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二譯社
人二譯社

翻譯圍爐💬👻📑📚📝🗺

譯微知著|「Hello」其實唔易譯:你是在哈囉?

說到底,「hello」等於「你好」這個千篇一律的答案,不過是Google Translate的結果,實際應用時要找到最貼合原文語境的譯法,其實一點也不簡單。很多時候,望落越是簡單的字詞,越會令譯者糾結不已,也更需要細心衡量。

小時候學英文,老師教「hello」即是「你好」;長大後遇到初學中文的外國人,發現他們總喜歡說著「唔鹹唔淡」的「你好」。「Hello」等同「你好」似乎無庸置疑,但細想一下日常見面的場景,我們又似乎甚少用「你好」問候對方。

事實上,「你好」一詞只有幾百年歷史,學界認為其源於英文「hello」。在「你好」出現之前,問候語以詢問形式為主,據說最早源於遠古時期的「無它乎?」,意思是「沒有遇到蛇 / 沒有被蛇咬吧?」後來就演變為「無恙」。所以,相比「你好」,我們更熟悉的反而是「食咗飯未?」、「買餸呀?」、「放工喇?」這類「明知故問」的打招呼方式。因此,翻譯對話若見到「hello」,不妨考慮根據情境轉換問候方式,應該都比直譯「你好」自然得多。

除了問候語,在不同情境或語調下,「hello」又可以表達其他意思。打電話時說「Hello?」是中文裡的「喂?」;去到某個看似無人的地方問「Hello?」,則在探問「有人嗎?」又例如談話到一半,以「hello」攫取對方注意力,意思是「喂,你有在聽嗎?」當配合上「黑人問號」表情,「hello」還可以表達不認同,或諷刺對方搞不清狀況,相當於「Excuse me?」、「Are you kidding me?」有趣的是,台灣興起的網絡用語「是在哈囉」正正就是這種用法的「台灣在地化」,「hello」結合台灣獨有的語法結構「是在⋯⋯」,說來搞怪卻又完美演繹到諷刺的意味。如果要用廣東話翻譯,意思大概是「搞乜鬼?」「你搞笑?」(細細聲講,即係「jm9」。)

雖然從小就記住「hello」等於「你好」,但原來世界上許多語言都跟中文一樣,原本是沒有「你好」這個概念的。法文「Bonjour」雖譯作「你好」,但其實「bon」和「jour」分別是「美好」和「一天」的意思,祝願對方度過愉快美好的一天,相比起「hello」似乎更貼近「good day」的意思。義大利文「pronto」、西班牙文「halo」、瑞典語「hej」用於打招呼,也只是輕輕一句「嘿」的意思。因此,並非每種語言都有對應「你好」的翻譯。

2017年,台灣教育部推行新住民母語課程,由台灣老師編寫越南語、印尼語和泰語的語言教材,再由母語老師負責翻譯,要求翻譯要「每個中文字對應到母語的話」。這個作法引起一些反對聲音,參與翻譯項目的越南籍台大研究生指出印尼語中「沒有確切的『你好』這個詞」,人與人見面一般說「嘿」,稍微禮貌則說「Apa Kabar」(有什麼新鮮事嗎?),正式的宗教場合則用阿拉伯語說「Assalamualaikum」(祝你平安)。硬要譯作對應「你好」的印尼語雖然可以,但印尼人不會這樣說話。由此可見,簡單一句「你好」要譯得貼切,還需考慮語境和譯入語的文化習俗、語用習慣。

說到底,「hello」等於「你好」這個千篇一律的答案,不過是Google Translate的結果,實際應用時要找到最貼合原文語境的譯法,其實一點也不簡單。很多時候,望落越是簡單的字詞,越會令譯者糾結不已,也更需要細心衡量。


【傳送門】 💬

《見面語轉變和中國社會變遷》,肖亞麗(2005)

2020年3月11日,換日線 《你今天「是在哈囉」了嗎?》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3082

2017年1月17日,遠見華人《「你好嗎?」其實很有事⋯⋯》

https://gvlf.gvm.com.tw/article/58109

2017年1月9日,獨立評論《【投書】這是什麼神邏輯?誰有資格編教育部新住民母語教材》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5216


==========

人二譯社|InBetween Translators’ Collaborative 🏠👯‍♀️

Translation | Transcription|Proofreading|Reviewing | Copyediting|Copywriting | Typesetting

.

Enquiries ✉️: inbetween.trans@gmail.com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inbetween.trans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