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崑.Paulos
李建崑.Paulos

原籍台灣新北市,曾任大學教師。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熱情,甚願與時俱進、謙卑領受。唐代文學曾是個人教研專業,目前仍以閱讀、寫作為生活重心。曠觀寰宇、體驗生命、反思世道、散發正能量,將所思所感、發而為文,是最大的喜悦。拙作有幸得到文友青睞,感到榮幸!敬請多加瀏覽、批評、贊助、指教。

浮生漫錄|電影中的救贖與抗議

   多年前曾經在一個學術研討會的場合聆聽台大外文系比較文學研究所李達三教授(Professor John J.Deeney)的演講,內容大概忘得差不多。但一直還記得他提到的三個術語:"Bible in literature ,Bible on literature, Bible as literature,因為這三個術語涉及聖經與文學的互涉關係,令人印象特別深刻。 

   所謂"Bible in literature"指的是聖經在文學作品中被提及、引用、影響等方面的存在;"Bible on literature"則是指聖經對文學作品的詮釋、解讀、影響等方面的作用;而"Bible as literature"則是指聖經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地位和價值。這三個術語也正是切入聖經與文學議題的最佳路徑。 

   眾所周知,聖經在西洋文學史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自中世紀開始,聖經就被視為權威性的文本,成為西方文化的核心。許多文學作品都對聖經進行詮釋、借鑒、甚至是批評,例如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劇作、米爾頓的《失樂園》等。聖經的文學價值不僅體現在其作為文本的語言、風格、形式等方面,更體現在其對人類生命、道德、信仰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啟發。 

   例如「救贖」,便是我個人比較關注的主題。救贖在西洋文學史上被廣泛援用,主要涉及人類的罪惡、苦難、拯救和得救等主題。救贖觀念常常被西方作家用來探討人類存在的意義以及面對生命困境的反應。過去看過的西洋文學作品中,例如《巴黎聖母院》(Victor Hugo)、《失樂園》(John Milton)、《基督山伯爵》(Alexandre Dumas),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都通過面對罪惡和苦難,不斷反省和成長,最終通過愛和犧牲獲得救贖。這些作品在西方文學領域都具有重大的文學價值。 

   至於電影方面,我也喜歡看以救贖為主題的電影。例如《鋼琴師》(The Piano),電影描述一位女子在殖民地紐西蘭的困境中,透過音樂和愛的力量,尋找到心靈的救贖。《贖罪》(Atonement)描述一位女孩在二戰期間犯下的錯誤和對此的悔悟,並尋求救贖的故事。通過她的行動和犧牲,她希望得到救贖和寬恕。 

   不過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多年前看過的《蕭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這部逃獄情節的電影,其主題則是關於希望、自由、友誼和悔改。主角安迪·杜佛蘭(Andy Dufresne)被錯誤指控謀殺妻子和她的情夫而入獄,他在獄中通過幫助他人和發揮自己的才能,逐漸贏得難友的尊重和友誼。同時,他也一直努力維護自己的清白,最終他找到了可以證明自己無罪的證據之後成功越獄,在墨西哥展開新生活。 

   這部電影對人性最深的信仰表達敬意,對抗拒不義的人性力量,表達肯定。在極端的困境中,人們仍可以渴望爭取自由,他通過友誼和悔改實現自己的救贖。同時這部電影也探討監獄社會中存在的不公義和偏見,以及主人公如何克服這些困難。 

   至於《小丑》(Joker)(2019),這一部電影就更令人震撼。這部影片描述一個長期被忽略和不公平對待的男人亞瑟·弗雷(Arthur Fleck),在經歷種種打擊、磨難和挫折之後成為小丑。隨著劇情的發展,亞瑟逐漸發現他自己是被整個社會和體制背棄的受害者,他的存在對社會毫無意義。最終他走上暴力,以最激烈的方式表達抗議。即使這種救贖方式可能導致破壞。然而,這部電影同時也深刻反映精神病和社會保障等問題,成為更加複雜的救贖電影。 

   其實「救贖」與「抗議」主題在內容和表達還是有明顯區別。救贖主題強調尋求內心的拯救和改變,通過內心的轉化和救贖來獲得解脫。相反的,抗議主題強調對不公正、或者不合理的事物提出強烈不滿和激進的抗拒,透過反對和改變來實現社會正義和爭取個人平等。 

   當然,救贖主題和抗議主題並非全然互相排斥,有時它們甚至可以交織在一起。好比在前述的電影《蕭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中,Andy Dufresne 便是通過自己的信念和毅力實現救贖,同時也揭示囚犯遭受的不公和虐待,這部電影既包含救贖主題,也涵蓋抗議主題。

殘缺與愛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