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canLau
DuncanLau

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港語(港式粵語)

香港係講廣東話嘅地方,廣東話亦有稱粵語,普遍就是在廣東省地區使用,但香港嘅廣東話,經過百多年和其他文化嘅融合,是已經自成一格,跟原本的粵語,已有很大分別。

有稱如果廣州人和香港人對話,一般寒暄日常生活大概差不多,但再深入一點,也可能出現雞同鴨講的現象。我相信主要是一些背景歷史的影響,而各自的大環境又不同,可以想像,在廣州的媒體用語,必然緊隨國內的媒體用語,可能他們用廣東話讀出來,例如現時香港正苦官員常用「專班」這個詞,是國內傳來,一般香港人不會用。

而且,經歷過百年的演變,香港自然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生活文化,也和其他香港人約定俗成,大家能互相明白了解的溝通方式。以下三方面,大家可以細細思考。

一、三及第

三及第據說早在清朝時已出現,是一種夾雜文言文、官話白話文以及粤語白話文的一種書寫文體。而在香港更發展到加上英語夾雜一起,當然文言文亦少用。一句說話夾雜幾種語言,而又毫無遣和感。在香港,很多英文字是會直接用,不會翻譯成中文。例如「我download咗啦。」冇乜人會講「我下載咗啦。」(唔係完全冇)。例子多不勝數,所以香港人日常溝通,多數係三及第。

在電腦科技普遍的時代,香港人多直接用英文去表達一些事物,例如keyboard, laptop, mouse等,亦有簡化了的,如Mon(芒)代替monitor(顯示器),而一些專有名詞如iPhone,Windows,Word,Excel,Photoshop之類,很少人用中文。而一些已成慣用的,如check-in,連不懂英文的人也一樣用,「你要幾點check-in?」連公公婆婆都係咁用,如果唔係,用「登記」?「報到」?定係「辦理登機手續」?你同老人家講,佢哋會望住你問:「係咪即係check-in呀。」

所以香港人講嘢夾雜英文係好自然嘅,你冇聽過「同朕check吓」呢個笑話咩?

而再發展下來,英文單字如果有多過一個音節,重可以拆開來用,例如「sor乜嘢ry呀?」(即為甚麼要説sorry對不起?)是不是很advance呢?

而過去幾年,社會怨氣沖天,戾氣重,講嘢加助語好正常,於是出現Sor9ry 同Exact7ly呢啲字,香港人都知點解嘅。

二、外語直接音譯

英國人管治的時候,很多事物都是由英國引入,於是都跟隨那些名稱,巴士,的士,士多,這些是入門級的,以至三文治,士巴拿,沙展,士啤呔等等,還有菲林,咕哩,天拿水等,其實也是如此直接音譯,講足百幾年,用正名公共汽車和計程車,反而不慣。而後來再有其他的東西,都以音譯為主,例如生菓,以前常叫的紅地釐蛇果,就是英文Red Delicious 的音譯(後來簡稱蛇果),士多啤梨自然是由strawberry而來。而來自體育運動的,offside成了恰西(即越位),deuce變成刁時,例子多不勝數。個人覺得最妙是奶昔,由英文Milk Shake譯過來,但又不完全音譯,説成「苗昔」便不知所云,於是Milk 直譯奶,Shake才音譯昔,奶昔便活現眼前。

再下來有些音譯加上原本的中文意象,又是一絕,Fail譯作肥佬,Face變成飛士,真的可圈可點。而且用起上嚟,可以說肥佬咗,或者肥咗佬(代表過去式failed),真的特顯港人的靈活性。

除了英語之外,其他語言也隨時引入使用,早期會將一些內地方言借來應用,例如潮洲話上海話,而後來日本的用語,如放題、課金、人氣這些,也相當深入民心。

然後,文字短訊的興起,由於最初只有英文,大家會在短訊中加上廣東話語氣的單字,例如You eat dinner sin la,I sent you la wor,就是「啦」,「喎」,「囉」之類的廣東話,相信依家多數人都明白點解了。

反過來,又有將一些中文常用語,翻譯回英文使用,最常見的大概是Dim Sum(點心)和Add Oil(加油),據說都已被收進英文字典。而近年間,叩頭這個字經常出現,但又沒有同義的英文字,於是kowtow便被創造出來,外國人也認識了。下一個字,個人認為「辱華」應該是大熱門,至於如何翻譯,暫時是公開討論,例如借用蘇玉華的名字拼音用「YukWah」,大家點睇?

三、潮語

粵語是口語詞,很少見寫出來,甚至有説是有聲冇字。後來有人考究,不少是真有其字,例如講了很多年的「山卡啦」,大家知點讀點解,但後來有考究出,正寫應該是「山旯旮」。比較遺憾的,是一直沒有一本廣東話字典。

而隨着潮流興起,亦會有新字新詞被創造出來,例如Chok,Chur呢啲,大家都知點讀點解,但由何而來,有沒有真有其字,已是無從稽考了。

有時,來自外地的潮流文化如電影音樂,港人轉數快,聯想豐富,一下子便創出新詞。自己記憶所及,例如齋talking,應該是來自當年Bee Gees的一首流行曲《Jive Talking》。當時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歌名是甚麼意思,但跟着節奏,搖頭擺腦地跟着唱Jive, jive, jive talking…便很容易變成齋talking了。而那時已有甚麽齋叉燒,齋鹵味等食物,而港人慣稱黑啡(Black Coffee)為齋啡,於是齋talking就是只講不做的意思(得個講字)。當時另有一個相同意思的流行語叫「大隻講」,現時已很少人用,而發展至現在,今日比較多人用的可能是「廢噏」。

至於原本Jive talking的意思,大概就是胡說八道,說三道四,甚至老套講,即是「黨八股」囉,又會咁巧合嘅?

簡單地約莫講咗三點,我諗都算係港式粵語同其他地區粵語嘅分別。作為香港人,當然希望大家繼續講,繼續用,更加發展落去。不過,我哋亦知道,有人已經開始做緊消滅粵語嘅行動。最近香港圖書館某些書籍被下架的事件,有人發現,原來一些研究粵語文化的書本亦已被下架,不是司馬昭之心嗎?大家必須要用盡力量去抗衡,即使是螳臂擋車,但別無他法了,因為這是我們的母語。

正苦在反吸毒的宣傳似乎好鍾意用港語,之前一次係「一於企硬,唔Take嘢」,唔通佢哋只認為個目標群眾,只係識港語?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