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森
寓森

精神科醫師,喜歡思考與寫作,愛好騎單車;主要關注「自戀」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題。目前沉浸在「拉康」中... 個人臉書專頁「納西斯花園」,個人網站 lincalvino.me 「自戀筆記」

我的「單車一日雙塔」

終於完成「一日雙塔」了!

「一日雙塔」是台灣單車界相當盛行的挑戰路線,要在 24 小時內從島最北端的富貴角燈塔,一路騎到最南端的鵝鑾鼻燈塔,總長約 520 公里,是台灣每個單車狂熱者都想要完成的路線。對於非選手級的騎乘者而言,整個騎乘時間會超過 20 小時,需要熬夜騎行,對意志力也是很大的考驗。因為路線很長,藉著風勢的助力,比較容易完成,因此通常會選擇在冬天時,東北季風強烈時去騎。而且通常是選擇台灣西部平地路線,坡度較為平緩,被稱為「西雙塔」;如果選擇東部的路線,會需要爬坡超過 3000 公尺,等於橫越中央山脈的高度了,困難度極高,稱為「東雙塔」,那已是遙不可及的目標了!

這路線很早就想要完成,但是因為無法克服長時間騎行屁股疼痛的問題,原本已經想要放棄了!前陣子調整了公路車座艙的設定,發現長時間騎乘疼痛的問題大有改善,重新喚醒了挑戰魂;加上這一、兩年的低潮狀態,很想藉由這樣的挑戰來激勵自己,於是計畫今年冬天來完成這個挑戰;另外也很期待,能再重溫上次登上武嶺,逼近身體極限時,經驗到的「無我」狀態。

順道提一下那次挑戰武嶺發生的事情。武嶺是台灣公路的最高點,標高 3275 公尺,也是台灣單車界非常熱門的挑戰路線。一般而言有 3 條路線,依難度排列分別是「西進」、「東進」與「北進」武嶺,我只成功的挑戰了「西進」兩次,唯一一次的「東進」以失敗坐收,「北進」則還未嘗試過。「西進」路線從南投的埔里出發,總爬升約 2800 公尺,隨著海拔高度增加,氧氣變得稀薄,路的坡度又不斷增加,算是蠻困難的挑戰。最後一段從昆陽到武嶺的 2.2 公里路程,更是有著「天堂路」的稱號;此時體力已經快要耗盡,又在高山低氧狀態,一路上幾乎都是處於最高心率的狀態,身體負擔很大。

記得第二次上武嶺時,到達昆陽時天氣惡劣,濃霧加上狂風大作,溫度又低;平常人潮鼎沸的停車場空無一人,感受到一種極度的孤立。上完廁所稍事休息後,心情突然冷靜下來,抱著專注一圈一圈地踩踏的情,開始上路。當時能見度極低,冷風夾帶著霧氣不斷吹過身體,就在準備身體要承受極大壓力時,卻突然發現已經到了武嶺;原本以為要多次停車休息,時間會超過半小時以上的路程,卻一次也沒下車,感覺像是只過了幾分鐘(實際上紀錄是 28 分鐘)。那段路程裡,心靈經驗到一種極度平靜虛空的狀態,時間彷彿消失了。

一直很想要再次經驗那種狀態。

回到雙塔的挑戰,事前的訓練其實不太足夠,擬定的訓練計畫總是無法確實完成,準備時間其實也不太夠;但是仗著平常穩定的體能維持,就硬著頭皮上了!

當天一早在大女兒的接送下,到達富貴角燈塔;這陣子台灣東北季風強,北部一直在下雨,雖然當天北海岸只是飄著細雨,但是穿著雨衣還是不太舒適,車褲和鞋子也都溼了;因為路面濕滑也不敢騎快,加上忘了拿耳機,與女兒聯絡拿耳機的過程也耗了不少時間,延誤了一些時間。這次用手機導航,原本可以省下很多停車找路的時間,但是計畫騎行的海岸公路多處施工,Google 的單車導航模式時常出現奇怪的路線,還是耽誤了不少時間;比較有點恐怖的是,當天新購的充電式車燈,因為夜間騎行時間太長電力不夠,又無法更換電池,只能在許多沒有路燈的路段摸黑騎行,對心理造成不少的壓力。

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這些原本就是單車長途會遇到的狀況,也都順利克服了。但最大的失誤是,座墊因為之前反覆調整後,沒有確實鎖緊,座墊往後滑動了 1 公分未能發現,造成最後不到 200 公里的路程身體多處的疼痛,嚴重影響了騎乘的能力;趕時間的壓力與身體的疼痛,讓最後騎行的節奏亂掉,最終在痛苦不堪的狀況下完成。

可能也是因為過多的疼痛,或是身體還沒有到達極限,期待中的「無我」狀態沒有出現,是此行最大的遺憾;也或是心中有所期待,失去了平常心,反而讓自然發生的事情受到干擾。完成之後心情意外的平靜,大吃大喝大睡一陣後,隔天就搭車回家了。

回家後的這幾天,心情似乎真的有些改變;焦躁的情緒緩和了不少,生活動力似乎也增加了!心理上希望將這次的挑戰當成是一個分水嶺,告別過去幾年的低潮。

很久沒在 Matters 上發文了,希望能以此文作為一個新的出發點。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