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精靈|多比
自由精靈|多比

Dobby is free ! (´・ω・`) Matters 營運團隊

舉辦語音活動,有人問:不時想還要不要在 Matters 寫下去

(编辑过)
電影《鯨》的劇照,在那空無一人的家裡,他會讀文學、教創作,在裡面找到光

成長是我一直都很重視的事情,怎樣知道自己成長?來自自身,也來自他人。世間那麼多平台、那麼多東西玩,如果有一群人有緣在一個地方相見、寫字、交流,那一定是緣份。周四晚上舉行了一場 Town Hall Meeting,我和 @映昕 開了鏡頭,這是我們不常做的事, @東加豆 為了表示她的問好,也短暫開了一下鏡頭,我們打了個招呼。線上經營社區,當看到對方的臉時,還是會很高興的。聽到對方的聲音也是,語音活動聽到 @Lola @泡澡的太陽 @Sunline @Robert 的聲音,還是會有一種莫名的高興,一直都在看文字,這刻終於聽到你了。

分享會原是討論新上線的選集功能(工商時間),但自從有人說「其實搞不懂 Matters 在做什麼」、「不時在想還要不要在 Matters 寫下去,我熟悉的人已經不在了」、「有想過你們會不會不搞下去也是可以的」(大意)、「幣價掉後,寫下去沒錢」,分享會沒有錄音,然而距離完結僅兩個半小時,記憶還猶新。當這些感想和問題被提出之後,我們也慢慢沒有深談選集功能,談起大家的感受來。有人提到「拍了手也不一定代表有人會讀」、「我的文章就是沒人看」,如此直接把話說出來,才能坦然地了解到自己和對方是怎樣想的。

作為露面的主持,我並沒有尷尬,不同的想法是一定會有的,一個社區就是這樣,直提反面意見才是可敬的地方,並不需要一言堂。我先不回應這些問題,我反而想到另一處去:創作是一件神奇的事情,紀錄隨著年月累積,它會改變,數年後重看以往的文章,句子和標點一樣,但一定會成了不同的模樣。如此日積月累的事情一直在發生,文字、感受盛載在平台上,從前有人讀過你的文章,現在有人讀過你的文章;而創作以外的人生與生活,也有著各自的悲傷、難過、思考自己在做什麼、想著五年後會是怎樣,當年文字中的自己,與今天的我有什麼不同?我還能像從前那樣嗎,又或者現在的自己有更可愛嗎?這是創作以至成長,平台是一個環境、一個生態、一個紀錄演變的容器,不論對於文字、自己,還是創作地,作為一個創作者,是一定會有很多不同感覺的。我如此努力寫,為何好像沒有人看?我寫是為了有人看還是為了走進自己?我一直創作,有沒有什麼使命想做到的?有人會被我感染到嗎?還是別想太多,做自己相信和喜歡的事就好?我熟悉的平台和人都不在了,也不如從前,我的過去和記憶,被分散到哪去了?它們仍在嗎?曾經熱鬧和許多朋友的時刻,會再來嗎?是哪裡出了亂子?

我想,在大環境以外,我一直嘗試尋找著這樣的互動和共生的關係,如果要真的回答用戶提出的那些問題,我想是,Matters 的去中心化儲存有它的作用,旨在改變「大公司、大平台關站後,文章一夜消失的情況」、「文章可以註冊 ISCN 以令得它有其認證,所擁權是自己的」、「存於不同的節點是一個打通了的網絡,它不再被各企業的資本牆圍著」,「正在嘗試在去中心化的世界,實驗出可行的社交協議」,這些抽象的想法,都是一些基底,但在分享會聽到的,大家為何仍在此創作、分享、交流,是認為這個社區有愛,有互動。

2021年BTC到了六萬多美元高位,這刻跌破二萬八美元,炒幣的人都會說這些,在站上流通的likecoin 也下跌,但說出「幣價掉後,寫下去沒錢」的用戶,後來說「但幣價掉後,也不見得寫下去不開心」(大意),還是繼續寫。有一點很深感受的,我也有在不同的炒幣社群,有時會看看有什麼熱潮,很火的 ORDI、PEPE、第一批比特幣鏈上的NFT等,進去這些群組,誰人在罵今天又跌了,然後回來 Matters,大家仍在寫日記、生活、書評、文化、旅行、拍照、經濟學、吃了什麼。兩者相較,倒是一個奇象,但正常應該是這樣的。

Matters是圍繞 ETH 建設的生態(可連接 eth wallet、eth域名、可打賞layer2的USDT),但卻像有種魔法,在不管熊市、牛市,大家繼續寫日記、生活、書評,如在一個小鎮裡,日月運作,如常交流,走過小鎮的小徑,打個招呼(留一個言)。這才是去中心化社群的日常,作為 web3 social 生態的平台,不予以大量空投、不以各種 token 去吸引用戶、不去刷數據叫人不斷交替撈羊毛,而是正視本身如真實世界裡所有著的組織及社區凝造,鼓勵創作,辦活動,談議題,看見多元,重視詩、書、人文,歡迎所有人開咪,你有你寫食譜,我有我說生活,這絕不是捷徑,但回到基本裡,可以走更長遠的路。

@Robert 的選集有「夜話」、「NFT周報」,其實在我看來,是他在Matters上的身份,從 NFT 討論區版主,到每周辦夜話(因為他很喜歡聽電台節目),在Discord上他建立起一個小小的園地,稍為做到想做的事情。如是我覺得,這個選集其實某程度是他的身份軌跡; @MaryVentura 建立起書評選集,一百篇,那是她的主打,想起書評就會想起她是其中一位多產作者,選集是有其身份象徵的,有傾向的,是立體的。她也有來分享會,以 @字縛雜誌 的帳戶進來,一看到名字,就記起是她辦的雜誌。這件小小的事,我當下覺得,嗯,我了解到不同人對於自己在做的事情的熱愛,而我也希望大家有著自己熱愛的事,可以做到自己想做的事。不知道大家會去哪個平台,去哪處都可以繼續寫,在此有過交流,也是成長的小部分。

@Sunline (阿線)的分享很棒,阿線有833篇文章,花了一整天分類成29個選集,在那天裡面,其實是自己跟自己的對話,反覆重看自己的文章,予以分類,也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和過去一一整理。也因此,明白為何有人會覺得「拿掉文章字數」是一件不好的事,感覺是一直累積的指標,代表成就感的數字、一個日積月累而來的成長見證,一下子不見了。 @Robert 形容文章沒有「瀏覽時數」,就如一篇文章發了出去,不知有多少人看過,直接沉進了海裡那樣。這個形容很具體,所以那些數字其實是一種「回應」,來自近鄰或遠方的回應,我在這裡,你在嗎?你有看到我嗎?我有看到你,但你知道嗎?那些數字可能是一種親密的回應,讓你知道你在,別人也在;也有另一種聲音是不太在意數字,寫下去的理由不一定要看數字,如果看到了數字,可能更沒有動力了,大家也有著不同的想法,然而共通的是,大家都在創作中成長,並且跟五湖四海的人在一起,知道大家都在;有人一直都沒有開咪,但不斷按下 google meet 的表情符號,一連串的心心和拍手,那是一種「在」。

@Lola 的封面選得特別美,那些畫作是她所喜歡的藝術家,選集收錄起的散文和創作,她說像翻一本本書那樣; @泡澡的太陽 很幽默(不聽聲音也不知道),他提出的意見很有用,更弄出圖文展示如何改進,例如大選集、小選集,選了該文後要有一個識別,避免漏掉。

文字討論區有 @Daisy@swiftevo 的互動,一向都是那麼搞笑,我們三個以前吃過下午茶,不知怎的就好像朋友那樣(我覺得啦,你們兩個有覺得嗎 ... ),至少在線上隔三四天就要說說廢話,知道大家還沒死,就很好的那樣。

不知道是多比弄過一些社區活動、制度,還是那些是客套的說話,多比教這三個字,其實說穿了,怎樣都好,我都是一個熱愛社區的人,雖然是 INFP,內向、不喜歡交際、不喜歡多人的地方,尋找答案時比較是向內覓求多於往外尋找,但如果是善意的、共通的、真誠的,那都是好的。感謝來活動的人,我們過了不錯的一個半小時。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