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ifei
Feifei

喝一口香茶 走一段人生

人性的善與惡

人性本就有善又有惡,我們在法律、社會規範和道德教育上,也只不過是盡可能地發揮人性中的善的一面,遏制人性中的惡的一面。

人性一直是哲學家、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關注的焦點。在討論人性時,常常會涉及到人性的善與惡。有些人認為人性本善,而有些人則認為人性本惡。 中國古代儒家學派認為,人性本善。孔子說:“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也認為,人性本善,只是在經歷了一些不良環境和影響之後,才會產生惡的行為。這種觀點強調了教育、道德和文化的重要性,認為通過這些方式,可以使人性的善的一面得到發揮。 然而,也有一些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人性本惡。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伪也。” 這種觀點認為,人性中的惡的因素是天生的,無法改變。只有通過嚴格的法律和制度的約束,才能遏制人性中那些惡的部分的發展。 近代的中國思想家也在探討人性的問題。魏源認為,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他強調了人性中自私的部分,認為這是人性中最難以遏制的惡的部分。他提出了“以人性之惡制人性之惡”的觀點,認為只有通過約束人性中的惡的部分,才能使社會更加穩定和和諧。 在現代社會,人性的問題仍然是一個重要的話題。我們通過各種方式探討人性的善與惡,並且努力尋找解決人性問題的辦法。事實上,我們需要理解人性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人性本就有善又有惡,我們在法律、社會規範和道德教育上,也只不過是盡可能地發揮人性中的善的一面,遏制人性中的惡的一面。

撇除人性的本質,就來說說善與惡。其實有時候,善與惡也未必能被清晰地分辨。許多時候,在同一件事上,阿A做出對你有利的舉動,你覺得便是“善”;但同時這個舉動或許不利於別人,那別人就覺得是“惡”了。生活更多的便是充滿這種大大小小的善與惡,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上文也提及到沈從文認為人性是美好的,但終免不了悲劇,因為人生從來沒有十全十美;縱然有十全十美,太過完美已是一不美。懂得這個生命原則,或許有助踏上享受生命之路。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