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魚
子非魚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斯多葛|從批判到接納,再到不批判也不接納

以斯多葛角度而言,覺察一定先於判斷,要判斷自己的想法前,先要覺察到自己的想法,而在這過程中,需要經過認同,也可說是我與想法分不開的狀態。

認知行為治療學派已發展至第三波:

  • 第一波是行為治療:BT
  • 第二波是在行為治療基礎上加上認知因素:REBT、CBT
  • 第三波是在認知行為治療加上覺察靜坐因素:MBSR、MBCT、DBT、ACT

而受斯多葛主義啟發的是第二波認知治療,第三波是納入些修行技巧,我認為第二、三波都只採用其他體系的副產品,換句話說,諮商治療只採用「方法」,而捨棄「目的」,例如斯多葛主義的目的是「美德」,而以佛法而言,目的是「解脫」,但在諮商治療中,有時會與原始目的相悖,例如諮商治療應該不會認為「美德」比生命重要,諮商治療所做的有時反而是導致輪迴的因。

不過,諮商治療的優勢在於純技術實用主義,提煉「方法」,而「目的」可以因人而異,但說實在的,諮商治療目的在於讓心裡舒服,適應社會。


Mindfulness 有時譯「正念」,但「正」有「負」的反義,譯為「覺察」較精準,以斯多葛角度而言,覺察一定先於判斷,要判斷自己的想法前,先要覺察到自己的想法,而在這過程中,需要經過認同,也可說是我與想法分不開的狀態。

  • 斯多葛主義、第二波認知行為治療:覺察→認同→批判
  • 第三波認知行為治療:覺察→認同→接納
  • 佛道修行體系:覺察→不認同

斯多葛主義、第二波認知行為治療:覺察→認同→批判

斯多葛主義、第二波認知行為治療方法在於,對升起的想法,用另一個想法做評判,好處是簡單易操作,壞處是只有當理智在線時有用。


第三波認知行為治療:覺察→認同→接納

第三波認知行為治療方法在於接納:

接受意味著開放我們的內在經驗(想法、心像、記憶、感受、情緒、慾望、衝動、感覺),並使它們保持原樣,而不管它們是令人愉悅還是痛苦。我們為它們打開並騰出空間,放棄與它們的抗爭,並讓他們在自己的美好時光裡自由地來來去去。—《就要傻冒樂天派,缺憾人生才完美》

在ACT中,提到接受包含三個A:承認 Acknowledge、允許 Allow、包容 Accommodate。
在DBT中,接納包含:痛苦耐受 distress tolerance、了了分明 mindfulness。

其實接受、接納就表示容許,如果以小屁孩來比喻,批判是糾正小屁孩,接納是包容小屁孩,不認同是無視小屁孩。


佛道修行體系:覺察→不認同

至於為什麼修行體系無視小屁孩呢?因為那喋喋不休的小屁孩,是我們大腦的自動模式:

想像,是人在自己身上發現的第二種危險的特徵。在他開始觀察自己以後,很快就得到了下面的結論:觀察的主要障礙就是想像。人想要觀察某個事物,可是想像卻代替了觀察,而把觀察這一回事給忘了。他很快會明白,人們認為「想像」一詞含有一種就創造或抉擇能力意義而言的人為和不適當的意思。他會認知到,想像是一種破壞性的能力,絕非他能力所能控制得了的,它老是把人從較有意識的決定拖走,而朝他不願去的方向。想像幾乎跟說謊一樣壞。其實,想像就是對自己說謊。人為了自娛才開始想像某個事物,很快地卻開始對他所想像的信以為真,或者至少相信了其中一部分。—《人可能進化的心理學》

批判與接納,都離開了單純觀察、單純覺察,而我想原因在於社會需要那喋喋不休的小屁孩,人們因為有這喋喋不休的小屁孩才導致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換句話說,心理諮商不會希望案主體驗心靈祥和到看破紅塵。而對修行體系來說,喋喋不休的小屁孩是可以停止的,佛家稱入定:

當自己的雜念妄想,全部停止不動,心念都集中在一點上,不再有任何的思想,這個時候叫做「入定」。—聖嚴法師

當然道家也有:

無念方能靜。靜中氣自平。氣平息乃住。息住自歸根。歸根見本性。見性始為真。—呂祖《百句章》

回過頭看第三波認知行為治療,其實頂多達到輕安,連修行的無念都沒達成,更何況無念只是修行的開頭。


話又說回來,當了解修行體系的技巧,往上兩層能輕鬆很多,在自我覺察時,就能由淺入深,不同角度來切入。例如藉由批判負面想法、進一步接納情緒、有閒暇時修行靜坐。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活在世間,但不屬於它。

一個人若是因認同、概念或過去的經驗而深信他就是他的自我,那麼他就可以被稱為「屬於這個世界,但不活在世間。」他無法察覺他真正的身分其實是他的本體。這是很難理解的一件事,除非我們偶爾能覺知到自己的本體。—《鑽石途徑Ⅰ:現代心理學與靈修的整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