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廷閱讀
謙廷閱讀

先從一個月兩篇為目標,閱讀、內化、分享。

What life could meat to you-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

(编辑过)
我們如何生活,即是如何構築生命的意義

作者: 阿德勒 (Alfred Adler)
譯者: 盧娜
出版社:人本自然
出版日期:2014/06/01

生命的意義

  開篇的第一章,就是在敘述阿德勒所定義的生命意義為何。阿德勒點出人們只有在為某些挫折所苦的時候,才會思考生命的意義,按照一般的認知,人究其一生都在探詢著生命的意義,但阿德勒卻從反向切入,強調個體並非主動探討生命的意義,而是每個人的意見、態度、格調、習慣、個性特色,都是根據其自身已架構的「生命意義」所呈現。如果觀察個體的行為本身,就會發現其實每個人都已架構出他個人的「生命意義」。一個人所有的行為,都隱含著他對世界和他個人的結論。這也呼應了這本書的書名"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要探討生命意義的架構是如何形成,可以從三個大方向開始探討:

1. 自卑感與優越感

2. 早期記憶對人格發展的影響

3. 三大生命課題:職業性、社會性、兩性關係


自卑感與優越感

「所有的人都有自卑感,因為每個人都有希望自己能改善的狀況」

  「當個體無法妥善適應或面對一個問題,並且全心全意地相信自己無法將它解決時, 就會產生自卑情結。」 ,但自卑感並非不正常,相反的,自卑感反而是人類所有狀況改善的原因,自卑感源自於個體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和缺陷,而只有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時,才會思考著如何進步。
  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長期的忍受自卑感,於是就會發展成兩種方向,一是保持勇氣,以實際的行動改變現狀,這是屬於正向的發展。另一個相對的負向發展,就是個體為了「凌駕困難」,讓自卑感的壓力轉變成優越感,但因問題根源未解,自卑感和扭曲的優越感會更加強烈,造成惡性循環。

  說到這邊,想必有些人會和我一樣對這句話感到困惑,因為普遍對於對於優越感的認知是一個人因為擁有某些優於他人的特質,進而將其當作自己比他人優越和高人一等的依據。但阿德勒更溯及源頭,認為自卑感與優越感是一體兩面,優越感是自卑感的延伸,也是因自卑感而產生。之所以會有優越感,是因為當一個人因自卑而感到脆弱時,便會創造"能感覺堅強"的狀況。這不是在訓練自己變得堅強,反而是在「訓練自己在自我心目中看起來更堅強」

  舉例而言,認為錢能解決一切問題並蔑視貧苦的人通常也曾飽受貧窮所苦。說話時喜歡用誇大動作或加大音量的人通常是自認自己說話的內容沒有份量,必須借助誇大的肢體語言才能引起他人注意。身高較矮的人總是想盡辦法讓自己看起來再高一些,才不會被別人瞧不起,甚至還會因此自認優越於看起來比自己矮的人,但其實只是自卑感作祟。

  以上的例子,並不代表優越感都是負面的,優越感是好是壞還需視其優越目標而定,前面提到曾經受貧窮所苦的人,若他的優越目標是脫離貧窮並把金錢當作把他人踩在腳底下的工具,那就是錯誤的優越感。相反的,若他的優越目標是要成為有錢人,並以此幫助更多貧窮的人脫離困苦生活,那就是正向的優越感。「當個體為完成優越狀況所做的努力,將會是整體人格形成的關鍵」


早期記憶對人格發展的影響

記憶,最能洩漏精神表徵的秘密。沒有「隨機記憶」的存在,有些記憶看似無關緊要,但記憶就如同隨身備忘錄,其留存必然有其意義。

  阿德勒強調早期記憶對人格發展有著關鍵的影響,尤其在成長過程中,家庭、學校、以及青少年在青春期的經歷對人格發展至關重要。但對於早期記憶,每個人記得的記憶片段也許並不完全正確,但正確與否並不重要,它最重要的價值是代表個體對自我和世界的判斷,即使當時對該事件的認知有誤,依然會成為整體人格的形成關鍵。
  舉例而言,悲觀憂鬱的人在遭遇挫折失敗時,會回想過去所發生過的失敗與不幸,並下結論認為自己擁有不幸的人生;樂觀的人則會回想過去的成功和快樂並讓自己維持樂觀。又或者,悲觀的人在成長過程中,接受到的是對於失敗挫折抱持錯誤的認知(未理性分析失敗的原因,僅認為是自身遭遇的必然結果),而樂觀的人則反之,也就是這樣差異而發展出不同的人格。試想,小孩在成長過程中,父母處理難題時採取放棄逃避和堅持不懈的兩種態度或所說的話語,其所造就的早期記憶對小孩的人格發展就足以造成關鍵的影響。
  承上所述,家庭,尤其是父母的影響尤為重要,父母就是帶領小孩如何認知這個世界的第一道大門,父母如何認知這個世界,小孩就會學習以同樣的方式認知這個世界。所以父母不僅要帶領正確的認知方式,更要幫助擴展小孩的興趣範圍,直到他們對別人也感到興趣,因為社會關心和社會互動是發展健全人格的關鍵要素之一。(阿德勒特別強調社會關心的重要性,甚至認為是預防和消弭犯罪的最佳解,後面會再詳述。),父母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是知識和觀念的教導,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也決定了孩子長大後如何看待兩性和婚姻關係。不幸福婚姻家庭的小孩通常在兩性相處、合作關係的表現較差,因為家庭是幼童開始探索世界時最早接觸的地方,在小孩的早期記憶中,父母若處於敵對關係或無法表現良好的合作關係,想當然爾,小孩也會以錯誤的認知方式處理兩性關係以及與他人的合作方式。譬如父母長期處於衝突狀態,最後甚至離婚,其小孩長大後將會有極大的機率不婚,因為根據他們早期記憶的經驗:婚姻代表的是敵對、衝突和不幸福。

  除了家庭以外,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學校是佔據最多時間的地方,阿德勒不建議小孩過早發展專業,而是利用某項已發展的興趣去誘激其他方面的學習興趣。再者,若學校過於強調競爭能力大於合作能力,會造成小孩只專注於保障自身利益,而非和他人合作、關心以及對群體貢獻。除了學校文化外,老師扮演的角色極其重要,只有老師能在學校扮演教導者、輔助者、觀察者。所以老師需要具備耐心、對小孩發展的興趣、並保持客觀不偏頗。但並非意味教育的責任都在老師身上,小孩有可能在學校跟家庭中有截然不同的表現,父母應該從家庭的角度配合,和老師一起找出問題和根因。

  所以,早期記憶或是對一件事的初始記憶猶如一個個體的藍圖,可以藉由和其個性上的表徵做比對,推敲人格和認知所形成的原因。


三大生命課題:職業性、社會性、兩性關係

  個體所遇到的問題通常可分成三大類:職業性、社會性、兩性關係,而這三個問題同時也是人格發展的限制,從個體在這三個方面的表現狀況可以看出他如何面對生命,以及對生命的認知為何,而一個人對於人生的煩惱和挫折大多也是源於這三個層面。

  • 職業性:我們就生活在地球上,無處可去。是人類的一份子,有責任並確保生命的延續。所以,其限制在於--如何找到一個職業,並生存下去。
  • 社會性:個體有其弱點和發展的限制,孤獨必至衰亡,所以必須建立與他人以及社會的連結,其限制在於--我們如何在芸芸眾生中找到自我定位,以及該扮演的角色,與他人互助合作並生存下去。
  • 兩性關係:生命的延續依賴的是兩性的關係,其限制就是--愛情和婚姻的難題。


總結

  阿德勒對於生命意義的定義,是跳脫哲學式的探討,以心理學的角度,用一個更踏實的方式,詮釋並強調生命的意義早就存在,人並非在探尋「生命的意義」這一龐大的概念,而是藉由反思、自我檢視,發現架構出當下自我的生命意義為何。這本書可以說是個體心理學的入門書,讓讀者對個體心理學和阿德勒的思想能有初步的認識,如果仔細推敲自我的早期記憶與經歷,也許可以慢慢“考古”出個體的生活風格與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是如何成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