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0218
lulu0218

話比較少 遂多打點字 —— 一名傳播研究生

科技的黑暗面

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當今這個時代用來形容科技是再也適合不過了。最近剛看完Netflix 上的「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The Social Dilemma」讓我有了更深的感觸跟省思。

這部紀錄片的特別之處在於它道出了科技公司不敢說的話,出現在紀錄片的人則都是以前曾經在科技公司上班的員工。

「你沒有花錢買產品,那你自己就是產品」當我們免費使用社群軟體時,有沒有想過背後這些大公司圖的是什麼?不管是你在社群網站上讚過的貼文,看過的影片,甚至是你在瀏覽貼文時停留的時間,他們都掌握的一清二楚。因此這些公司可以精確紀錄我們喜歡或感興趣的資訊,進而進行一連串的推送,導致人們永遠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久而久之,在這些同質內容的催化下,我們會越來越無法觸及到其他觀點的內容,導致人們變得越來越極端,變相來說,其實這就是一種洗腦,引導著我們往廣告主、商業公司想要的方向走。社群網站將我們的使用習慣、興趣愛好賣給這些廣告主,以便他們能精準的對我們下廣告,促使消費者購買,所以我們其實才是被販賣的產品。但最可怕的是意識形態的形成,如果當這些公司有某種政治傾向,或是改變社會狀態的意圖,可想而知他們掌握的權力有多大,嚴重的話會影響投票選舉、種族對立甚至是民主制度的瓦解。他們恨不得大家把每分每秒的注意力都花在社群上,所以他們發明了相片標註、按讚等等的功能,好讓人們花更多的時間在瀏覽這些網站。

另一方面衍伸出的問題是心理層面的,這部分我自己則是感同身受。按讚功能發明之初的出發點是為了散播愛與鼓勵,但這卻導致人們越來越在乎讚數,一旦讚數沒有達到心中預想的標準,就會認為是否發佈的內容沒有達到大家的期待或是大家不喜歡自己,進而產生對自己的不自信、自卑,嚴重時則會引發憂鬱症、自殺等問題,這在青少年中是非常常見的,社群軟體深入他們的腦幹,佔據了他們對自我的認知與價值觀,卻沒有解決的防護機制。

說了這麼多,不能否認的是科技進步無疑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便利,但在我們享受科技的同時,是不是也該意識到這背後更值得重視的問題,當人類的心裡狀態與法規管理跟不上科技進步的速度時,勢必會產生毀滅性的影響,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如果能讓更多人警覺到,才有可能離改變這樣的模式更近一點,可想而知,到時勢必也得靠科技的力量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