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意义
追寻意义

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摄影师,一个现代化起源研究者。关注政治学,政治哲学,历史学,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经济学。

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完全错了么?

原文写于2013年,针对腾讯评论的一篇文章而写。

  2013年10月13日腾讯的《今日话题》栏目发表了评论文《“可怕”的应试教育:中国想改,美国要学》,一改以前媒体对应试教育的批评,举例美国也在学习应试教育来说明中国应试教育没有错,还有大功。好像我国这么多年来批评应试教育,呼吁素质教育完全搞错方向了!

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

 这篇文章在举“衡水中学”的例子后,就列举美国的“特许学校”的例子来说明美国也在兴起应试教育。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新闻,在80年代初中美刚刚接触的年代,美国人就发现中国基础教育的强大并立志学习。此后类似的新闻不断出现,“狼来了”喊了多年也未见美国基础教育有大的改观。这是为什么?

 美国的教育存在问题,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自杜威强调自由教育以来,美国基础教育深受其影响(参见《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一文),此后美国教育学界和教育界一直追求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美国理科基础教育的要求一再降低(网上流传许多英美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弱的例子),随着代际传承导致那些从事数理科学基础教育的教师们素质也不够。当然这只是一方面。这种放羊式的基础教育对大部分学生(既包括那差生,也包括那些次优的学生)的数理学习非常不利,但是并不影响那些少数最顶尖的学生的学习,相反还有利于他们快速跳级学习。原因在于一个普通存在的现象,那就是那些成绩顶尖的学生之所以如此优秀并不仅仅在于他们的天赋,还在于他们的自我控制与努力程度。事实上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他们通常对学习有着自己的兴趣,同时他们的自控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也远超普通学生,因此在宽松的环境下并不影响他们的学习反而有利于其兴趣的成长。美国的中学在教学机制和教育资源上都给这些优秀学生提供支持。但是这样的宽松环境对于普通学生就相当于放羊,学校要求低他们就没有动力去学习,何况他们本来也没有很强的学习兴趣,成绩差往往还会导致他们的厌学情绪。正如网上流传的一段话所说的那样,“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聪明,而是那聪明的人比你还要更努力的学习奋斗”。现实就是如此残酷,那些条件好、天赋高的学生自我控制与努力程度也往往远超一般学生。这也是社会阶层流动固化的原因之一。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其学习条件好,天赋也不差,更重要的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些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强、注意力集中。

 美国作为一个人种混杂的移民国家,优秀生与普通生之间的这种差距还被其宽松自由的理科基础教育放大了。黑人与拉美裔学生由于历史原因,其天赋比白人和亚裔要差一大截,他们家庭的教育环境也要差很多,唯一能够拉平差距的公立基础教育却还放大了这方面的差距。由此导致各族裔间在教育上的差距被拉大。

 这些问题美国人很早就发现并要求改革,但是由于教育理论界对自由宽松教育的支持,尤其是教师工会的阻扰,在现行教育体制内改革极难。这正是“特许学校”出现的原因。

 注意,这里美国教育的问题主要在数理方面。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美国基础教育并不存在大的问题。相反,相对中国的应试教育还存在巨大的优势。中国基础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基本上属于背诵教条,而美国基础教育在人文社科方面做的都是研究性的学习,学生需要阅读一大堆的参考书目并写作读书报告课堂上讨论,还需要自己搜集资料写作论文,其要求无疑要高于中国。这方面,中国的应试教育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而数理科学方面,中国学生的基础虽然要好于美国,但在少数顶尖学生的培养上由于不够灵活自由,因而比不过美国。可见,美国自由宽松的公立教育体系没有腾讯编辑想的那么不堪。

 此外,这篇专题文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还有些强词夺理、不合逻辑的地方。比如,“根据其2010年的调查结果,首次参加评估的上海15岁在校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部三项评价中,全部排在首位。这一评估结果不仅让欧美多家媒体惊呼“意外”,并开始追踪分析上海及亚洲教育的成功经验。”,作者想以此说明欧美教育界被震惊而幡然醒悟。但是这样一个欧美教育界几十年前就知道的事情,还有什么好惊呼的。作者说“真正出色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业并不轻松,而高等教育阶段更是十分辛苦”,这并不能证明应试教育的正确性。前面已经提到,“真正出色的学生”是自我驱动型的,并不需要外界的高压。

 此文后面举的例证更是离谱——“要成为某方面真正的专家需要大约一万小时的学习和实践”、“大多数创新巨匠学习和工作都极其努力,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努力收获成功”。第一条,要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当然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实践,但这和应试教育有什么关系?父母和老师强迫你学习一万个小时和你自己有兴趣的去学习一万个小时效果能一样吗?如果能一样,那岂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了。第二条,巨匠当然是“工作都极其努力”、“循序渐进”的,最优秀的人往往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但这又和应试教育有什么关系?

 还有,作者将美国“特许学校”当成应试教育,认为因为全球化的竞争,发达国家地区都就加强了“应试教育”。那我要问,究竟什么是“应试教育”?仅仅学习强度大,学校管束严格就是“应试教育”?我国从政府到民间对应试教育一致的批评难道是在批评学习强度大、学校管束严格?最后,我要问一下,作者是否认为民国时期的教育是应试教育?作者是否认为日韩、港台地区的教育是应试教育?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