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何
可如何

因社會理論而獲得救贖的人; 希冀藉理論與實踐過完餘下人生。

探究生死意義、劃界以超凡入聖-讀八識規矩頌

要體悟生死、超凡入聖,在於斷除我執、提昇意境、面向唯一;人非求仙,而是求仁得仁,體悟成聖,聖、佛皆在人間。

現今回想起來,應是第一次讀《楞嚴經》時,母親給了我這本關於《八識規矩頌》的講記。2020年一版的書籍,不知母親怎麼到手?有作者簽名,日期是2020年4月29日。之後這本講記靜默地隱藏於書堆中、直到2021年深秋,我才取出、開始閱讀。與《楞嚴經》的機遇也是如此,總要時間醞釀。先是有本《楞嚴經》小書,心想早晚要靜下心來閱讀祂;念頭一起便隔六、七年,成為書櫃上的裝飾景緻;直至2020年農曆年節、意外發現母親有整套《楞嚴經》講記,才一步步邊讀講記、邊手寫文字、滿上那本《楞嚴經》小書頁面;乃至有不慎了解處,又搜尋其他講記、再讀第二遍、第三遍。過程中憶起小時讀《空虛的雲》小說、關於虛雲老和尚,在意識交流上,串起與虛雲老和尚、《楞嚴經》之間的緣分。

好慶幸生活於台灣,能有這些苦思鑽研的學者、修行者們助我解惑。

更早先年,已有一本新譯《八識規矩頌》,當時讀得懵懵懂懂、斷斷續續。所謂「早先」,已是2016年前的情事。書擺著、意味已有心看,看不懂、等著、等因緣際會,等一個可給自我成長的裂隙

對於擴展心靈的企圖,我從未放棄。

解開生命的密碼—八識規矩頌講記


玄奘大師只兩部著作,一本《大唐西域記》、一本《八識規矩頌》。

西方有位我思故我在的哲人笛卡兒,彰顯有我存在;東方玄奘大師大量翻譯佛教書籍,彰顯無我虛空,豈非明顯對比?早年基於這想法、想閱讀《八識規矩頌》;讀《楞嚴經》後,越感急迫、更想閱讀。沒放棄是毅力,但總要先有欲望、後有信念,念著念著也能成真。欲望肇始,給我好因緣。本書作者甚能將文字圖示互為運用、以深入說明內容,除了感謝還是感謝,讀完滿是喜悅。

作者有見解。我認同其對於體悟「生活」與「生死」的差別意義(P33)。我不希望活到七老八十才真正面對生死,反之應立馬面對生死帶給我的諸多意義、及如何在生活中持續體悟生死。依作者看法,該多薰習思想觀念(P31);想亦如此,身體手腳沒法幫忙體悟生死、你沒法努力以雙腳狂奔逃離生死,只能靜心思維,以體悟生死。

《八識規矩頌》屬佛教唯識學。人皆有意識且作用,佛教哲人觀察意識作用、給予類型判別,詳細說明如何在意識中修練、提昇自我。我渴望昇華。昇華是劃界,分為凡夫與至聖;凡夫越線、則超凡入聖。聖者是證成真理,真理是第一要義。從聖者立場,即是對凡夫認定的現實翻轉。成佛者體悟世俗無常、皆因緣聚合離散形成虛妄不實現象;成佛者體悟真理、看見實相、且不再受世俗表像、言語所牽制、亦能「平等接受一切現象」(P152)。成佛者,竟能平等接受一切現象事物,不起排斥情緒,何其難。那麼聖者證成真理,不只孤獨一身以體悟生死,亦面向眾生;雖為自己劃線超越,但更包容、非隔離他者,不然哪有空間可劃

《八識規矩頌》是導引人們如何超凡入聖的航海圖、或說明如何超凡入聖的頌文指引。唯識學偏重對現象界探討(P77),從作者對《八識規矩頌》的內容梳理,我想可認識佛教如何說明「人是怎麼形塑意識與應用」的人世現象

「觸、作意、受、想、思」是佛教概念、為人們產生情緒的根本五元素;由其元素依序產生作為,當可用來解釋人們的意識形塑與運用。以眼識作比方:人眼與外部景象(境)互動,你看見事件,眼睛經由視神經(根)讓大腦接受,你見繁花盛開、使你注意此景(作意);或進而產生知覺(觸)、再發展出感受(受),你承受起欣喜亦或厭惡?於此階段,當你是否欣喜或厭惡接受之時、正是心緒起伏最大之時(P133);我回想起自己如何面對別人對我的要求,的確,有時我並不願接受,時而厭惡的情緒會占滿整個自己。當我們接受外部給與的訊息,形成的感受將幫助我們在腦海裡浮現結合情緒而起的景緻,透過取相能力,形成初步散亂的想像現象(想),也許你在心裏建構的繁花盛開畫面,滿是熾烈、鮮豔、春暖花開之景,也許他者的內心取像,則相對呈現陰鬱、哀愁的畫面。最終由感受、想像引你聚焦、造作如何對付外在環境的想法(思),以方便你接下來該如何處理該現象、如何看待該現象。是畫下、寫下心中繁花盛開的景象嗎?這就是意識形成與應用的五種普遍行動方式。(頌文關聯性_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

如果要超凡入聖,在「受」、「想」、「思」三方式,應下功夫。

「思」,作者指是造作業力的源頭(P85),簡言之,你有善念當行善事、你有惡念自當行惡事,這對未來自然有影響。起心動念是開始,聖者的修為就在於每個開始的念頭。

「想」,是取像。世間聖者多嗎?你能當面見到百年、千年一遇的聖者嗎?我記得曾觀賞詩人周夢蝶的紀錄片《化城再來人》,影片中周夢蝶曾渴望的說出若能與釋迦牟尼佛朝夕相處、為其弟子,必當獲益良多。只是在佛教宣稱的末法時代,與聖者見面何其難?但你可「心繫一境」(P135),你可閱讀佛教書籍、想像釋迦摩尼佛宣揚的理念、內心有一幅超凡入聖的航海圖、能經由老照片想像虛雲老和尚唸持楞嚴咒的模樣、自我內心以那模樣為典範、持續精進,這就是想像力的作用。欲成聖者,自然要先想像成為聖者。

「受」,面對突發的要求與事件,你欣然接受、亦或心不甘情不願?作者指出聖者將朝「滅受、平等不落二邊的感受」邁進(P134)。儒家教我們面對世間事,總要「叩其兩端而竭焉」,亦即左右參詳、正反意見了解;世間事何其多,自身虛懷若谷、「空空如也」,不必事事均知曉,但臨事首尾參詳總能獲得圓滿。扣其兩端,正是不落二端,保持中道,面向唯一。入世如此,出世修行,亦當如此,對感受要漸漸學習不落欣喜、厭惡之兩端,不落外部環境刺激影響,反之是滅受、內攝、回歸自身平靜。否則,日日自身情緒擾動,無法安頓身心,即便不談入聖,你做為一個人無法活得自在自由,當是苦上加苦。

我們在意識上修為、下功夫,是為超凡入聖,作者提出關鍵是要「斷三結」(P162)。結,是糾結、人們心中的煩惱。為什麼我渴望昇華、想修為?因我易感、思緒天馬行空奔馳、情緒波動起伏大,身心疲憊,一直欣羨那些內心思維平靜之人。我渴求斷除煩惱。斷三結,就是斷去三種影響你超凡入聖的糾結:

1.斷去執取錯謬邪戒:有時你覺得受到啟蒙的思想與理論、未必是走得下去的活路,也可能帶來殺戮與殘害;又或是你錯誤地、以偏概全地詮釋某些思想與理論。道路走偏,影響世界甚鉅。誰知馬克思在圖書館撰寫的資本論,能讓世界曾進入兩大強權的對壘?史達林信仰馬克思理論,但執行面真是原先馬克思的想像嗎?更別說假借信仰名義,而造成生靈塗炭。我們別奉行荒謬的教條

2.斷去疑惑:心存疑慮,便無法生信。所謂信仰,是你相信你人生道路該如何走,你能自由、自在,不存疑慮,不疑神疑鬼超凡入聖,首要立定志向,不斷思維、閱讀、實踐、修為,就在於去除疑惑,生信心,堅定志向,獨當一面

3.斷去我執:煩惱情緒的困擾,是因意識上的執著、放不開所成。所謂「無我」,意指去除執著自我。其實超凡入聖,如儒家所言,也應擇善固執。只是就出世而言,強調的是你不應受外界刺激影響、向外欲求,整日執著想著錢、名、利等物事,反之應向心探索,擇善固執於內心修為;進而到聖者境界,連我執都可拋,面向唯一。


每人都有一真心、都能成就唯一真理,我們就是唯一。

那你執著「我」幹嘛呢?時時探詢「我是誰」?即修為、下功夫。

既然要往內心探詢,心思下功夫便自然要越發細膩《八識規矩頌》是一句句頌文,將人們的意識,細分為八種意識類型及相對應的情緒樣態,讓你修為下功夫時能有準繩依據,一步步入聖成佛你心裏就是大千世界,有其混亂、秩序,如何正本溯源,探詢原初本心,需抽絲剝繭

你的意識包含:

1.心王,即主動性(能)(P79),你主動的理解,即意識,又細分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第六識(意識)、第七識(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等前五識,即人們透過感官蒐集外部訊息所生之認識。這些感官肉身神經系統都很重要,我們沒有肉身無法學習如何超凡入聖,應好好珍惜、善待肉身。你要善待感官肉身,就更不應被前五識給困住。資本主義社會呈現資金過剩、生產過剩、供給過剩的現象,世間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感官刺激越來越多,人們內心卻不一定更自由、更快樂,心理疾病者越來越多。一昧地追求感官刺激,只是殘害身體,別無好處,像是吸毒嗜酒成癮、沉迷聲色,皆是如此。

佛教重視內心探索,成佛之路無法由外部環境而得。前五識在修行過程中無法提供真理,人們向外攀緣、追求聲色犬馬,反使自身意識不清、無法擇善固執、無法取得解方。不論是道家、儒家、或佛教,均有提及化物之說;你若得道,自能化物、轉化一切、通達一切。不管你認為是神通、是心想事成、亦或簡單說明是內心平靜而做事順達亨通,皆表達出你的超凡入聖之路,不是由前五識向外索取;但一旦你入聖境,你的境界能耐、會比人體感官能觸及之處還要更大、更無遠弗屆。即超凡入聖,在於求智慧,著重向內心統攝。(頌文關聯性_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頌文關聯性_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頌文關聯性_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第六識(意識),作者以西方觀點區分,是指我們意識處理的區塊屬於知識論範疇。我們從前五識汲取資訊,於第六識(意識)彙整、處理、分別、判定這些資訊、型塑知識;有時是單存在第六識(意識)範圍中思考發展、而不汲取外部資訊(向內提升探索或胡思亂想);這些建立的知識輔助,也會形成判定善惡的念頭,影響實踐。這是人生而為人最美好的地方,即擁有思維。

第七識(末那識),作者認為在意識處理部分是主管我們的「人生觀」(P230),但我認為該意識細分是在探討西方的本體論、在東亞則是道體論作者提及第七識(末那識)在佛教裡是指累世雜帶染污的意識。佛教是講人世分段生死、生死輪迴的,每個人都經歷生死輪迴,除非你超凡入聖了脫生死,否則累世意識染污與慣常習氣會不斷持續積澱,型塑每個人認為的「自我」,於是人們就有著與生俱來、自私自利的人生觀。西方古典經濟學的預設即是如此,假設人們都是理性人,皆是重視利益之人。人人生來就有不同習氣,本質的習氣也會決定你的眼界、心懷與度量,所以作者才說第七識會影響你的人生觀,越自私、越顧自憐、視野越小之人,自然如井底之娃,如何能懂大千世界?一但你擴展自身心靈、追求大我,去除自我執著,第七識(末那識)的雜染影響會漸漸去除,讓心恢復寧靜,但那是一段很長…很長…超越我們所認識的時間修為過程。不過如果我們把時間拉長來看,成為長時段認識的一份子,不當更應該放下我執嗎?因為一切變化都如同與宇宙變化般長長久久,那我到底是誰呢?

因此第七識(末那識)的雜染,牽連到我執,意味牽連到什麼是「我的存在」的探討,那不正是西方本體論的探討嗎?又,佛教致力於去雜染追求原初真如本性,不正是在探討無我,以及對於道家之虛空無為、儒家之止於至善的道體論探討嗎對第七識(末那識)的認識、思索、修為,即在於不斷去除我執,面向唯一真理、與每個人擁有的真如本性。第七識(末那識)的累世雜染,會主動影響而造成情緒反應,或許就是我們說的無明火、無意識情緒;也會牽動意識的根本種子,即第八識(阿賴耶識),並執取第八識的種子作為自我。人們累世經歷,都將無時無刻雜染我們思維,於意識上形成錯誤謬論,合理化自我執著。因此要斷除謬論對個人影響,應同時斷除我執,讓自己視野擴大,體驗佛教同體大悲之同理心、儒家止於至善之共同努力境界、以及道家無名天地之始的包容、唯一樣態。(頌文關聯性_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

第八識(阿賴耶識),這個意識區塊類型,是最細微的存在。作者就西方觀點而言,指攝關聯於哲學的宇宙論範疇。佛教將其視為是人們經歷過善惡歷程的基因存置區,稱之為種子,藏於第八識(阿賴耶識)。我們因受到第七識(末那識)雜染而無法感受第八識(阿賴耶識),同時第八識存放的基因種子會引領人們順隨「業力」而經歷分段生死輪迴。長時段的生死循環,如同宇宙的發展演變,極為綿延遙遠,我們每個人不就是宇宙的一部分?我們的生命不也隨著整體宇宙一同變化?超凡入聖過程,是向內心探求過程,亦是探源過程,如同我們探討宇宙起源,應當有唯一真理尚未挖掘出來,所以就要發展探詢原初的研究過程、探詢如何淨化種子的過程,抽絲剝繭、也是去除染污的過程,化繁為簡,跨域綜整,才能向上提昇、體悟。(頌文關聯性_性唯無覆五徧行,界地隨他業力生)(頌文關聯性_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2.被動的情緒反應(所)(P79)。我們自身意識是與外部世界、與自身累積的經驗持續互動的。在互動過程中,有所分析、有所感,動念之下就會產生情緒,有好、有壞。這種反映出來的情緒,唯識學的概念稱為「心所」,總共細分51項,其中有6個根本煩惱,即我們常常聽到的貪、嗔、癡、慢、疑、惡見;連帶有大隨、中隨、小隨煩惱等等細分類別的項目:這些煩惱,即作者所言,「煩躁擾動、惱害身心」(P102),驅使人不斷面對生死輪迴。別說下輩子,光是這輩子,我們不也都在煩惱中不斷輪迴,如果你沒有積極去面對的話。51心所當中,有好的、善的情緒反饋,但只佔11個,這也是為什麼儒家要強調擇善固執,因成就良善反應是何其難、煩惱是何其多呢…。這51個被動情緒反應,會對應到各個主動意識區塊層次,第六識會面對整體51個心所、前五識會面對34個心所、第七識會面對18個心所、第八識則會面對5個心所。不論如何,八個主動意識皆彼此牽連、被動情緒看起來也會互相影響,因此善惡實踐都會彼此互相連結,你往往在一念之間,有了分別,有了善行惡行的改變。(頌文關聯性_徧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癡)(頌文關聯性_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頌文關聯性_根隨信等總相連)

我們該如何超凡入聖?

第七識(末那識)強烈執取第八識(阿賴耶識)的種子而成為「我」,執著自我、也一直產生謬論、合理化自我存在與人生小道。新古典經濟學「理性人」立論,也許就是作者指攝的謬論吧?形成影響頗深的教派,也合理化當前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過剩、資金過剩、卻又貧富差距極大的人間慘相。很多學者對該理論提出質疑與批判,不過反過來說,「理性人」的說法,人的自私自利、不正是佛教提及人累世積累的我執嗎?人如果不昇華體悟,這樣的論述一直都會存在,人們將貪戀癡迷於自我,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了不起,總是從自我出發看待一切。這般累世不斷衡量審視的「我」,分分秒秒圍繞著自我雜染的有情世界,就佛教立場宣說而言,人們陷入泥沼而難以自拔。(頌文關聯性_八大徧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頌文關聯性_恒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

還記得前文我們提及的,要去除外在干擾造成的情緒影響(滅受),以自身立信正向的想像(想),開展修為的境界,以思維拓展智慧(思),超凡入聖嗎?意識的確會引起特殊的境界(別境),唯識學給了一些境界動力概念:「欲」、「勝解」、「念」、「定」、「慧」。「欲」,是希望得到,人會渴望某些成就與事物,而處於不同的境界階段,甚至可能心無旁騖、努力達成。作者說得好,「不同的欲望,發展不同的生命」(P87)。你想得到些什麼,會不斷讓自己產生增強得到的信念;你是貪求外在食、色、財?亦或追求內在心靈昇華?有欲才有動力,如何轉化你既有本能欲望,形成高層次追求,則更重要。「勝解」是指殊勝、超出世間的了解、認可(P88),我們面對生活不是往外追尋、而是往內收攝(P89),超凡入聖即是追求真理解答、形成了義境界。「念」,是清楚明白、集中不忘(P90)。獲得善知識是值得感動的,也當念念不忘,如電影《一代宗師》裡有句台詞,「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楞嚴經說每人必有常住真心,我讀了真誠感動,相信祂、實實念著祂,自身自能逐漸形塑氛圍。「定」,則是觀照,專注於同一境界、累積正向信念與知識、清楚明白、時時聚焦與思考。心要平靜、思緒不能散亂、心志應集中,儒家亦是認同的,這表現於《大學》與《中庸》共同提及的「慎獨」。當自身獨處時應更為戒慎恐懼,強調聚焦、集中個人省思的作用;也是中庸提及的「誠」,真誠的對待自己。《中庸》〈秦誓〉:「若有一个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即說明修養過程中首要功夫,在於心思真誠、專注、包容。人們專注聚焦於自我內心的省思、審視,即形成神聖性、與更為寬闊的意境。「慧」,其體性就是指不疑惑、能簡擇決定(P92),即不斷於靜心中薰習、進行體悟與理解。

要超凡入聖,我們需要運用引發良善境界的這些動力概念。要不斷形塑怎樣的發展境界呢?我們的修行,如作者言,要在意識下手,轉迷起悟,轉染為淨。面對意識下功夫,細緻審慎地看待善惡念頭如何造作。意識懂得分別、比較、對照,能以這些功能看待錯誤推論,以斷疑,體悟、持續面向真理;有了正向思維意志,越能自發脫離胡思亂想、受外界干擾執著的境界,主動守持善念而有著提昇向上的境界。(頌文關聯性_三性三量通三境)(頌文關聯性_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唯識學描述著凡夫與聖者各自生活的場域。凡夫依修為境界,可能居住在不同的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與九地(五趣雜居地、離生喜樂地_初禪天、定生喜樂地_二禪天、離喜妙樂地_三禪天、捨念清境地_四禪天、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P54)。當中有必須修為禪定才能進入的場域,其中作者特別指出最好能修為至四禪天的場域,有助於超凡入聖、成佛。因此修禪、修定很重要。安定,是指能讓心清淨、沒有汙染擾亂、不受欲樂束縛、「心地明淨而安定,自主又自由」(P57)。到達第四禪,是處於「定慧均等」(P61)、即一種內心具智慧且極為寧靜的均衡狀態;這不是入定到極致、失去智慧、如同枯石,而是能靜心思慮有所得的狀態;這也表示凡夫要入聖,需要智慧。能入定,即是安住、不為一切現象所動,在這樣狀態下,能持續體悟、印持、認同無我、法性空慧的智慧,即在定慧均等狀態下,體悟無生法忍(P157、175)。忍,即是安住、認同、心安的意思,有著安於了脫生死的狀態與智慧。

進入禪定境界,使得眼耳鼻舌身等與外部接觸的五識都逐漸不起作用,關鍵自然往內關注意識的昇華發展,禪定為輔,靜心狀態下持續修慧,即作者言「跳開侷限的視野」(P58)。我很喜歡作者以大海比喻內心不斷昇華後的開闊、沉靜,作者言,我們能在波濤洶湧世間,具有潛入深海的能力,感受深海的沉靜(P160)。作者反覆在許多地方提及大海,對於喜愛大海與其寧靜的我而言,是有深刻感受與銘記在心的大海不僅開闊、沉靜,更能包容、納百川而為唯一。世間萬象由心識變現而成(P75),而頌文發展出超越凡夫情執的修行地圖(P142),人的意識永恆地在判別境界中轉變,人即由意念主導而具主動性、亦因一念之別,產生變異,思維起心動念就會產生最巨大的力量,能牽動眾生生死輪迴;亦能提昇意境,超凡入聖,證得唯一;唯一、即不二,真理,就是「中道不二」、「 無二無別」(P157、175);所有人都在追求唯一常駐真心的道體上前進,你雖孤獨內省證成真理、亦是在眾多善知識協助下一同前進,證成唯一。 (頌文關聯性_三界輪時易可知)(頌文關聯性_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頌文關聯性_性界受三恒轉易)(頌文關聯性_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隨著入定、參悟,一步步轉化,於意識中斷除我見,如作者所言,我執越重、眼界越小、觀察力越差(P240);對那些細小分別其實無關痛癢、格局不大自然也格不出什麼道理來。當不斷修為能斷除我見、擴大視野,由於累世薰習的我執很重,沒那麼容易清淨,至少先降伏住、不起雜染再說;一旦修為至雜染消失,能破除習氣,完全體悟沒有真實不變的自我(P138),入聖則至圓明境界,如一面鏡子全然反照所有、對眾生一切平等。(頌文關聯性_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頌文關聯性_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最終能得解脫生死、涅槃之境,就是證得佛教所說的無為法,你得到真理、無為實相 、真如本性,那真理吸引著我,能遍於一切、不佔一切,不受一切所障礙、容納一切、自由自在,獲得「無漏」的大智慧,煩惱根本不存,如如不動,不會與界內外煩惱相應、亦沒有領受、想像作用、不變不異、不可思議,即為空性、徹底放下執著(P164)、型塑具真實主宰特性的「性境」、真理境界(P189)。(頌文關聯性_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恒摧)(頌文關聯性_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頌文關聯性_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頌文關聯性_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頌文關聯性_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若從第八識(阿賴耶識)來看,人不只為解脫生死;所謂成佛,也在於生生世世的菩薩行,第八識如平靜大海,卻因前七識掀起波浪。第八識受第七識感染而有「執藏」,沉澱深底則為「所藏」,若修行入聖,則消除所謂阿賴耶識,恢復本原(能藏),第八識蛻變成「阿陀那識」,探源成功,見著人本有之妙明真心。(頌文關聯性_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爭)(頌文關聯性_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第八識蛻變成「阿陀那識」之溯源探求,實關聯於「佛在人間」這一話語。每個人都願生生世世再回人間行菩薩道、不捨眾生苦;也知在人間才最好修行,在生活中更能了悟生死。不是我、而是眾生群能隨順因緣聚合,在生活的基礎上,相互攝入、應承,觀照生活,一同超凡入聖

人不是求仙,而是求仁得仁,體悟成聖,聖佛皆在人間。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