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碎
蛋碎

關注政治發展、社會生態!坚若磐石地與台灣人民🇺🇦站在一起!

《經濟發展與自由》- 沈恩(著)

經濟發展與自由 / 沈恩(Amartya Sen)作 ; 劉楚俊譯沈恩 (Sen, Amartya) 作; 劉楚俊 譯,臺北市 : 先覺; 2001[民90]; 譯自: Development as freedom. Sen, Amartya (1999).

沈恩(Amatya Sen)是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本書是以其1996-1997年間6場演講為基礎,闡釋了他所提倡的自由主義發展觀。在他看來,發展意味著個人實質自由的擴張,而實質自由則被定義為“選擇個人所認爲有價値的生活的能力”(97頁),而一個人的能力則是指其“各種可以成就的功能的組合“(98頁),也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可以選擇並且在實際中能夠做到的事,實質自由就是一個人所有這些可能性的集合,實質自由的擴張就是這個集合的擴張,貧窮則意味著個人能力被剝奪。

基於這樣的發展觀,沈恩認為自由本身即是發展的目的,也是發展的工具。發展意味著自由的擴張,同時意味著剝奪的避免。各個方面自由的擴張,也能相互促進,形成進一步的發展。沈恩反對單純以所得收入增加等因素來評量發展,認為這樣並不客觀反映能力被剝奪的狀況,比如身體殘疾、低壽命等等。同理,沈恩也認為資訊和意見的表達與流通,民主的參與和競爭,市場的自由開放都是發展所必需的,因為他們保證了價值的形成與能力的擴張和免於受到剝奪。

沈恩的觀點的確很具啟發性,但是學術界對其的批判也不少。Denis O’Hearn (2009)指出沈恩的觀點有四大問題:1. 個人主義,只強調個人自由和機會的獲得,卻不提為何人們會遵守道德規範;2. 基於微觀經濟而排除了宏觀經濟學,即只考慮個人在給定背景下的得失,卻不考慮社會關係與權利不對等的歷史特殊性;3. 地方主義,關注發展中地區,卻對國際關係和國際資本、不平等貿易、國際勞動分工和國際金融機構等國際性問題隻字不提,仿佛每個地區都是一個孤立的體系,而不是世界體系過程和相互關係的一部分;4. 缺乏歷史理解,尤其是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發展困境形成因素的歷史背景,迴避了其與西方國家殖民行為之間的關聯性。

Peter Evans(2002)則指出,多數情況下,個人自由與能力的實現,往往有賴於集體能力和集體行動,沈恩的能力觀點過分關注個人,有待進一步發展。另外他也指出,Sen也忽視了人們的價值偏好形成過程中資本主義體系下權力不平等的問題,經濟和資本的力量在這種體系下正影響著人們偏好的形成並限制著人們的社會選擇。

我個人感覺,這本書確實是那種啟發性很強,但也非常值得從批判的角度去思考的一部作品。整本書充滿了哲家學的討論寫作風格,但閱讀理解難度不高。雖然確實值得一讀,但我個人還是建議,這種思維框架和價值觀上非常有傾向性的作品,如果在相關領域沒有強烈閱讀興趣的朋友,謹慎選擇。

參考文獻:

O’Hearn, D. (2009). Amartya Sen’s Development as Freedom: Ten Years Later. Policy & Practice: A Development Education Review, Vol. 8, Spring 2009, p.9-15.

Evans, P. (2002). Collective capabilities, culture, and Amartya Sen’s Development as Freedom.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37(2), 54-60.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