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寫信師,講寫信師學習班,為什麼?
前天和昨天一連兩篇「樂思展館寫信師系列」,究竟有什麼引起我對這個主題的關注呢?
關心在囚手足有沒有獲得足夠支持當然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但倘若我們只著眼於此的話,很容易落入「幫助者」陷阱,以為當寫信師就是單方面付出幫人。反之,若果我們把眼光拉闊一點,著眼於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連結與支持,景況就會很不一樣了。
面對強權暴政,個體感到恐懼十分正常。記得大半年前收聽一個叫《城寨》的網台節目,我很同意節目主持劉世良所說,不斷的行動是醫治恐懼的良方。因為透過行動,個體多少都能拿回一點掌控感。面對逆境不至於完全無力。
正如前天分享寫信師學習班的專訪提到,其中一名學員看見螞蟻,就寫信給在囚手足分享螻蟻的無力感,卻反而被手足回信鼓勵,告訴她蟻多就能成路。除此之外,大家試想一下,來參加學習班的都是想寫信鼓勵在囚手足。有共同目標的學員之間透過互相交流,何嘗不是一種連結呢?
當個體孤軍作戰,自然感到無力和恐懼。因此,面對現時逆境,我們要爭取與人連結的機會。不論是寫信、學生支援、社區支援…',總之當你看見需要,就拉三伍志同道合者一起去做。透過連結與不斷行動,力量就會日增,恐懼亦會日減。切勿做一粒孤單的分子。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