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Kwan
KayKwan

在顯徵鏡看癌細胞長大的記者

期刊一週(1)

《科學》期刊

過份的希望會導致對科學的徹底失望

- 當全世界將解決瘟疫的希望放在一眾科學家身上之時,總編輯Holden Thorp卻在最新一期Science的社評中,以較為悲觀角度,提醒大家要做好期望管理。他擔心科學界最終會承諾的太多,交出的太少(overpromised, underdeliver)。

面對新出現而且高速擴散的武漢肺炎,Thorp形容科學家彷彿在維修「飛行途中而且設計圖仍未畫好的飛機」(it’s fixing a plane that’s flying while its blueprints are still being drawn)。過往科學界嘗試解決的全球性問題,例如全球暖化或沙士,都會先以基礎科學理解情楚問題本質(例如病毒結構、入侵方法、生命週期),再進而以應用科學嘗試解決(藥物、疫苗、預防方法),一步步建立。但今次事態發展之快,令科學家必須同步進行兩方面的研究,難以避免危機。

Thorp舉例,雖然科學家提出了不少可行的治療方法,但政界往往過份吹捧研究結果,令普羅大眾產生虛假期望,甚至令一些本來用作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短缺(相信是暗指Trump對Chloroquine治療武肺的吹捧)。Thorp形容,這做法是對科學的陷害(sets science up)。

Thorp認為,若政客或科學界繼續不負責任地放大科學可以帶來的虛假希望,最終卻無法找到解決現時問題的答案,有可能導致大眾對科學的普遍失信,對社會造成持久的傷害。

Final 4?

Science: Race to find COVID-19 treatments accelerates

- 世衛3月20日發起名為SOLIDARITY的大型計劃,在多國同步測試4種候選應對武漢肺炎的治療方法,包括瑞德西韋(Remdesivir)、原用作治療瘧疾的Chloroquine、抗愛滋藥洛匹那韋/利托那韋(Lopinavir/Ritonavir)、以及洛匹那韋/利托那韋配合干擾素beta。會有數以千計病人參與測試。

《科學》文章引述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研究員Stanley Perlman指出,雖然暫時瑞德西韋似乎是最有希望的藥物,但在測試上卻遇上障礙,因為瑞德西韋估計在病發初期藥效最好,但該藥價錢昂貴,而且需要以靜脈注射方式用藥,不可能用在所有初期症狀輕微的病人,學者應該先在病人血液中找出能預測病態發展的生物標記(Biomarker),以尋找最有機會惡化的病人進行測試。

曾被Trump公開吹捧的Chloroquine,雖然曾在超過20份中國研究中使用,但相關數據一直未明,而且副作用太強烈。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和干擾素beta是香港現時正在使用的治療方法。但早前中國199人的研究顯示,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的效果不明顯,而干擾素beta則可能對病情嚴重的病人帶來反效果。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老人院爆發,死亡率33.7%

- 在美國華盛頓州的King County發生了一宗老人院舍大型爆發事件,全院共有167人受感染,包括101名院友(平均年齡83歲)、50名員工以及16名訪客。研究顯示,在院友當中,超過6成人有心臟問題或高血壓,超過54.5%需要住院,死亡率更高達33.7%。高齡和長期病患對武漢肺炎病情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

NEJM: Epidemiology of Covid-19 in a Long-Term Care Facility in King County, Washington

同時,由於該院舍與其他院舍有共用員工政策及曾轉移院友,該次大型爆發亦導致另外最少三間老人院出現疫情。香港有龐大的長者人口,老人院舍的居住環境又過於擠迫,必須慎防病毒傳入院舍的風險,否則情況一發不可收拾。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