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习会:你方唱罢,我登场 各取所需的一次历史性的会晤

林晓康
·
·
IPFS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20国集团峰会期间举行面对面会谈前伸手握手。(2022年11月14日)

北京——连日来,从中国官方媒体到知名博主都表达积极态度。一些在北京独立政治学者分析认为,这反映出美中双方都对此次元首见面有所期待,希望能降低彼此间已经持续一段时间的紧绷态势。
就在中国外交部证实习近平将于11月14日至17日赴旧金山举行美中元首会晤,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会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中国官媒一连发表多篇文章,宣传此次会晤的重要性。

党媒《人民日报》的专栏文章署名“钟声”11日以《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发展中美关系》为题发表文章,并称美方将中国定位为“最主要竞争对手”和“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不符合事实,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而相比于此前的文章,多为疾言厉色地批评美国,例如《以竞争定义全部中美关系是严重误判》《遏制打压阻挡不了中国发展的步伐》等,在对美态度上火药味十足。
同一天,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也在微博发文称中美两国和全球舆论都期待这次会晤,希望它能对稳定两国关系产生作用。
另外,以反美言论著称,拥有323万粉丝的另一名知名博主司马南则是维持此前的论调。这一举动立刻招致一些中国网络大v的强烈反弹,新浪微博“蔡子博士”表示“司马南:“我是力促中美关系友好”!“的图片。

新浪微博“蔡子博士”截图

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在新浪微博上写到,此次访问意义重大,标志着自2017年与特朗普总统会晤以来,可能释放出的中美信号。堪萨斯大学著名政治学专家Jack Zhang说到。

相比于中国媒体的言论,网民对待中共向美国示好的反应上,也是各有不同。

2012年,习近平与奥巴马总统在白宫。
2010年,普京在莫斯科与习近平会面。专家们说,这两名领导人有与他们各自国家的伟大复兴有关的共同世界观。

一位在北京某外企工作的曹先生对记者表示,现在中国与世界的脱钩越来越严重,很多时候难以去维持原有的面子和基础。不过,高层示好是国家层面设计,老百姓只看政策走向和经济形势。另外一位在北京理工大学就读大二的金同学说,现在计划着去国外读书,但是这些政策因素还是对留学会带来一定影响的,毕竟汇率的上下波动,相较于留学来说花费比较明显。

有分析人士认为,汇率的波动对于做外贸和留学的人来说,都会产生变化,民众则更关心”我的钱袋子里,是越来越鼓还是越来越扁“。

会晤后 北京会做出一些改变

世界各国都高度瞩目中美之间进行双边对话,但是北京在会谈后势必会做出一些改变和妥协。

尽管在新冠疫情之后,对于持续扭转经济负面增长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日趋严峻的外资环境,北京希望由此给西方和外国投资者做信用担保,告诉这些投资者们中国还是可以有好的投资环境。不过,在持续以安全为由强化监督风险的状况下,做出一系列的制度改变,着实让许多外资机构难以相信政府的承诺。

2023年11月5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事实上,中国地方对于外资持保留态度,因为有些地方的官员对于外资能否带给当地经济发展有利好消息,表现的十分不明确。一直以来,中共大小地方官员一直采取辅助国企、央企等方式,让外资进入到一些准入市场名单里,共同开放市场。在外商经济中流传着一句话“经济好不好,就看外资有多少”这是衡量一个地区在营商环境上的重要指标,包括那些国计民生的小规模的小企业主的存在。

不过,作为一名从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且拥有地方治理经验的他来说,中美各界十分期待这次历史性的会晤。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