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gyuKing阵地
HangyuKing阵地

责任在我 It’s my duty

Java“贪吃蛇和馋豆”

在经历过因为害怕而逃避所以失败的学习之后,能够鼓起勇气再来一次,无论结局如何就不重要了,它在找回一种学生曾经拥有也极为珍视的精神,无论它看起来多么强大,实则又有多么强大,勇于去撼动它才是意义,而不是胜利本身。

Hangyu King

[email protected]


TECHNOLOGY 01

1.课题内容

通过设计二维游戏,完成界面设计和必要的游戏功能。需要针对游戏类应用软件——贪食蛇的开发,使用互联网信息检索工具,查找和学习游戏类软件开发相关理论,分析和研究开放源代码;选择合适的JAVA开发工具完成软件项目的创建,代码编写,调试和测试;并选择合适的专业文档工具进行相关软件文档的撰写。

2.主要功能流程图

主要功能流程图

3.测试数据及其结果分析

(1)游戏开始界面

程序设计界面包括页面大小的设置,以及“why的贪吃蛇”名称的设置,以及“yellow”页面部门和颜色的设置,“按下‘空格键’游戏开始”的内容、字体、颜色“red”、大小的设置,以及“贪吃蛇”初始位置、大小、速度、颜色“orange”的设置,以及蚕豆的初始位置、大小、颜色“green”的设置,最后以及整个页面被设置为了白色“white”,简单且颜色突出,不容易产生色觉上的错觉,有20世纪经典游戏的风格,致敬经典。

“贪吃蛇与蚕豆”游戏开始界面

(2) 程序操作过程中

在游戏准备完全之后,按下空格键,贪吃蛇开始在框内移动,贪吃蛇每一次吃到蚕豆都会长大,当贪吃蛇碰到框壁的时候,游戏失败就会跳转到下一步,贪吃蛇可以在框内自由移动,分别是操作键盘的上下左右对应贪吃蛇的上写左右,当贪吃蛇吃到自己时也算作游戏失败,同时每一次贪吃蛇吃到蚕豆都会在上方“当前分数为:”那里加一分进行统计和计数。

游戏开始计分的界面

(3)游戏结束

当贪吃蛇咬到自己或者碰壁的时候,游戏自动结束,“yellow”框里面会显示红色“red”的黑体字“您最后的分数:(几分)”,并会在游戏的框域内显示红色“red”的“hhha, Game over” 来表达游戏结束,充分表示出善意与友好,同时简洁大方,透露出20世纪游戏简约朴素的优良制作理念,以此希望吸引玩家再来一局,而游戏再来一局的方式就是再次敲击空格键。

游戏的结束

4.调试过程中的问题

(1)问题一

22行代码到33行代码

在窗口是否可以扩展的时候,我最初选择(ture)可以,随即发现了bug,但实在技艺浅薄,难以修补,最后含泪修改为(false),不允许扩展,虽然限定了一部分功能,但是修改了错误。

(2)问题二

56行代码到75行代码

在源代码的颜色过于暗沉的情况下,学生改变了整个游戏的颜色背景基调,使其更加活泼、简明大方,富有二十世纪游戏传统的简约而优异的风格。

(3)问题三

78行代码到98行代码

在设置文字位置的时候,时长设置到可视范围之外,通过对于原理学习以及实践实验最终形成了现有的情况。

(4)问题四

175行代码到186行代码

在设置贪吃蛇和蚕豆的时候,顺序设置相反,结果蚕豆没办法正常显示,调整之后转为正常的游戏过程。

5.课程设计总结

由于联系和沟通的失误,当意识到要考核的时候,还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在询问一圈之后,惨淡地发现原来大家的工作基本上都做完了。于是这份工作成为了我一个人的战斗,我很恐慌,一是对于Java学习的,二是对于上机的。对于Java的学习是初入学校时的焦虑以及对于新事物的恐慌,这门课随着“恶魔小子”老师的不厌其烦地教导,虽然最终以90分结束而结束,而这门课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阴影,是一种文科生对于陌生的工科工具的恐惧,其实也是就对于未知的恐惧;而上机的恐惧来自于第一次上机学习团队合作的失败,事实证明,小组合作有的时候效率非凡,而有的时候不是。

这一次,当我得知我得一个人去做这份工作时,我的确打了退堂鼓,并试图逃避,想明年再次重修。幸好有“恶魔小子”老师的鼓励,让我安心,就如同给学生第一次上Java课那样,给予了学生以兄长般的安慰和鼓励;还有棠姐,她给予了我学习的方向和方法让我前进,在眼一抹黑的我面前点燃了火炬,细心地告诉我如何摸索,虽然从始至终棠姐没有给过我答案,只是指明方向,那种温柔和耐心就如同她做过的出彩的工作一样,给予过我无数次的帮助和感动;最后就是我的怨种朋友们,范姐、毛毛、罗狗、日天,嗯~他们对我帮助很大,让我知道了什么样的道路不通。最后学生用一天的时间,在大家的帮助下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

上机课似乎都安排在期末,那种扑面而来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但最窒息的是文科生对计算机语言的恐惧。依学生的偏见,日后用Java编程的机会屈指可数,但这门课对学生的意义就在于,在经历过因为害怕而逃避所以失败的学习之后,能够鼓起勇气再来一次,无论结局如何就不重要了,它在找回一种学生曾经拥有也极为珍视的精神,无论它看起来多么强大,实则又有多么强大,勇于去撼动它才是意义,而不是胜利本身。

曾为玉垒气,化作江宁风


参考文献:

源代码参考学习于:https://blog.csdn.net/NuclearDalance/article/details/116146124?ops_request_misc=%7B%22request%5Fid%22%3A%22167159941316800180642425%22%2C%22scm%22%3A%2220140713.130102334..%22%7D&request_id=167159941316800180642425&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all~top_positive~default-1-116146124-null-null.142^v68^control,201^v4^add_ask,213^v2^t3_control2&utm_term=贪吃蛇java&spm=1018.2226.3001.4187


CC BY-NC-ND 2.0

撼动的行为比结果的胜利更重要

Load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