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文集-105】保衛南漳縣的戰鬥(劉增祺 黃埔十四期一總隊 1986年7月撰寫)

darknight
·
·
IPFS
·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後,遭到盟軍海空軍的嚴重打擊。尤以美軍的逐島反攻(蛙式反攻)迫使日軍節節敗退。日寇從侵華戰場上抽調一些精銳的師團也相繼陷入東南亞及太平洋各島嶼間而不能自拔。在中國大陸上的日軍已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攻勢,已成強弩之末。而國民黨軍隊(以下簡稱國軍)歷經八年抗戰,戰鬥力逐年增強,武器裝備已大有改善,官兵鬥志旺盛,愈戰愈強,對必勝信念也更堅定。                 

 國軍統帥部為配合盟國軍隊在各戰場的勝利,為即將到來的全面反攻作了積極的準備。而侵華日軍的士氣日漸低落,物資及後勤的補給也日益困難。為確保已佔領的我國領土,敵人窮凶極惡的大肆搜刮一切作戰物資,企圖做垂死掙扎。在其各師團,聯隊(團)所佔領的地區不時派遣以混合兵種組織的旅團兵力,以攻勢防禦的手段,時時向國軍防守地區作短暫突擊性的進犯。

 我33集團軍(總司令馮治安)轄77軍(軍長何基灃),59軍(軍長劉振三)守備鄂西荊門,遠安,當陽,綿亙近400華里的防區。77軍37師(師長吉星文)于1944年夏自遠,當地區換防至巡檢司,洋坪,峽口當地整補,以備即將到來的反攻做準備。我當時任該師536團(團長孫長坡,後改名孫名泉)第三營少校營長。當年秋,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陳誠來我集團軍視察,總司令部令我組織一個加強步兵連對敵據點攻擊的實彈示範演習(按當時日寇所構築的堅強據點工事設計),作為陳誠檢閱的一個科目。陳誠參觀後對演習的組織及符合實戰情況很為滿意。指示副參謀長陳繼淹令各師,團均要依照演習進行普遍訓練,以備爾後反攻做好戰備。

 1945年2月,總司令部令我率營的一部兵力及加強的炮,工兵在南漳縣以南25華里的大山埡,再次組織加強步兵連對敵堅固據點的攻擊訓練,以備全集團軍的連長以上的官佐參觀。經過廿多天的訓練,在3月初即將預習時,一天黎明突然總部副參謀長陳繼淹電話命令如下:日寇一個混成支隊兵力約近3000人,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從59軍180師與友鄰部隊的結合部,突破我防線竄至李家壋,正向武安堰進犯(距總司令部約30華里)。日軍突破防線後截斷了59軍師與師間的聯繫。鄂西地區多山,部隊機動受到極大限制。總部預備隊一時尚難以趕到。於是令我率現有兵力即速佔領南漳縣城附近各要點,確保總司令部安全……。

 我受命後立即電話向遠在百裡外的師,團報告後,並命副營長王世江將我營在巡檢司,峽口的七,八兩連及重機槍連(欠一排)等,星夜急行軍趕來南漳。次日中午各連到達後,我即與副營長及各連連長,迫擊炮排長偵察地形,配備營的防禦。下達各連,排戰鬥防禦任務。當時兵力配備以第七連(欠一排)佔領南漳城郊,並動員城內外居民即速轉移(原城內外就沒有多少居民,僅有少數店鋪,都是過著戰時生活,轉移起來較方便),並以居民點構築巷戰工事。當時的地形是佔領了南漳縣兩側及以西高地,即足以控制縣城(城牆早已拆除),故不做死守縣城的決心。以第八連配屬重機槍一排佔領城西側鳳凰山高地。以第九連,重機槍連(欠一排),迫擊炮排佔領南漳城西太鴻山高地。以第七連一個排為營預備隊,營指揮所在太鴻山上,各連,排佔領陣地後構築工事,並與友鄰間協同,以火力封鎖戰鬥地境線的接合部。營副官程國彥即率各連,排司務長領補彈藥及糧秣。我佈署後連夜巡視防禦地區,徹夜未眠。

 3月16日下午,派出警戒的前哨發現敵情,當即令各連,排進入陣地。次日黎明,日寇先頭部隊一部到達南漳城東,與我第七連發生戰鬥。9時頃,敵後續部隊陸續到達,並以熾盛炮火向鳳凰山兩側及太鴻山射擊。少頃,敵散兵開始向我發動全線進攻,敵兵力逐次增加,戰況愈加激烈。敵數次向我鳳凰山及太鴻山發起衝鋒,但均被我將敵擊退,戰況激烈時我親自在太鴻山重機槍陣地以熾盛火力殺傷敵密集散兵,予敵以重創。鏖戰至黃昏,敵屢次衝擊未逞,戰況稍為沉寂。我命即速加強工事,補充彈藥,夜半敵突以特攻隊(即類似敢死隊,以精選出之日兵,酗酒至半醉,手持倭刀作必死的突擊)猛攻右翼鳳凰山第八連陣地,戰鬥激烈。拂曉時,我急以營預備隊一個排增援,終因制高點被敵佔領,我軍被迫在高地凹部掩蔽對峙。中午,團長命令第一營一個連配合我營近一個連,在團,營迫擊炮支援下,各連奮起反攻;此時我空軍野馬式戰鬥機六架也飛來助戰,對高地之敵掃射轟炸,日寇守敵除一小部逃竄外,大部被殲滅於山頂。陣地複被收復。敵遺屍廿餘具及武器彈藥等。清掃敵陣地時發現,守敵以竹竿上縛手榴彈,敵兵則埋首於掩體內將手榴彈拉火引爆。敵兵如此畏死,足見其武士道精神及大和魂從而破滅了!敵屍軍服多已破爛縫補,大部著中式布鞋,所遺留的香煙全為土造捲煙,每包50支(敵兵配給的香煙以往系spear金槍牌,10支裝),且敵兵也少有戴鋼盔的。從各種情況看,敵軍確已到了強弩之末,且物資裝備與侵華初期大有天淵之別。

 20日黎明,敵機一架自東方飛至南漳城東,敵飛盤旋後投下一個通信筒,搖擺機翼後飛去。進犯之敵遭受我軍猛烈打擊後於23日夜開始撤退。我營防區交180師538團後,即撤至後方整補。是役,營傷亡官兵八十余名,擄獲機,步槍等裝備一批。據所俘敵兵供稱,交戰之敵系新編組之132師團所屬一部抽調編成之混合支隊。兵員大部是從東北日僑之開拓團中徵集的。侵華戰爭曠日持久,官兵厭戰,士氣低落,苦盼早日結束戰爭。敵在戰鬥中千方百計保存生命,其分隊中軍曹,伍長均系老兵,嚴厲督促兵卒作戰。

 敵撤退時,我59軍尾追殲擊,予敵以重創。殘敵退守荊門,直至8月日寇無條件投降,再未敢進犯。


附圖: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