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男
臉男

Podcast 推廣小隊🕺 Instagram:聽音辨位|kaosensei_onair

Podcast 資訊分享 #3:紐約警局、兩家新創、安靜的珍貴

(封面:《Break in the Case》的製作人 Edward Conlon,引用 NY Daily News。)

▨ 自己的 Podcast 自己做 紐約市警局推出原味犯罪節目

「雖然說紐約市有上百萬個犯罪故事,但我們節目上說的故事,是我唯一知道由內部人士所說,並且由NYPD製作的故事,這對我們來說是好的改變。」

紐約市警局(NYPD)推出自己的 Podcast《Break in the Case》,描述他們偵辦的刑案,甚至呼籲觀眾提供線索,幫助他們調查懸而未解的案件。

真實犯罪是目前最受歡迎的 Podcast 主題之一。《Break in the Case》呈現來自警方的觀點,它大受歡迎的原因毋庸置疑,Apple Podcast 將近五百個評價絕大多數都是正面回饋,有些用戶甚至聲明前警探、警眷的身份為節目背書。

我想強調質疑的聲音。作家 Sarah Weinman 指出:

「警察有想要聽眾聽到的故事,不過,這是聽眾們應該要聽的故事嗎......以 Podcast 的形式來自吹自擂似乎不太可能扭轉大眾對 NYPD 系統性不法行為的認知。」

NYPD 的名聲向來不怎麼好,這是香港警察都能在社群網站上為自身(不容追究的)暴行辯護的時代,來自警方的真實故事的確吸引人,仍然要警惕單一故事的危險。Podcast 是好用的行銷工具,我們應該知道行銷不代表真實。

▨ Gimlet 的创业故事画上句点,播客行业驶入新道路

JUSTPOD《播客一下》年終回顧的第一篇,討論被 Spotify 以 2.3 億美元收購的 Podcast 公司 Gimlet。

Gimlet 專注在製作敘事類 Podcast,創辦人 Alex Blumberg 曾經是《This American Life》這個殿堂級敘事節目的製作人(我很喜歡〈The Leap〉這集,關於從日常生活逃逸的故事)。

他們的目標很大:成為「Podcast 界的 HBO」。也就是製作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以季為單位的敘事類 Podcast。敘事類 Podcast 的優勢劣勢同樣明顯。人們喜歡故事,聲音也是最適合說故事的媒體,問題在於廣告商無法預期節目是否會爆紅。有的拒絕開出比較高的價格,有的更願意把廣告預算花在持續更新的 Podcast(好比《馬克信箱》這樣的節目)。

「如果Gimlet能被一个拥有成熟商业模式的巨头接纳,就可以继续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不必承受自我革新商业模式的实践所带来的风险与压力。」

Gimlet 有很棒的產品,但還沒長出足夠好的商業模式說服投資人,就此而言,接受 Spotify 這家公司收購似乎是最好的選擇,他們有 Gimlet 安全成長所欠缺的土壤。

▨ Luminary 付费播客试探遭遇滑铁卢,却让播客圈思考自己的未来

JUSTPOD《播客一下》年終回顧的第二篇,討論 Luminary,如果你還有印象,我曾經寫過這家野心勃勃的公司打算成為「Podcast 界的 Netflix」。

Luminary 的運作是這樣,就像一般泛用型播客客戶端,上面收錄所有公開的 Podcast,如果你每個月支付 8 美元,還可以聽幾十檔他們的獨家 Podcast,很多創作者對此不滿,就像 Luminary 利用他們的免費內容營利。

事實上 Luminary 做得更過分一點點,他們中斷了 Podcast 的廣告,甚至從 Shownotes 刪除贊助商與捐贈頁的連結,等於實質影響創作者收入。從平台下架的要求雪片般飛來。

當 Luminary 失去那些最受歡迎的節目,他們並沒有達成一開始的目標,不過也還沒有失敗。就像楊一說的,Luminary 代表一次資本重塑這個行業的嘗試,可惜他們用力過猛、太急著想要「領舞」,但基本的事實不會改變,Podcast 產業正在被注意,我們可以期待後續與資本的「共舞」。

▨ 聲音的熱力,與安靜的珍貴

科技島讀這次討論矽谷創投 Alex Danco 的長文〈聲音革命〉,這篇文章用傳播學家 McLuhan 提出的「熱與冷」概念討論媒體。

熱媒體很清晰,由大量明確的資訊組成,冷媒體比較模糊,受眾需要擁有某些先備知識才能解讀。Podcast 是超級熱的媒體,因為聲音沒有模糊空間,它可以承載大量情緒和資訊,meme 就是很冷的媒體,如果你和製作者沒有同時身處某些脈絡,就很難看得懂。

「現在聲音的熱力正逐漸發燙。社會也將進入另一次的感官不平衡。人們遁入聲音通常不是反抗,而是更深層地麻痺自己,更徹底地填補空白。當我們能毫不費力地聽一個人說話,就會不自覺地用他的聲音思考。」

我喜歡這篇文章的原因是它揭示了聲音的危險性。我去讀了 Alex Danco 的原文,他說我們很常討論螢幕如何造成不良影響,關於持續聲音刺激的討論卻很少。科技時代的寂寞讓人類不斷追求外在刺激,回歸安靜仍然是個必要的練習。


░ 參考資料

1. 自己的podcast自己做 紐約市警局推出原味犯罪節目

2. Gimlet的创业故事画上句点,播客行业驶入新道路

3. Luminary付费播客试探遭遇滑铁卢,却让播客圈思考自己的未来

4. 聲音的熱力,與安靜的珍貴

5. The Audio Revolution


我是臉男。如果你想知道更多 Podcast 的資訊,歡迎訂閱我的 Instagram「聽音辨位」以及 Medium。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有幫助,可以分享這篇文章,或是點擊 LikeButton,讓我能得到回饋,謝啦。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