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在海港山城,患有文化、歷史和藝術上癮的單身大齡女子,分享生活體驗與個人觀點
<講座筆記>凝望時代 — 日治台灣寫真館
*Medium舊文搬家,原文發表於2019.7.12

2019年初台北國際書展時,有緣聽到由台灣博物館策劃、夏門攝影企畫研究室簡永彬老師主講的<捕捉時代的印記、看見臺灣攝影家身影-臺灣攝影文化講座>,對台灣攝影史及一些台灣前輩攝影家名字有一些初步認識。
當時已知簡老師正著手台灣攝影史撰作,近日得知新作己經出版,因此昨晚(2019.7.11)下班後即前往敦南誠品出席<凝望時代 — 日治時期台灣的寫真館>新書發表會。
攝影術誕生發展至今近200年,為一般普羅大眾廣泛應用大約160年,攝影術的誕生大大改寫了近現代的藝術發展,也為自然與社會學術研究帶來重大的影響。
清末來台旅行家或駐台官員如李仙得、約翰湯姆生等人為台灣留下目前最早的一批影像紀錄,接著由西洋傳教士如馬偕、日軍隨行或日治初期的調研學者,乃至日治時期才開始有本土的專業和業餘攝影師,為台灣留下諸多早期攝影作品。

簡永彬老師多年來遍訪台灣攝影家及其親屬取得授權,致力整理台灣攝影界文史資料與老照片修復保存,將嚴肅論文化成淺顯通俗的<凝望時代 — 日治時期台灣的寫真館>一書,把百餘年來被遺望的台灣本土攝影史料、台灣前輩攝影家故事、攝影使用技法完整呈現給大眾,我們要由衷感謝這些攝影界前輩默默的為台灣社會、歷史、文化留下珍貴文化資產,讓我們得以從真實影像中認識舊時古早台灣容顏。
一小時的新書分享內容大致從在學期間受日籍教授啟發著手整理台灣本土攝影史料的緣起,2010年台中國美館展出《凝望的時代-日治時期寫真館的影像追尋》過往紀錄分享,之後依序切入台灣本土攝影緣起、日治前輩攝影家及作品介紹,講座中也分享振芳寫真館部份未曾公開的老照片,振芳寫真館陳振芳的長子陳勇雄先生並到場支持,親自說明因家庭經濟及重複利用玻璃版緣故,家中留存的玻璃底片為數不多,並感謝簡永彬老師協助將陳振芳留下的攝影作品進行數位典藏整理,得以將陳振芳先生的作品永久保存。

2019年7月,台北車站前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整修已近尾聲,希望文化部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在此開幕時,能將台灣攝影史料作為中心常設展項目,這是台灣彌足珍貴的國家文化財,應該讓更多台灣民眾知曉,也是讓更多外籍旅客認識台灣過去、連結國際的重要視角之一。
補充:2020年7月2日,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公告徵集招募「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第一屆志工,將於9月12、13日進行講習,9月29日起至12月底進行實習與特殊訓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倒數中。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