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絮
杯絮

人生必然是風雨飄搖 只是我被怎麼搖跟你怎麼去搖 基本上完全兩回事

婚姻什麼的,重要嗎

「兩個人結婚不僅僅是因為相愛,還有法律所給夫妻的保障。」

上面這句話完全就是屁話。

剛剛吃飯的時候在想,到底要怎樣破解別人問起:「你為什麼不結婚?」的苦笑跟尷尬。

「不會孤單嗎?」「你不是很喜歡小孩,自己生阿」「這樣你老了之後怎麼辦?」

雖然說,回答一句「要你管」,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不過我還是想對這件事情,多討論一下。

首先,我就不想結,因為有些人適合婚姻,有些人不適合。我就不適合。

第二,結不結婚跟孤不孤單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即使結婚也很孤單的人大有人在,沒結婚也自得其樂的人現在也越來越多。

第三,我的人生不需要透由婚姻獲取另一部分所謂的「保障」。老人家說的結婚可以有法律保護,單純只是因為自己發生什麼事的時候,有另外一個傢伙必須被牽連進來。但這個人存在與否,實質上並不影響我個人受到的法律保護。

先就第一點來講,很顯然,一定有人非常需要陪伴,也想要生兒育女。但是不是也有一些人,不打算生,或是不打算與他人依偎餘生?但我自己知道,陪伴他人一生對我來說太過拘束,別人這樣跟我相處也不會快樂,那又何必浪費無緣的人寶貴的生命呢?

當然有些部分是家庭上的經驗使然,之後有想法再補。

再來就是婚姻與孤獨的相關性。首先孤獨感並不是有人陪就沒有。很多情人夫妻在相處時,小到意見不合。大倒作息轉換(比如工作影響互動,或者妻子懷孕的的過渡期),都會有顯著的孤獨感,若長時間沒改善更可能轉變驗嚴重的憂鬱。這些東西,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反而是最顯著的。

這件事情的本質上來說,與其說在意是否孤獨,不如反過來,討論個人是否知曉自我舒適的範圍到哪裡。如果說自己對空間的重視程度,大過身邊有個伴侶,那當然保持獨立就很自在。但如果時時刻刻都需要有人跟自己討論事情,提供意見,也願意照顧人,那自然會順著命的指引結伴同行。

而也有些人,很清楚知道比起婚姻,自己更適合在不同的友誼間尋找滿足自我的方法,這種對距離的掌握,我認為比起有沒有一個明確的感情狀態來說,更具意義。

相反地,如果沒有理解自己適合哪種程度的相處,那在感情的過程中,甚至是婚姻裡,都可能因為不夠清楚自己的內在需求而造成彼此困擾。

講完自我覺察的部份,再來講講婚姻與法律。我姑跟我說,結婚是兩家子的事,有結婚才能夠給人保障。但我就問,結婚的保障到底保障到誰?

大家最常說的就是,生小孩法律可以讓小孩有父母,出意外會有人幫忙照顧,也不會孤苦無依,然後有人可以幫忙簽字,什麼之類的。但問題是,婚姻的前提是兩人互相在乎,然後才進入婚姻,可是現在這個時代,婚姻裡的問題,比婚姻外更複雜,而且婚姻內的問題,法律是不見得站在你那邊的。

我們都知道,很多結婚之後發生的事,法律一點都不公平,因為上述的保障,是以夫妻倆人為群體,在群體之外的事情,可以連動處理,妻幫夫、夫幫妻。但在群體之內的問題,動到法律就是刀刀見血,而且夫妻這個群體內的問題,比外界的問題多出兩百倍。舉凡沒小孩的話,離婚要討論債權物權,有小孩要考慮監護權贍養費,教育的經費,分居後的居住問題,種種困境,甚至是邁入中年以後的情感生變,家庭關係疏離,這些都是法律保障不到,甚至是幫你把化膿的地方切開的那把刀,讓東西都噴好炸滿,灑落在陽光之下。

結婚究竟圖個什麼?對當事人來說必然是值得祝福的喜事。但對於沒有那麼想結婚,覺得時候未到,或是不認為結婚可以過的比較好的人,真心麻煩老人們不要再把單身 / 已婚二元論的那些框架套到別人身上,也不要再以為單身就很可憐。

台灣已經可以接受同性結婚的,那是不是也可以接受,異性其實也不一定要結婚呢?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我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然後好好的選擇。

(不過我想這也是很看造化,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一些關卡要克服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