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 Denken
觀察者 Denken

《Web3Matters 馬特週報》創辦人,軟體開發與寫作經驗超過九年。觀點文章每週更新 👉🏼 https://denkeni.substack.com

如何閱讀一本書和做卡片盒筆記? ft. 筆記控愛怎樣

最好的閱讀筆記,就是產出一篇具有洞見的文章,而不是摘要式筆記。

摘要式筆記

從學生時期,我們就被教育「上課要做筆記」,但卻從來沒有人教我們怎麼做筆記?為何要做筆記?甚至到了大學時期,「共筆」文化興盛,彷彿只要有人整理出一份精煉的筆記,就足以取代教科書。

那是一種常見的分享方式:

  • 首先著重於書本內容精要,往往透過書摘、說書的方式,讓人輕鬆「看完」一本書的內容。
  • 其次為了分析與呈現書本內容脈絡,還可能透過「心智圖」或「卡片盒筆記軟體」,用來呈現「非線性」的內容組織架構。

對於個人讀者來說,以電子書為例,除了「劃線」、「做筆記」的常見功能之外,甚至還有「自動整合」的筆記風潮,譬如「Readwise.io」就能將 Kindle、Apple Books、Instapaper、Pocket 的劃線或筆記,自動匯入慣用的筆記軟體,以便日後查找或複習。

對於線上社群來說,早年經常共同編輯維基文件,近年則偏好使用線上共同筆記軟體(Google Docs, Notion 等),有些社群甚至企圖運用新興的卡片盒筆記軟體,來共同打造人類通用的知識圖譜 —— 我說,這不就是維基百科嗎?

然而,瀏覽或記憶這些摘要式筆記,真的能取代自己閱讀一本書的過程嗎?

無論是閱讀書評、書摘、說書、導讀,頂多只能協助你「選書」,不能真正替代你「主動閱讀一本好書」。《如何閱讀一本書》指出,主動閱讀需要能回答下列 4 個問題:

  1. 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2. 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3. 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4. 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即使你可以聽信書評人來回答前 3 個問題,別人卻不可能代替你回答第 4 個問題;而你必須自己主動閱讀來回答前 3 個問題,才可能為自己好好地回答第 4 個問題,因為每個人的視角都是不同的。

即使它們可能輔助第二個閱讀層次「檢視閱讀」(即略讀),不過該書作者認為運用這些「外在閱讀」要更小心、甚至盡量少用,並指出:

外在的閱讀規則是除非你看完了一本書,否則不要看某個人的導讀。這個規則尤其適用於一些學者或評論家的導言。要正確地運用這些導讀,必須要你先盡力讀完一本書,然後還有些問題在干擾著你時,你才運用這些導讀來解答問題。

正如你閱讀這篇文章,無法取代你自己去主動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

洞見式筆記

如果要真正好好地「融會貫通」一本好書,甚至不應該著重於撰寫「摘要式筆記」,而應該著重於整理與互相連結自己的理解與洞見,最終發表成文:

Instead of focusing on the in-between steps and trying to make a science out of underlining systems, reading techniques or excerpt writing, everything is streamlined towards one thing only: insight that can be published.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chap.6

心智圖一詞的創始人 Tony Buzan (1942-2019) 共同研發了心智圖軟體 iMindMap(現已改版更名為 Ayoa),認為心智圖是用於有效地連結概念,因此在「How to Mind Map」教學 app 中,特別強調每條分支只放一個關鍵字或圖片,分支由內向外是由粗到細(像樹一樣)來區分重要性,最終每張心智圖都是緊密的概念發展集合圖,藉以鼓勵不同概念的連結。

這些都呼應了 Steve Jobs 在 1996 接受 Wired 的訪談

Creativity is just connecting things. When you ask creative people how they did something, they feel a little guilty because they didn't really do it, they just saw something. It seemed obvious to them after a while. That's because they were able to connect experiences they've had and synthesize new things. And the reason they were able to do that was that they've had more experiences or they have thought more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than other people.

洞見、創意、靈感都是來自於連結不同概念。《How to Take Smart Notes》主張建立一套「永久筆記」的卡片盒系統,所有卡片筆記都必須互相連結起來,並在連結的過程中激發靈感洞見,累積成群時即可組合發表成文,是一種由下而上的發展方式。

作家劉墉曾有一文「熱筆與冷筆」,認為「熱筆」需要「發於至情的靈感」,「冷筆」則是透過有計劃地經營,蒐集素材並雕琢成文。《How to Take Smart Notes》針對以理見長的文章,融合了「熱筆(靈感)」的方法論,以及更有效地(甚至有趣地)發展「冷筆」的筆記架構:

Having a clear structure to work in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making plans about something.
Having a meaningful and well-defined task beats willpower every time.
Studies on highly successful people have proven again and again that success is not the result of strong willpower and the ability to overcome resistance, but rather the result of smart working environments that avoid resistance in the first place.
Searching through a file system with strings of discussions, plenty of material and ideas is, believe it or not, fun.

最後,《如何閱讀一本書》提及第四個閱讀層次「主題閱讀」中,「你及你關心的主題才是基本的重點,而不是你閱讀的書」;至於《How to Take Smart Notes》則指出卡片盒筆記系統中的「永久筆記」,只放你感興趣的想法或論點。這麼一來,就真正是以你自己為主體的「主動選書與閱讀」,而不是盲無目的地什麼都讀。

筆記軟體「控(愛好者)」

首先來分析一下,幾款筆記軟體的電腦(Mac)版 / 手機版(iOS) app 的介面開發技術基礎:

  • 【Notion】Electron / Web View
  • 【Obsidian】Electron / Web View
  • 【Roam Research】Electron / Web View
  • 【Heptabase】Electron / 無
  • 【Evernote】Electron / React Native
  • 【Evernote v10 之前】AppKit (原生) / UIKit (原生)
  • 【Craft】Mac Catalyst / UIKit (原生)

這裡可以看到,新興的筆記軟體團隊,幾乎清一色選擇了 Electron 與 Web View,也就是說實際上這些 app 都是 Web 網頁,得以跨平台開發。這通常可以降低開發成本,但對於軟體品質則影響不一。

Electron 是內嵌了 Chromium 的桌面版網頁式 app,你可以視為每個 Electron app 都內嵌了一個 Chrome 瀏覽器,所以通常桌面版 app 都相當肥大。此外,網頁介面效能比較容易寫得差,但由於傳統電腦普遍硬體效能過剩,且電腦用戶對於軟體介面反應速度的期待沒那麼高,因此仍成為眾多新創軟體的技術首選。

然而到了智慧型手機上,儘管同樣進入了硬體效能過剩的年代,但手機用戶(至少我)對於觸控軟體品質的期待較高,眾多使用 Web View 開發出來的新興筆記軟體的介面效能或使用體驗都不甚好。

再來談談「筆記控愛怎樣」的徵文題目:

✅ 推薦自己覺得最實用(或最常用)的筆記軟體(或其他筆記方法)
✅ 最常用來記哪一類型的事項?(或專案處理哪類事項?)
✅ 筆記控願望清單,最希望筆記軟體新增或改進什麼功能?(或想提昇什麼樣的筆記能力)
  1. iA Writer:用於抄錄摘要與記錄想法,最終產出文章。
  2. Evernote:用於封存文獻資料,以便查找。

我最希望各大筆記軟體放棄訂閱制,專注做好「離線版」的應用軟體,回歸傳統買斷制。「訂閱制」雖然對於穩健金流很有幫助,對於雲端同步筆記也是合理的商業模式,但並不見得真正有益於精雕細琢的軟體匠人精神,而且所費不貲。這是我放棄 Roam Research、Heptabase 的主因。

或許值得一提的是,我最後並沒有繼續用任一款新興卡片盒筆記軟體,而是更著力於使用 iA Writer 來撰寫文章與整理想法。

我認為 iA Writer 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首先我幾乎都只用手機或平板來撰文或整理,電腦則只用來排版與發表。我本來就很常針對特定主題開一篇筆記,把想到的、讀到的相關語句都丟進去;直到腦海中這些概念關聯已然飽滿成形時,再整理組合成文。我在馬特市上發表的長文(包含這篇)幾乎都是用這種方式撰寫而成,大概就是卡片盒筆記寫作法的迷你初階版吧?

個人聲明:我是在幾年前自行購入了 iA Writer,曾參與 iA Writer v6 大改版(加入了維基連結的功能,也大漲價了)的內部測試,以及無償協助改善了正體中文介面翻譯。

慢步調.熊市.研習.徵文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所介紹的閱讀與筆記法,能協助所有人去研習自己感興趣的議題。我還進一步在 Matters Labs Discord 成功發起了「慢步調.熊市.研習.徵文」活動,徵文期間長達三個月(7-9 月),並提供穩定幣的優渥獎勵,希望你更願意去研習感興趣的議題,來參加徵文發表成果。

發起這項徵文活動的另一項初衷,是因為我感覺 Web3 確實和 Web1 早期很像 —— 似乎仍缺乏許多領域的知識或人才,因而經常產出許多不知所云或生命周期極短的產品或資產。

早年 Web1 網站都很醜,介面互動性也很差,那是因為當時 Web1 只有一群軟體工程師,而還沒有視覺介面設計或互動的專業領域知識進來。Web1 的電子商務也很陽春,除了人們還在恐懼給出信用卡號是否安全之外(若沒有 HTTPS 安全連線就真的危險,別忘了那時候的信用卡費,通常是等到月結算紙本帳單寄來時才會看到,而沒有手機的刷卡即時通知),在網路上賣出東西可能不難,但要從頭建立網路商城就非常困難,傳統倉儲管理、行銷客服、物流服務等都不可或缺,更難的是洞悉出網路購物的產品精髓 —— 而這是亞馬遜能稱霸的主因之一。

在前述 Steve Jobs 的 Wired 訪談文中,也闡述過類似的問題:

A lot of people in our industry haven't had very diverse experiences. So they don't have enough dots to connect, and they end up with very linear solutions without a broad perspective on the problem. The broader one's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the better design we will have.

另一方面,我記得曾聽說,有些做傳統金融量化交易的人,進來幣圈操作,發現同一套手法居然行得通,這就凸顯了 crypto 資產世界還缺乏傳統金融手段的「洗禮」。許多人進來 Web3 是為了投資獲利,但經過這番熊市衝擊,是否應該回頭瞭解傳統投資知識呢?只看幣圈消息,你或許能獲得第一手資訊,但只能習得二手知識。至於智慧?那只有靠自己沉下心來,研習、思考,才能增長。

慢步調.熊市.研習.徵文」尤其鼓勵與其他領域結合,歡迎你來 Matters Labs Discord「🌌︱web3世界」頻道一同討論,激盪想法。

本篇推薦書目與參考資料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Sönke Ahrens,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中國譯本《卡片笔记写作法》,台灣譯本《卡片盒筆記》。
  • 《如何閱讀一本書》,Mortimer J. Adler, Charles Van Doren,台灣商務。
  • 解放第2顆大腦!這樣做數位筆記,打造自己專屬的高效思考知識庫(數位時代),原題為「第二大腦的演化:數位筆記新浪潮,強化學習力」,是我對第二波數位筆記浪潮的深度分析文。
  • How to Mind Map, iPad app(已下架)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