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Scrum Master 雜談&近期面試心得
這不是什麼過硬的專業文,想紀錄這 1 個月面試 Scrum Master 職位的點點滴滴,以及對 Scrum Master 這個職位的想法。有些比較發散的感觸,一部分想多介紹 Scrum Master,這個職位對多數人還是陌生的。另一方面,這次面試經歷對 HR 這個職位有新的認識,覺得是應徵者評估一間公司文化時很重要的指標。
|不免俗的自我介紹|
嗨,我是 Kerwin、科文,興趣是吸貓。特技是對這世界強大的好奇心。
大學讀中文系,偶然上了一堂外系網頁設計課後覺得很有感覺,便走入這條不歸路。從業務、行銷等職位兜了一圈,最後在 R&D 落腳,在前公司擔任 Product Planner,並與 Scrum、Kanban、UX 等方法論相遇相戀相知相惜。
|應徵的目標|
回顧最初的應徵目標。
希望這份工作可以契合自己的職涯規劃與喜好,畢竟是第二份全職工作了,希望能選擇一個領域深入了解。面試前與一些業界前輩詢問求職注意事項後,就開始在 104 與 LinkedIn 上投遞。選擇 LinkedIn 原因是因為它比較面向海外企業與台灣大型外商,而 104 算是面向新創與台灣中型外商。
特別一提的是,因為不信奉履歷海戰術,在雙平台總共只投了 7 間公司,對於他們的產品也都是深度使用者。今天聚焦在 SHOPLINE 這間關注很久的跨國電商新創,其他幾間有機會再寫一篇。
職位上有考慮:Product management, Product Planner, Front-end Developer, Product Designer。
|聊聊 Scrum Master|
Scrum Master( 以下簡稱 SM )是份特別的工作,近年越來越多間海內外企業開設這個職缺。我覺得 Scrum Master 是敏捷管理流行下的產物,就職涯發展上,廣義而言是 Project Management( 以下簡稱 PM )的變體,但本質上有些許不同之處:
- 促進團隊持續學習與成長
- 是敏捷體系下產物,負責 Scrum 流程的順暢運行
- 比起用「 人 」為單位派工,更在意這個「 團隊 」能消化多少任務
- 比起「 管理者 」,更像是「 輔助者 」、「 啟發者 」
第 1、 3、4 點是很重要的心法,個人覺得也是與傳統 PM 較大的分野。當然,PM 也可以重視 Scrum,也可以執行 SM 的職責,一切視公司組織架構而定。
先聊第 1 點「 促進團隊持續學習與成長 」,這是很重要的精神。過往的 PM 可能會為了產品能即時上市,而必需緊迫盯人、壓 Deadline,嚴格把守甘特圖或產品功能地圖上的開發時程。SM 不用做嗎?不,SM 還是需要做上述事項,但認識到必需有「 持續成長的開發團隊 」,才有「 能準時上線的產品 」,所以在容錯率的拿捏上,講極端點,願意讓開發團隊試錯、實驗。投資開發團隊成長,換來得「 可能 」是未來更快、更敏捷、錯誤率更低的產品上線品質。為什麼特別強調「 可能 」?好比投信廣告名言:「 股票投資有賺有賠 」,看到許多成功 Scrum 團隊風光地分享敏捷經驗的同時,我們也會看到許多 Scrum 團隊經歷人士劇變後悄悄解散。而 SM 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降低失敗風險,並推動開發團隊持續成長茁壯。
關於第 2 點「 是敏捷體系下產物,負責 Scrum 流程的順暢運行 」,社群網路上已經有許多前輩分享好文,不在此贅述,僅推薦幾篇優質乾貨給有興趣了解的朋友:
Youtube:敏捷開發創始人 Jeff Sutherland 談敏捷概念
Medium:敏捷式開發-agile-瀑布式開發-waterfall-敏捷式ux-lean-ux-兜幾
第 3 點提到「 比起用「 人 」為單位派工,更在意這個「 團隊 」能消化多少任務 」,這是「 促進團隊持續學習與成長 」概念的延伸。Scrum 多以「 團隊 」整體為單位,其中雖然會追蹤團隊成員可以完成的工作量,但更多是看「 整個專案團隊 」。好處是長期下來( 理想上 ),減少發生資深工程師能力恆強,卻不敢或不願把任務下放給入門工程師;而入門工程師需要機會磨練,卻一直踢到鐵板無法成長的狀況。這種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模式,久了會造成開發人力資源的失衡、氣氛詭譎,最後影響到開發上線的品質。我們期待團隊隨著一次次的成長,能消化越來越多的任務量。
最後,第 4 點提到 「 比起『 管理者 』,更像是『 輔助者 』、『 啟發者 』。這句話很玄,但我們可以從 Project Management 的本質思考,這個職位存在的終極價值是什麼?我想是「 讓產品良好、甚至優雅的上線 」。仔細想想,有許多手段能達成這個目的。我們可以用鞭子與獎懲制度軟摩硬耗讓開發團隊上線產品,或者訂下嚴格地上線日期,讓開發團隊服從,進而讓每個重要上線日期能準時兌現。又或者,你可以從反面、從開發團隊的角度思考:「 到底是什麼阻礙了開發團隊的上線進度?我可以幫上什麼忙? 」、「 開發團隊遇到阻礙時,我可以如何從過去經驗( 甚至團隊的共同經驗 )裡,啟發團隊去嘗試新的解法? 」,乃至「 工程師 Kerwin 最近好像失戀影響到工作狀況,該怎麼與他聊聊排解傷感? 」當然,最後一個例子或許有些誇張了,但其中的精神是重要的 --- 當我們以團隊成長為目的時,我們需要的不是「 強迫 」與「 打壓 」,更多的是「 同理心 」、「 團隊意識 」、「 分享與分擔 」。著名的 NSPIRED: How to Create Tech Products Customers Love 一書中提到「 傳教士團隊 」這個概念,「 自我精進 」、「 團隊凝聚力強 」、「 對所開發產品強大的責任感與榮譽心 」是這類團隊的特質,也是每位職人所憧憬的團隊氛圍。而 SM 以「 輔助者 」、「 啟發者 」身份協助開發團隊成長,有更大機率接近這樣的理想。
不好意思有些離題了,對於 SM 這個職位有太多想說的事情。再進入關於面試流程的小節前,想再提一個最近尚未釐清的想法,提供對這份職位有興趣的朋友思考與討論 --- 或許,或許 SM 只適合存在中型規模或專案團隊導向的公司內。
會思考這個問題的契機,是看到許多熱血的 PM 摩拳擦掌希望將 Scrum 流程導入研發部門中,然後許多便陷入如人月神話中提到的「 焦油坑 」那樣擱淺、掙扎、慢性死亡的過程。而自己也曾是那興致勃勃的一群。
為什麼會樣的想法呢?記得前面談到 SM 需要「 促進團隊持續學習與成長 」嗎?其實一個 Scrum 團隊如果需要成長、磨合,必經無數錯誤、失敗、爭執,甚至人員更替。短則半年,長則一兩年,不是任何公司都有辦法吸收這段時間的消耗。中型規模背後意思其實是,擁有足夠資本讓開發團隊燒。目前觀察,至少有 1 - 2 穩定營收產品的公司較適合,畢竟導入、內訓、人力等都是有形、無形成本。你可能會說,小公司就沒辦法導入了嗎?不一定,但認為至少必需是專案團隊導向組織架構。因為專案團隊各自有專職開發人員,這代表成員組成穩定,且不需要常被叫去支援其他產品專案( 比如阿米巴原蟲型組織。但阿米巴原蟲型組織也有其職涯成長上的好處,有機會再分享 )。不會因為頻繁的人事異動、分工複雜造成經驗無法累積,進而導致 Scrum 團隊成員無法達成共識與培養默契,擔任 SM 的成員較會遇到力不從心的狀況。
分享給對 SM 一職有興趣的朋友,求職上可以多多注意公司是否符合上述條件。下面將進入近日面試 SM 一職的細節與面試流程,大家可以參考下。
|面試流程|
面試的公司是 SHOPLINE,以前就聽過他們在電商上的發展與成長,覺得是間企圖心很強的公司。因為很愛網購,也很常被他們的廣告打到 XD
面試前
想提一點,覺得最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亞洲企業,如果 HR 寄信時使用英文,務必要用英文回覆,我認為這也是面試的一環。要注意美式書信的禮儀,比如發信時間盡量在工作日上午,讓收信人有寬裕時間處理與回信。
第一階段:用人主管
- 面試流程:用人主管面試完,換 HR 面試
- 面試形式:當面
- 面試語言:中文
- 通知面試結果:3 天內
- 面試時長:約 2 小時
- 面試內容:
(1) 自我介紹
(2) 針於個人背景的提問
(3) 職涯規劃與應徵動機
(4) 期待薪資
(5) 是否有面試其他企業
(6) 到職後最快多久可以到班?
(7) 對這個職位的期待?
第二階段:亞太區技術總監
- 面試流程:技術總監直接面試
- 面試形式:線上面試
- 面試語言:中文
- 通知面試結果:3 天內通知
- 面試時長:約 1 小時
- 面試內容:
(1) 自我介紹
(2) 職涯規劃與應徵動機
(3) 對台灣、全球電商市場、競品的理解
(4) 針對 Scrum 導入與運行的情境題
(5) 選 3 個在意的求職重點,例如薪水、團隊氣氛、地點等
(6) 未來 3- 5 年想做什麼,以及覺得這份工作怎麼幫助你達成目標
(7) 在職涯上最挫折的事情以及如何解決
(8)在職涯上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9)一些關於程式與技術的問題
|總體感受|
覺得面試官有很認真看過面試者背景資料,並且樂於分享許多自身經歷。談話的氛圍輕鬆愉快,不會有刻意刁難那種壓力測試的環節。即便其中有一些比較難的問題差點回答不出來,但面試官依然很有耐心解釋與引導,並在問題結束後解釋為什麼會這樣問,覺得有被尊重。
比較特別的經驗是,以往對 HR 這個職位比較不熟悉,但這次有了新的認識。以前認為 HR 是招募與內訓的專家,但經過這次面試後,覺得 HR 也承擔一間企業的第一印象。尤其對應徵者而言,即便做再多資料收集,還是會對公司環境陌生,甚至充滿疑惑。好的 HR 能做到的是「 讓應徵者能信賴公司 」。從一些細節開始著手,比如準時貼心的面試通知、順暢的文件收發、清楚的職位介紹等,都可以讓應徵者安心並信任公司面試流程。除此之外,這次面試遇到的 HR 對企業文化、部門職位、市場動態、產品競品都有專業的理解,與他們的對談能有許多收穫與新觀點,覺得很享受。站在應徵者角度,遇到專業的 HR 是何其幸運的事情;而站在公司角度,擁有專業的 HR 不只能招募優質人才,還能經營、推廣公司文化與形象,是十分難得可貴的事情。到現在還記得對方一句:「 老實說,我非常希望你能成為我的同事啦!」不管是不是客套話,在緊張壓抑的面試過程中,都讓人覺得十分溫暖。
|面試結果|
最後一輪面試後, 4 天內拿到 Offer。
如果你/妳喜歡這篇文章...... 1–10 個拍手 11-20 個拍手:喜歡「 職涯 」系列主題 21 個以上拍手:喜歡作者,想看更多題材文章。謝謝你,歡迎 Follow 我「 科科科文 」,讓我提供更多優質文章給你! * 有任何問題歡迎來問我!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