少地方都出現中國的「大媽舞」。對於己所不認同的中國文化滲透,激起了以開放聞名的香港人的文化保守主義情緒。

越來越多學校以普通話教中文,甚至以普通話教全部科目,使得粵語在學校漸失去生存空間。教師工會主席的中文普通話接軌論,要求香港向中國接軌。

凡此種種,形成香港人見到的香港被中國殖民、被入侵的景象,加上中國政府沿用香港的殖民地架構買辦政治宰制香港,形成了整個本土派之所以出現的香港背景。「光復香港」就是暗指香港要重新回到正常,回到解殖的進程。

反送中也好,雨傘革命也好,香港人追求民主並不是單只理想主義,而是有實質的問題要解決,就像中國八九民運反官倒、美國獨立反壓迫。

NO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