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AA

社會的失敗者,正向著成功進發。

清明時節雨紛紛,我家附近很少人


是日,清明,微雨。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過路上已看不到斷魂人,剩下的,只有遙指的杏花村,碰巧,香港著名私人屋苑杏花邨,距離我家只有30分鐘的路程。

香港有幾個大型墳場,剛好有一個就在我家所處的社區的一座山上,而我的爺爺和嬷嬷,也是埋骨於這個墳場。尤記得小時候,我家族是會組團包車去拜祭的,那時候我就很不喜歡組團拜祭,明明墳場就在我家旁邊,為何我們還要坐車去另一個地方,再跟其他親戚一同坐旅遊車拜祭,而且,肯定會塞車。拜祭完後,又要一同坐車去另一個地方,大伙兒去飲茶後,再坐車回家,這樣一天的假期就沒了大半了。

後來長大了一些,我就不跟車了,自己直接去墳場那邊等大家,拜祭後我就自己直接走回家,同時,因為清明那天實在人太多的關係,我家族也改到了清明前的那一個星期天去拜祭,避開人流。再到後來,家裡的第二代也老了,不便上山,有些更過世了,第三代們都從拜祭祖父母改為拜祭自己父母,就沒有再組團了,而我家,也沒有去拜祭了,畢竟我爺死得早,我媽都沒見過他,我爸和他感情不止是不好,更是壞,加上他們也是年紀大不便上山。而我,根本沒見過爺爺,根本就沒有感情的存在。

不過清明這一時節,仍然每年存在在我的生活中,因為每年的清明,我家附近都是人頭湧湧,道路有管制,只能說是一個不便。以前我們家有假日去飲茶的習慣,但到了清明,還有清明前的那一兩個星期天,家附近的茶樓也是人頭湧湧,滿是拜祭後的人,以前又沒有手機APP排隊,所以等位子都等到瘋了,再後來我假日通常都要去工作,總是要提早一點出門,預留被人流影響的時間。

早兩年COVID,拜祭的人少了,交通影響沒那麼大了,也讓我忘記了清明管制的這回事,直到今天,我都忘記了清明要早一點出門,更是忘記了今天是清門,一直到出門看到一些拿著鮮花的人,才想起對了,今天是清明。不過和以前比起來,今天的人完全不多,可能是幾年COVID的關係,讓很多本來有拜祭習慣的人都中斷了嗎?又或是今年的清明節和復活節相連,所以外出旅遊的人多了嗎?不得而知,只知道今天出門出得很輕鬆。

不過,近年香港的安葬風俗也大有改變了,以前是土葬已經是不可能,畢竟土地太貴,都改為了骨灰龕位,所以傳統墳場也不再加開土葬位,而改成了骨灰龕位,到了近年,公營墳場的骨灰龕位也滿了,市面也越來越多私營的骨灰龕場,當然,價錢也越來越貴,幾萬港幣是基本,我更聽說過現在骨灰龕位也是可以炒的,甚至炒到幾十萬港幣。所以,現在海葬、樹葬、花葬等也越來越流行,畢竟便宜嘛,加上現在都是以小家庭為單位,也有人索性把骨灰放在家,也不會有外人來拜祭,幹嘛要葬在外面。

所謂塵歸塵土歸土,在今天土地短缺,出生率降低,家庭單位變小的環境,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