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聽看看中國古代歷朝的古人,究竟是怎麼說話的吧!!
文字可以作為意識上的溝通,也可以在文章中作為藝術的點綴,而若是把格局升級至語言的話,所牽涉的層面可就更廣了,受地域方言的多樣性,時代演進的進化,也就使得語言演化出各種不同面貌了。
世界語系現況
若只以國際通用語言來做判斷的話,仍以 英語 為最大宗,而我們較為熟悉的 中文,最近幾年在國際的熱門程度也有了巨大幅度的增長,但若是以 純母語 作為比較依據的話,根據維基百科中的按人口排列的語言列表彙整資料顯示如下:
前10種語系以官話 (包括現代標準漢語) 為首,目前是全世界的語系當中使用人口佔比最多的一種(9.215億),其次分別是西班牙語(4.63億),英語(3.67億),印地語(3.42億),孟加拉語(2.285億),葡萄牙語(2.279億),俄語(1.536億),日語(1.262億),粵語(8450萬)及第十名的馬拉地語(8310萬)
有句話說:「中文博大精深。」,我想不管是在文字上的形式通用,轉換成口說的語言同樣是非常適用的,就連台灣土地面積不大的地域來說都可以有多種語言(漢語,閩南語,客家語及多種原住民語系等)同存於此了,更別說擁有廣闊面積的中國了,各個地域受到不同方言的影響,進而衍伸出許多語言的樣貌,而在某些地區的交界處,更可能會產生不同方言之間的融合,而產生當地獨有的說法也是很常有的一件事情。
之前在youtube看到某段影片,裡面直觀地呈現了中國各朝代在口語的樣貌及差異性,講實話,在看過這影片之前,我壓根沒想過這個問題,看完這個影片之後覺得相當有趣,也覺得這世界真的挺神奇的,隨著時光推移,這個世界並非完全待在原地不動的。
先行附上影片:
觀看此影片過後,覺得跟以往看中國古裝劇的聲音比起來也差太多了吧,一個整個翻轉了中文在我心中的印象耶(大笑) 。
影片內容是歷史學家跟語言學家參考諸多的歷史文獻,從而編輯完成的一份珍貴資料,而且相當貼心的地方是右邊顯示口語內容的同時,左邊也會同時表現出當時國家地域涵蓋區域的分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開來觀賞一下,我個人看了是覺得挺有趣的。
但考量到我們一般人都沒有經歷過古代的時期(廢話嗎,欸🤣) 僅供參考的話我覺得當作冷知識看看還是相當不錯的,但如果你對此有所疑慮的話,我想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啦,畢竟語言的學問是真的大到我們難以想像的境界。
若是要以聽的懂與否來探討的話,我個人的觀感認為從南北朝以後的語音,包含許多朝代的語音跟我們台灣的台語都有類似的韻味耶,,我不知道其他人聽起來會不會有類似的感覺, 或許有些人覺得某些朝代聽起來還更像越南話或是廣東話一點? 不知道你們怎麼想的呢?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