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颜
解颜

教育,心理,历史

甘地思想和生平简介(1)少年时代

甘地不是无视现实的偏执宗教狂,而是跟大家一样在平地上行走的普通人。或许可以说甘地是个自学成才的科学家,靠着勤奋、执着和对生活的热情发现了一些真理,将他引向世人看到的成功。他做的事是普通人也能做的事。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求真理和求仁都是经常在普通人的意愿之外、但也在他们的能力之内的事。

中国人虽然对圣雄甘地的名字并不陌生,但了解多半只是停留在符号的层面。多数中国人对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以及他做这些事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并不了解,或者有误解,而不了解或误解的原因可能是甘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与中国的典型政治人物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差别很大。读过其自传《 我的真理实验》(下称《实验》)之后,我感到甘地的事迹和思想对中国那些有志于与强权抗争、希望给自己和他人争得自由的人们可能会有所借鉴,所以在这里将我理解的甘地的简要生平和主要思想写下来。

1869年10月2日,甘地出生在印度西海岸的古吉拉特邦。当时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十八岁时,甘地远赴伦敦学习法律,三年后回到印度开业。因事业不顺,转赴南非谋生,在那里开始领导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1915年,甘地返回印度,从事底层大众的维权、教育、经济自立等工作,其中最为世人所知的是他发起的不合作运动。1948年1月30日,印度正式独立不久,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枪杀,终年78岁。

《实验》的主要部分写于他在英国殖民政府的监狱中服刑的1924 - 1925年,那时他领导的不合作运动刚刚兴起,并遇到挫折,而印度正式独立还在二十多年之后。书的内容最初在他主编的古吉拉特语刊物Navajivan 上连载。长期跟随他的秘书Mahadev Desai 将其翻译为英文,刊登在甘地主编的英文刊物Young India 上。后来出单行本时,译本又由一位要求不署名的英文学者润色。

甘地把书取名为《我的真理实验》与他的信仰有关:他认定的神就是真理,他的所有生活就是一系列探索真理的实验,如实验室中的科学家那样。这本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甘地不是无视现实的偏执宗教狂,而是跟大家一样在平地上行走的普通人。或许可以说甘地是个自学成才的科学家,靠着勤奋、执着和对生活的热情发现了一些真理,将他引向世人看到的成功。他做的事是普通人也能做的事。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求真理和求仁都是经常在普通人的意愿之外、但也在他们的能力之内的事。

甘地心目中的真理的具体含义在后文“甘地的宗教观”一节中有更多的分析。

除了记录他的各种真理实验,甘地在书中也温情脉脉地回忆了许多各具优秀品格的人物,其中有影响了他的思想的长辈,也有许多同辈的朋友和晚辈的志同道合者。从甘地对这些人的描述一方面可以看出甘地的思想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他看重的是什么样的个人品质。

甘地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对抗争运动参加者的启蒙教育:“我一直努力在做的一件事是把我看到的真理以及我得到它们的过程记录下来。这些写作给了我无与伦比的平安,因为我希望把对真理和不伤害原则的信心传给那些动摇者。”【1】

他在这里提到的“不伤害原则”(ahimsa) 源自印度教的悲悯众生的教义。佛教中的“不杀生”教义也源于此。这个教义在狭义上只是指身体的侵害,如杀生。甘地将此扩展为不起恶意、不加恶语、不作恶行三个阶段。对他人不作恶行实践起来较容易,不加恶语就难一些,不起恶意最难。不伤害原则是他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的主要思想根基。

本文主要以甘地政治生涯早年的事迹来介绍他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内容来自《实验》(英文版)和甘地的其它一些著作及几本英文传记。在文后的参考文献中,有章节序列号的文献都注明了引文出处的章节,没有章节序列号的文献注明了页码。

本文不试图对甘地的生平做一个完整的概述,或论证甘地在历史上的地位,而只是选择叙述一些我感觉对当代人的思和行或许有所助益的内容。文章的前半部分是甘地的生平简介,后半部分是甘地思想的简单小结及其对当代抗争者的可能的启示。文中引用的文字是我从英文版翻译而来。对于读过这个简介之后还有更多兴趣的读者,《实验》是了解甘地的思想和实践的最好的读物。


1. 少年时代

甘地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父亲的教育程度不高,但善于管理团队和实际事务。母亲是极为虔诚的印度教徒。据甘地回忆,其母在宗教纪念日期间欢欢喜喜地每天只食一餐或全天禁食是常有的事。从甘地的生平来看,父母双方的这些性格和特长对他都有很大的影响。

甘地少时的学业并不出众,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华,但可以说是顺从父母的好孩子、听老师话的好学生。直到上了高中,“每次得到奖状或奖学金都让我惊讶。但我特别在乎自己的名节。犯一点错就会哭。每次被老师批评都无法承受。记得有一次被体罚。我不是在乎那个惩罚本身,但在乎那是因为我犯了错。我哭得好伤心。”【2】

甘地十三岁时在父母的安排之下结婚。这么早就被安排结婚的主要理由只是当地传统的婚礼耗资不菲,所以让甘地跟两个哥哥同时结婚就可以用一笔钱办了三件事。甘地在看到家人紧张忙碌的准备时才得知自己要结婚的消息。由这样的安排可以看到甘地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强势和对孩子的意愿的完全忽视。这可能是造成年轻时的甘地羞怯、自卑的原因。

甘地在《实验》中特别记录了他在高中时交友不慎的故事。甘地的母亲、大哥和妻子都讨厌甘地的这位朋友,但甘地听不进去。

甘地家乡的主流印度教派严格素食,这位朋友却鼓动甘地瞒着父母吃肉。而甘地也觉得这主意很诱人:

“我问他,他的解释是:‘我们印度人弱小,因为我们不吃肉。英国人能统治我们,因为他们吃肉。你看我多健壮,跑得多快,因为我吃肉。’……

“我在我大哥和这位朋友旁边显得又弱又小。他们结实、强壮,又胆子大。这位朋友的能力好像是给我施了魔法:他可以跑很久、跑很快;跳高和跳远都很棒;无论多少体罚他都能承受。他经常给我表演他的各种绝活。每个人见到别人有自己不具备的能力时都羡慕不已,这位朋友的能力也让我羡慕不已。我好想也像他一样。我不能跳,也不能跑。为什么我不能也像他一样强壮?”【3】

从这段回忆来看,吸引年轻甘地食肉的不是肉味,而是他的自卑感。而这位老到的朋友也牢牢抓住了甘地这个“七寸”,轻轻松松把他收编为忠实的追随者。

甘地编织了理论来给自己打气:“我希望我变得强壮、有胆量,我也希望印度人都如此,这样我们就可以打败英国人,让印度自由。”【4】“变得强壮、有胆量”应该是他的主要动机,而“打败英国人,让印度自由”则是在给自己找安慰了。

甘地跟着朋友一起吃了几次肉,每次出去都得向父母撒谎,这带来的负罪感后来终于让甘地无法承受。他停止了秘密吃肉的行动。

这位朋友还把那时已经是有妇之夫的甘地拉进了妓院。“他把我送进去,告诉我该做什么。他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也把钱付了。我进了那罪孽的血盆大口,但无比慈悲的神把我从我自己的手中救了下来。我好像是挨了重击,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我坐在那个女人的床边,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不耐烦了,恶骂、侮辱着我,把我赶了出去。我感到我的男子汉形象受了损害,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后来我不住地感谢神救了我。”【5】

甘地在成了印度的道德偶像之后不避讳写下发生在四十多年前的这些事,说明这段经历对他的严重困扰,也可见其苛刻自省的习惯。他这些小小的道德历险一方面固然是有朋友的诱惑,但根本的原因还是不理解父母和社会文化强加给他的那些戒律,心中有抗拒的冲动。

甘地没有写这位朋友为什么要拿出不小的开销来拉自己下水。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位朋友被甘地的母亲、大哥和妻子讨厌,所以他只有把甘地彻底拉下水才能让甘地被家人疏远、完全投靠自己。他也的确成功地挑起了甘地对妻子的疑心;这是甘地后来懊悔不已的事。另外,作恶者需要有人结伴、追随、仰慕。一个人作恶会感到孤单、恐惧,而率领着追随者一起作恶就刺激、过瘾。


参考文献

【1】                   Gandhi, M. K., The Story of My Experiment with Truth (《我的真理实验》;下称“实”). Navajivan Publishing House. 5.44

【2】                   实 1.5

【3】                   实 1.6

【4】                   同上

【5】                   实 1.7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