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e_physio
diane_physio

物理治療師 姿勢調整 | 女性運動與健康 | 脊椎側彎矯正 會不定期發佈健康相關的文章~ 個人網站:https://dianephysio.wordpress.com/ 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diane_physio/ Medium:https://fishballcc.medium.com/

看病小學問 學會說痛

『問診』小訣竅

你是否曾經經歷過….
當你身體不舒服要看復健科或物理治療師時,千言萬語的不適感在喉嚨無法行容。後來因為講得不清不楚,只能草草結束治療,治療效果不彰。

還有一個情形,
你抱持著不舒服的身體去就診或做物理治療,醫師及物理治療師一直問你的身體狀況。你覺得很煩,不就是痛,有必要一直問嗎?

這明顯是『問診』時出了問題。

看診時有一個環節叫做問診,
醫療人員會透過患者所描述的自身狀況,進一步推敲問題及做相關檢查。如能夠更清楚表達自己身體狀況,能增加醫護找到問題的速度。

今天這篇是要來和大家談談 :
1. 如何表達自己的不適以增加看病的效率
2. 醫療人員問這些問題的意義在哪

Photo by Johny Georgiadis on Unsplash

認識自己

在能夠確切表達之前,必先了解自身狀況。以下列了幾個大方向,讓你能循序漸進的說出自身感受:

一、哪裡不舒服

說明部位,把大範圍確定。例如:左手臂、右腳踝、右上背,左手拇指等。
此外,也可以講得更詳細。
例如:左手臂靠近手肘附近、右腳踝靠近腳後跟處、右上背膏肓處、等等。

二、什麼感覺

雖然『個人感受』是非常主觀的,但是這些資訊是有利醫師、治療師找尋問題時的根據。

卡卡的:
覺得動作時不順暢,與平常時不同。動起來比較吃力。
如:蹲下時膝蓋卡卡的、脖子往右轉卡卡的。

痛痛的:
痛感有分為鈍痛或瘀青痛(比較大範圍的痛)、脹痛(有脈搏感)、刺痛(很尖銳的感覺)。若能夠分辨是最好的,因為不同痛感代表不同的問題。

可以明確指出一個範圍或是一個單點痛處。
若是不明確的,很深層的感覺,也可以特別提出。

痠痠的:
痠與痛不太一樣,痛感是像受傷的發炎痛;痠感比較像是運動過度的痠痛感,或是按摩到一個痠點的感受。同樣地,你可以明確指出一個範圍或是一個單點痛處。

麻麻、刺刺的:
麻刺感常伴隨著神經或血管不通順的問題。一般來說會是個大範圍。可以指出麻刺感的位置。

緊緊的:
緊繃感有時候會與痛感混淆,也可能同時存在。
緊繃常隨著動作而產生變化。如:舉手時肩膀緊繃,但放下來沒感覺。

脹脹的:
漲感時常伴隨著神經的問題或是急性的紅腫熱痛。
明確的指出來可以幫助醫師或治療師的判斷。

其他
症狀百百種,如果有以上沒提起的,也可以多跟你的醫師、治療師談談。

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三、什麼事情/時間點 讓不適感增加、減少

了解以上的不適的部位以及症狀後,接下來就要觀察自身症狀的『變化』。
有些症狀會隨著動作改變,有時會隨著一天的時間減輕或變嚴重。
有幾個大方向是你可以觀察的:

時間點:
不同時間點的症狀變化。例如:一大早、剛睡醒、接近傍晚時等等。

不同動作:
做不同事情時的症狀改變。
例如:長期用電腦時頸部不適增加、不適感發生在行走時、彎腰時背部痛感明顯提升等。

不同事件:
身體承受壓力時或心理上有巨變時也會引發疼痛。
例如:熬夜趕工時、照顧小孩時、失眠時等等。

四、症狀的持續時間

時間也是個值得參考的資訊,症狀拖得越久越不容易好,處理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整體開始不適的時間:
從一開始發現症狀到就醫的那一刻的總時間。可能是幾天、幾個月、幾年都有。

症狀一直持續著,但偶有嚴重發作的區間:
例如:肩頸的問題可能持續好幾年,但是每一個月都會有幾天突然變嚴重。
例如:已知膝蓋持續不適一年,平常還可以忍受。但只要出遊後,都會變嚴重一兩週。

Photo by Sincerely Media on Unsplash

治療後,分辨症狀的變化

接受過幾次治療後,身體總是會有些變化。

當你回去複診時,醫療人員還是會問你差不多的問題,好讓他們判斷這樣的治療是否最適合你。除了上述的身體表徵外,建議在治療後多觀察以下的細節:

一、頻率

治療後,身體不適的頻率是否有改變。例如:痛感從一整天降為幾個小時、緊繃感從一週三次變為一次。

二、不適程度的改變

不適感的增加或降低是一個治療效果的直接依據。若有任何變化都歡迎分享。

有些醫師或治療師會要求患者『打分數』
如:痛感0–10分,你覺得這禮拜是幾分?
如:打完針後你覺得不舒服少了幾分?

有些人對於數字與症狀的連結性沒那麼靈敏,也覺得自身狀況無法用分數形容。亦有些人會覺得0–10分這問法很像在考試,在怕講錯的狀況下,容易失去問題的本意。
如果你覺得以上數字的問法無法確切形容你的狀況,

你也可以用:
有好一點、變差一些、好了幾成,剩一半的症狀、症狀範圍從多大變多大等方式形容自身變化。

三、不適閾值

不適閾值指的是身體要承受多少壓力會出現症狀。

對於敏感或較嚴重的人,不用特別做什麼就會不舒服。
例如:躺著也會痛、只是揹一個很輕的包包也會腰痠、只是洗5分鐘的碗就會頭痛等。

但對於不適閾值較高的人,身體要反覆動作或在特殊狀況才會出現症狀。
例如:跑步超過5K以上足底才會不舒服、辦公2小時以上腰才會痠、要臥推超過20公斤才會肩痛等。

這個是比較細膩的感受,若能說出不適感閾值的變化,對醫療人員有很大的幫助。
若經由治療讓不適閾值增加(意味著不會輕易感覺到不舒服),代表治療是有效果的。


以上這些是接受問診的小撇步,幫助你準確描述症狀,也幫助醫療人員快速判斷你的狀況。雖然看起來很像在聊天,但其中暗藏玄機!若能夠準確地說出自身問題,就能夠提升看診效率!

當然問診後還需要進一步檢查才能得知真實情況,
畢竟再專業的人員也沒有憑空抓藥的能力。

喜歡我的文章或覺得實用的話,歡迎幫我大力拍手及分享!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