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AA

社會的失敗者,正向著成功進發。

懂多國語言的人很帥,也可以把妹

是日,Youtube的演算法推介了一條影片:

影片的主人叫kazuma,一個23歲的日本男生,懂得8種比較流利的語言,只懂一點點的語言十多種,他的youtube channel主要是紀錄在交友聊天平台突然用對方的母語說話,把對方嚇一跳的平台。影片中他的聊天對象大多是女性,每次他用對方的母語說話,總是把女生們心花怒放很高興,原來,懂多國語言也是可以把妹的。

因為這條影片,我搜索了一些和多國語言有關的影片,留意到網上也有一些很有名的多國語言者,統稱為polyglot,他們大多是因興趣而去學習多種語言,而有一些甚至能夠有一條影片中以不同語言去討論一些題目,可不是只懂基本溝通那麼簡單。

好奇軀使下,我也看了他們分享如何更快學會一種語言的方法,各人的方法略有不同,但總歸而言都有兩大要點,第一點是大量練習,第二點則是集中於聽和說,這和傳統亞洲的學習方式完全不同。

我們常說「讀寫聽說」,很明顯我們中文使用者把重點先放到了讀和寫,而這個學習方法很大可能就跟我們的考試制度有關。我記得我學英語的過程也是這樣的,我讀的不是國際學校,都是傳統的本地學校,小學的時候學的只有語法和閱讀理解,課堂用的是中文,沒有作文、沒有聆聽,也很少用英語說話,直到中學的時候才改成了全英語上課,有了作文、有了聆聽,但學習內容都是以語法為主,所以我的聽說並沒有十分好,現在能聽能說都只是因為學的時間長了(3歲就開始學英文),再加上大學和在社會不時要用到英文,才有了現在的水平,但也不是好。

有一位polyglot曾在Ted Talk分享說任何人都能夠在6個月學會一門外語到日常溝通的程度,他提及到學外語應該像學母語一樣,我們小時候怎樣說母語?大量的記憶練習,我們怎樣學會什麼是「媽媽」?就是因為有一個女人每天都不停指著自己跟你說「媽媽」,久而久知你就知道了這個女人就是「媽媽」,這是一種植入意識的記憶,再例如「吃」、「跑」等等,其實我們都不太能用文字去解釋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但我們腦海都下意識浮現一堆動作、一堆場景畫面,可能是拿著筷子把飯送進口裡,也可能是把一塊麵包送到口裡,我們就是知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但我們傳統的學外語方式就不是這樣,我們總是先學語法,還要先把句子轉化成母語,學生字也是這樣,我們學「Eat」,想到的是「吃」,而不是那些把食物送到口裡的畫面,這中間就多了一個轉化的過程,當我們聽到別人長篇大論的說幾分鐘外語時,我們還能夠那麼快速的把他說的轉化成母語嗎?很可能在中途就掉鏈了。

所以多位Polyglot都強調了「聽說」和大量練習的重要性,例如「I am happy」,當不停的聽,慢慢當我們再聽到I am happy後,就不會想到我很開心,而是想到一大堆我很開心的畫面,這就是所謂的用同一種語言去思考,而我們傳統在學校的學習外語方法,就強化了我們把外語先翻成母語的概念,所以我一直到十多二十歲,才開始做到用英語思考英語的概念。

本來我也在學日語,不過由於休閒心態,加上也是傳統的先學語法記生字的模式,我也是沒什麼進步,現在我也決定要改變一下學習方式,將重點放到了聽的部份,一開始是很痛苦的,聽不懂,就算我先看了文字知道是說什麼,到聽的時候還是聽不懂,所以我只好不停的聽多幾篇,突然間我就聽得懂這一句了,這就是大量練習,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相信,用這種方法學習外語,會更有效率。

最後,在這些polyglot的評論當中,總會看到有人說學多種語言沒有用,因為學多種語言大多只能到日常溝通的程度,那倒不如深入去學習一種語言到流利、接近母語的水平。我只能說這只是不同人有不同的出發點,有人認為學一種語言要去很深入到像母語一樣,但也有人根本不需要用那些語言去做論文、做學術研究,他們追求的是能用這種語言和當地人溝通交朋友,也有人是想用那種語言去泡妞,大家的目的不同,沒有說誰才是對的,而我還是認為,隨時轉換語言和別人說話,真的挺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