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thedragon
feedthedragon

Nothing is so difficult as not deceiving oneself.

4只猫,2条狗,100个鸟儿

看完Being Mortal (中文译名为《最好的告别》),第一时间就给妈妈下单了一本中文版的纸质书。其实,生活中精神、智性的部分我很少跟妈妈交流,最近读了什么书是一个几乎不怎么谈起的话题,但《最好的告别》是个大大的例外。“最近看了一本书,特别好,特别感动。给你也下单了一本,你看看,看完之后咱两可以交流哈!”我对妈妈这样说道。

看(其实是听有声书)这本书的缘起是陈嘉映老师的推荐,这种从题目看来没那么严肃主题的书,有了陈老师的背书,一下就让我有了兴趣。没想到,一听就停不下,英文原版有声书一周内搞定。

从副标题“Illness,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便可窥探本书的主题 — 衰老与死亡。于我而言,这是一个似远似近的主题:30出头,20岁周期里那种20岁仿佛永远不会过完的璀璨错觉已一去不返,即使我自认为自己对“保持年轻”并无热衷,但一年又一年的怅然感还是会时不时萦绕;更重要的是,对父母衰老的清晰意识日渐让人觉得沉重,“我的爸妈怎么可能都快要60岁了呢?!?” 而这种沉重感,也在我的阅读中贯穿始终。

作者作为印度的第二代移民,选择跟他父亲一样的职业 —医生。故事开始,作者从两位亲戚谈起,一位是他远在印度的祖父,在东方传统的家庭结构下,祖父跟自己的子孙一起生活,年过八旬,仍是一家之主,参与家族所有重要事项的决策,直到110岁去逝的当一年,他仍坚持天亮之前就骑马巡视自己;另一位是作者妻子的祖母Alice,一位在多年前丧夫,几十年来一直独自生活的美国奶奶。Alice的健康状况一直不错,住在他和死去丈夫早年购置的房子里,几街之隔,住着作者的岳父岳母,也就是Alice的儿子儿媳,可是她的生活也基本全都靠自己,自己开车出门,自己修剪草坪,还自己修水管。这样的独居生活一直持续,直到有一天她的健康状况恶化无法再继续,她需要别人照料。

可是谁来照顾Alice呢?子女要工作,还有下一辈要抚养,老人的生活需求日渐增多,起床、穿衣、吃饭、如厕、吃药都要人在侧照料,再加上同一屋檐下多代人一齐生活的矛盾。在美国,像Alice这样的老人一般是要被家人们送到nursing home,交由专人看顾了。说看顾是准确的,因为子女把老人送过来,即是希望nursing home能确保老人的安全和健康,统一的设施和管理,分工细化的护工看似能做到这点。可是,书中提到的几位老人,都不大喜欢这样的安排,核心是感觉“This is not home”。按照作者的概括,老人在nursing home是能得到基本的treatment,但那不是care,子女们大多是为自己的父母选了一个可以让自己感觉安心的地方,至于老人真正的需求,往往都被忽略了。还好好些人看到了nursing home模式的局限,力图需求一种其他可能,为这些老年人提供新的晚年栖息之所,最早在这个领域尝试的一位名叫Keren女士将它称为assisted living。Assisted living是希望给健康状况恶化、需要他人照顾的老年人提供一个空间,可以让他们在被照料的同时,还能尽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和自主性,无论你的身体状况如何。Keren女士按照这个想法去创立的assisted living facility,很受欢迎,越做越大,还曾一度引入了华尔街的投资进行扩张。机构投资者为了逐利,只想在美国大城市开立新的assisted living facility,而且扩张速度的加快也带来了质控的难度。令人欣慰的是,Keren女士最终还是辞掉了原公司的CEO, 用赚到的钱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回到家乡的小镇上,继续之前的尝试。

书中还有另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尝试,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一位毕业于哈佛医学院名叫Thomas的医生。在一处传统的nursing home里,他建议让4只猫、2条狗、100只鸟儿进驻,还有很多很多的植物,以帮助院里的老人缓解无聊、减轻孤独并通过承担责任感觉到力量。这些耄耋之年的人来自己都照顾不好,还能照顾动物和植物?各种担心和混乱总是有的,但自从有了猫、狗、鸟儿和植物,nursing home里面一下有了生机,老人们每天在虫鸣鸟叫中醒来,纷纷主动承担起照顾植物、遛猫、遛狗的责任,后来还渐渐开始自己种花草和蔬菜,好不热闹。此外,院里护工的工作模式也有了变化,从以前的一人负责一块的精细化分工(比如负责叫老人起床、帮他们穿衣和做饭以及安排他们下午活动),到后来的一人对接几个老人,全权照料他们的衣食住行,这样的安排一方面避免了不同工种的护工要确保所有老人们在同一时间起床、穿衣、吃饭和活动,也得以让护工和被照顾的少量老人形有更多的时间建立有意义的连接。最有创意的“改造”,是充分利用养老院在一处幼儿园附近的地理位置,让养老院和幼儿园形成天然的互相反哺关系,养老院一些经历过二战的老兵会去幼儿园给小朋友讲当时的故事,小朋友亦会定期拜访养老院,给“老观众们“表演节目。

4只猫,2条狗,100个鸟儿的养老院,虽然听起来满是爱意和诗意,但这改变背后的不易可想而知。一个连自己穿衣、如厕都无法自理的老人还能帮爱犬清理粪便?这是一个合理的质问,可在老人被彻底忽视,无人照料和把父母送进完全系统化的养老院之间,还是有其他可能性的—这种可能性的框架下,人被当成复杂的“人”的对待,药物治疗和被统一管理之外,还有人与人的连接,有社区,有“家”的味道。

书的内容层层递进,生命的历程也跟着渐渐靠近终点。后半部分的主题围绕现代医疗对危重病人的过度治疗展开,这部分让我尤其感动的是,作者是作为一名医生,发出我们对衰老、死亡、医疗的作用这些扭曲观念的批判,而作为同是医生也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作者父亲,在接近尾声的日子里也选择了最少的干预、控制、治疗和抢救,并多次向难以接受事实的家人们讲明自己想要如何迎接死亡。正如作者所观察到的,站在生命之歌尾声的人们“focus on being rather than doing”,如果生命无法再延长,只有那些超越性才能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价值,避免痛苦,保持清醒的意识,不成为他人的负担,保持完整的生命直觉,跟亲人、爱人在一起,继续为社区活动出力,听自己的钢琴学生再次弹奏肖邦...

有声书的朗读确让作者细腻笔触下的“衰老”意象更有画面感,那种丈夫不小心摔倒在地起不来,妻子赶去搀扶竟也摔倒不能起身,两人只可等待保姆次日到来的老年感,震撼也心酸。也令我思考,我要如何面对自己父母的老去,甚至死亡?我会愿意抛下手里的一切,带着爱意的关怀陪他们走完最后一段吗?如果决定不生孩子,我的临终床前又会有谁在呢?生命轮回,周而复始,在这个时间点,我好像真的体会到了为什么说结婚生育是人的“自然”需求。

《最好的告别》中文版的书寄到了,妈妈回复我,“书到了,我一定会好好看的!”,像个孩子一样。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