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嘿潶
黑嘿潶

發白日夢者。 想做的事情太多,奈何能力太低。 做不了學問,但願能追求一下雅俗共賞的脫節者。 試著花5-10年完成一件事情。

通勤:搭火車找座位的碎碎念

最好的當然是落車的車廂附近有空的座位。有不少人是depends on目的地車站的扶手電梯位置來選擇進入哪個車廂。如果你都有類似的想法,你可能就會擠到了一個大部分人一起落車的車廂。意思是,你獲得位置的機會明顯減少。

第二種,就是某個車廂在下一個站會有許多人落車。這非常視乎你上車之後,下一個車站附近是否為上班的熱門區域,如果是的話,可以採取這個辦法。上班人士不知道為何總喜歡先根據落車的方便性來挑選上車位置......大部分時間,你只需要企幾分鐘,就應該可以輪到座位。

第三種,就是某個車廂在下一個大站(轉乘站)。原理與第二種接近,但可能你下一個車站並非人流多的,那只可以多企幾個站,直到抵達大站。純經驗及觀察來看,最前和最後兩個車廂的乘客平均的乘搭時間較長(如從總站坐到總站)。


對於火車這些有企位和座位的交通工具,坐還是不坐既是一個選擇題,也是一個道德題。我不是必定要坐著的一群,如果我坐了的話,什麼時候該讓?(曾經多次將體型比較寬大的女性誤認為孕婦......)讓給誰?讓了以後自己站哪兒(通常此時好一點的“企位”都沒有)?要怎麼讓?提出被拒絕以後要怎麼反應?

看到小朋友、孕婦和老人家等,很自然也會反思一下究竟自己有多需要“坐”呢?另一邊廂,也會想,至少我是一個看到比我有需要的人會讓座的乘客,所以我只是先坐著,然後讓給他們;總比沒有一個人願意讓位置好。然而,那不是意味著我得時不時抬頭看一下有沒有需要位置嗎?這座位,不就變得如坐針氈嗎?當老齡化和交通設施更加便利physically disadvantaged 的人參與公共生活時,有足夠的座位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