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峽隨筆life
大峽隨筆life

性格是波動狀態,分不清是外向還是內向;內心小劇場多到驚人,好聽點兒是思考型,難聽點兒是庸人自擾。所以愛寫東寫西。歡迎追蹤我的粉專短篇文字:https://www.facebook.com/lifeshen0938

發現我是高敏感族群!你聽過這個名詞嗎?

敏感者本身已經擁有完全體驗身旁周遭所有事物的能力,值得喜悅的事能放大享受,可是,不值得的悲苦也會被放大承受。
Photo by Matheus Ferrero on Unsplash

在去年12月參加一本心理學書籍的簽書會,有讀者提問,當時是我第一次聽到心理學中所謂的「高敏感族群」這個詞!

以下附了一個連結,是高敏感族群的檢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測試看看,並詳讀內容。
當你知道了什麼是高敏感,才會看得懂我的感想。

https://is.gd/9wzsQr

當我聽到這個專有名詞時,其實大概就已經對自己的個性有底了;果不其然,一測試真就是高敏感族群!雖然在人群中5分之1的機會裏,這種體質談不上稀奇,但畢竟是偏少的那一部分。

我常常為這種高敏感心理狀態所苦,卻不可否認也享受了這種體質美好的一面。

我仔細回想自己從小到大演進的個性,以前的我應該不是高敏感族群,或是不明顯的高敏感群。

這應該是我在前公司的一位主管底下任職過,才激發我全部的高敏感分子的。

因為他總是話中帶話,凡事不明著說而用雙關,或是笑裡藏刀、或是喜怒無常,等到我不斷的吃虧受到傷害,我才一點一滴的體會,不知不覺形成了對很多事都敏感的個性,深怕沒有抓到重點、沒有猜到癥結而出包。

當然,敏感的從細節裡去小心翼翼處理事情並沒有甚麼不好,常常可以先行注意到別人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但就是會太猶豫不決、杞人憂天,無故增加一些煩惱和躊佇不前。

所以這個特質真的是有時候好,有時候不好。

但知道了自己的特性,當然就可以改善,希望有朝一日,敏感和鈍感能收放之間拿捏得當,揮灑自如。


很多的成功者通常都是鈍感族(也就是低敏感族群),因為鈍感會可讓自己專注於一件事勇往直前不被擾亂,理論上比較容易成就某些事情。

就我的觀察,這些鈍感族雖然很成功,但他們的鈍感卻無法讓他們在少數的成功事件之外見到太多喜悅或周遭發生的有趣事情。

所以他們必須要「故意」把自己的結實凌厲的目光給打散,才能看到周遭的多采多姿(當然也可能是雜亂汙穢)。
當掙脫自己的鈍感時,才能發掘更多的喜悅與現實。

這就好像園藝用的噴壺,在噴嘴上旋緊,水柱就會筆直有力,在噴嘴上鬆開,就會水霧散開成大範圍的噴灑。

鈍感者因為水柱筆直有力,所以專注。
敏感者因為水柱散開,接觸範圍廣又大。
鈍感者需要手動把自己旋鈕鬆開,才可能看得到周遭,但意志一恢復即會回復鈍感。
敏感者相反,需要手動把自己旋緊才能專注,但稍不注意即會恢復原有的敏感。

敏感者本身已經擁有完全體驗身旁周遭所有事物的能力,值得喜悅的事能放大享受,可是,不值得的悲苦也會被放大承受。

我覺得敏感者得到的人生喜樂和豐富度,絕對比鈍感者多很多,因為她無時無刻不在體驗這個世界的任何訊息。但卻也同樣的在接受比鈍感者痛苦很多倍的憂慮、擔心和悲傷。

敏感者可從100樣東西中看到1000樣事物,鈍感者從1000樣事物中,只能感受那100種,其中奧妙,不言可喻。

敏感族群的我,在年輕時諸事繁忙(其實不一定真的忙,只是自己會放大10倍的感受),承受心志勞苦;但年老時的習得人生比較豐富,我只需練習選擇性的旋緊旋鈕,掌握旋緊的技巧即可,操之在我。

畢竟,先要有敏感能看見眾多事物的本性,才有機會旋緊專注。

也就是說,能讓我看得見1000樣東西,我才能努力把它簡化成100種。
但1000種只能看見100種的人,卻很難無中生有放大成1000種!

因為敏感者是長時期接收訊息。
鈍感者鬆開旋鈕只能在短時間,吸收有限。

(以上這幾句有些抽象,希望你能懂我的意思。)

如果能選擇,要我當一個鈍感者,我想我會斷然拒絕,雖然能少掉很多辛苦,但人生中美好的體驗、滿滿樂趣也同時不見了,我會如掉進深谷般的悵然若失。

要當個每每撥開雲霧才能窺見花花世界的鈍感族,這輩子我是不幹的。

文2022.1.13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