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議
清議

我們是一群來自不同學系的香港大學生。我們成立《清議》,旨在透過各電子平台定期分享我們對公共議題的觀察,涵蓋政治學、公共政策、外交、歷史、文化、法理學、經濟等範疇。以理性對話促進知識交流,重構價值,回應時代的訴求。 💡 Telegram 頻道:https://t.me/civilcritique

【清議時事】韓國瑜「新星隕落」與港台政治合流

3458 個字 |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我叫韓國瑜,號稱百年難得一見政治奇才。」-韓國瑜,2019年

隨著韓國瑜在今年6月的公投中被罷免高雄市長一職,席捲華人世界長達兩年的「韓流」就這樣以悲壯的方式結束。韓國瑜被罷免後,民進黨一洗2018年輸掉高雄老巢的屈辱,整個綠營莫不歡天喜地。然而,同樣因此而興高采烈的還有香港的反對派。罷韓成功消息一出,香港新生代反對派人物例如黃之鋒和羅冠聰馬上在社交媒體「恭喜台灣人」,香港蘋果日報則不斷對韓國瑜冷嘲熱諷。韓國瑜參選高雄市長掀起「韓流」的同時,無意間拉近了港台兩地的政治聯繫。當時韓國瑜高調支持「九二共識」以及大陸交好的同時仍然維持高人氣,除了令執政民進黨倍感壓力,也令香港的反對陣營非常擔心韓國瑜的親中主張會蔓延到香港,影響本地選情。儘管「韓流」已經結束,但是經歷完香港的反修例風波和台灣2020總統大選,香港和台灣社會儼然已經成為一個「政治共同體」,長遠來說,台灣和香港的政治形勢會愈來愈受對方的影響。

香港和台灣作為中國大陸以外兩個最主要的華人社會,兩地的交往有非常特殊的淵源。早在國共內戰結束後,退守台灣的國民黨已經不斷在香港進行政治工作,與香港左派爭奪華人社會的話語權。港台兩地同樣是「亞洲四小龍」的成員,在經濟和文化方面有著緊密關係。港人經常到台灣旅遊上學,台灣出版社的書籍在香港市場大行其道,台灣和香港的明星經常到對方市場發展。經濟和文化上的緊密反而突顯了政治上的疏離。基於內戰的關係,國民黨在香港留下了不少親國民黨的團體,但這些所謂親台團體在香港政壇所起的作用不大。雖然台灣政治發展一直是港人茶餘飯後的話題,但回歸後,不論是親中和反對陣營都與台灣的政治組織聯繫不大。直到台灣爆發「太陽花學運」和香港爆發「佔領運動」後,兩地才開始有多一點政治互動。直到韓國瑜參選高雄市長,他一夜間成為台灣綠營和香港反對派的共同攻擊對象。這種程度的政治互動當時是1997年回歸以後少見的。

台灣的學生和示威者史無前例地佔領了立法院(圖片來源:心頭殼)

形容港台之間是一個政治共同體不僅因為兩地在政治上互相影響,兩地政治發展的軌跡也出奇地相似。香港近年政治發展的軌跡基本上是把台灣的政局變化重新演繹一遍。這種耐人尋味的變化早在2014年出現。基於兩岸三地的特殊政治狀況,台灣綠營和香港的反對派有著鮮明「反共」傾向和相似的意識形態。2014年,台灣爆發「太陽花學運」。親綠營團體和學生組織針對當時馬英九政府與中國大陸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服貿協議),反對台灣對大陸進一步開放經濟,發動了一系列示威,並在當年3月中成功突破警方的防線佔領立法院,後來更加試圖佔領行政院,最終迫使執政國民黨擱置服貿協議。同年9月,香港反對陣營發起「佔領運動」,動員市民佔領金鐘、銅鑼灣和旺角的街道試圖令北京撤回就香港特首普選方案設下的框架。「太陽花學運」和「佔領運動」雖然目標不同,但本質上都是針對中國大陸的政治運動,有著強烈的「疑中」情緒。

「我想我就送他一句話,台獨比梅毒還可怕,梅毒害老婆孩子,台獨則害了2300萬人,且立刻把台灣帶向戰爭邊緣,誰受得了?」-韓國瑜,2019

2018至2020年間的政治變化進一步將香港和台灣兩地的政治聯繫起來。在2018年到2019年初,兩地的親中陣營可謂形勢一片大好。在台灣,蔡英文政府的施政引起極大民憤,導致民進黨在2018年11月的九合一地方選舉中「崩盤」,甚至連綠營老巢、執政20多年的高雄市都輸給國民黨。在台灣政治版圖裡,再次形成「藍大於綠」的格局。當時總統蔡英文不僅在民調上遠遠落後於主打「經濟牌」的國民黨「新星」韓國瑜,她在黨內還面臨賴清德的挑戰。輿論普遍相信主張「友中」的國民黨很大機會重返執政。

在海峽另一端的香港,林鄭月娥政府在反對陣營的爭議聲下成功在2018年的9月和10月實現高鐵站「一地兩檢」和促成港珠澳大橋開通,她的個人的政治聲望也此時達至高峰。同年,香港的親中陣營在前後五場立法會補選中,成功從反對派手中奪去三個議席。特別是3月和11月兩場位於九龍西選區的選舉,親中派的候選人成功在傳統反對派佔優的地區以「單議席單票制」而非「比例代表制」的形式贏得選舉,開創了回歸以來親中派在立法會「單議席單票制」補選勝出的先例。在香港的多場政治勝利,再加上來自台灣的「韓流」,令港府和親中派成為強勢的一方。港台兩地的親中陣營大打「經濟牌」和「民生牌」成功淡化兩地人民對北京的戒心,有望促進兩岸三地的合作聯繫。

在港珠澳大橋開幕禮當天,林鄭月娥和習近平並肩出席,該安排顯示林鄭獲得北京全力支持(圖片來源:路透社)

然而,就在兩地親中陣營沈溺在難得的政治勝利時,他們忽略了香港和台灣的政界已走向「一體化」互相影響的過程。當其中一方出現重大政治事件,很快便會波及另一方。 在韓國瑜參選高雄市長時,不少香港親中派人士已經開始留意這位國民黨新星,希望其親中傾向能夠影響香港社會,長遠甚至將「韓國瑜模式」複製到香港。尤其是當韓國瑜在2019年3月來訪香港,並成為首位拜訪香港中聯辦的台灣市長,已經引起整個香港政界包括親中和反對陣營的高度關注。香港各界對這位國民黨新星的關注程度比以往訪港的台灣政治人物包括仍是台北市長的馬英九和民進黨的謝長廷都要高。

當然,這種變化同樣對綠營和香港反對派有利。林鄭月娥政府在2019年2月推動《逃犯條例》修訂所引起的政治風波不僅推翻了本地親中陣營辛苦建立的大好形勢,還戲劇性地改變了台灣2020年總統的形勢。在整個2019下半年,香港的反對陣營和台灣綠營相互呼應,互相壯大聲勢。民進黨高調支持香港示威者,部分綠營團體則動員台灣民眾向香港示威者捐贈「抗爭物資」。而香港的反對派則呼籲台灣人不要投票給國民黨和韓國瑜,和應民進黨反對「一國兩制」的論調。在台灣的蔡英文透過挑動兩地「反中」情緒,成功重建黨內威望擊退賴清德的挑戰,還在總統大選取得超過800萬票擊敗韓國瑜。而韓國瑜本人更在6月的罷免公投中失去高雄市長的職位。至於,香港的親中陣營則在2019年11月的區議會選舉中,經歷了回歸以來最大的挫敗。兩地親中陣營在整場政治風波中的遭遇是名副其實的「賠了夫人又折兵」。

香港出現「反修例風波」後,台灣各地都出現聲援的連儂牆。(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很多人喜歡拿香港2019年的「反修例風波」和2014年的「佔領運動」作比較。不過筆者認為,從政治局勢的發展規律來看,「反修例運動」和台灣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更相似。兩場政治運動都是源於對北京的不信任,而且發展過程相似。2014年太陽花學運期間,親綠營的團體和學生為了阻止國民黨佔多數的立法院通過服貿協議,強行佔領立法院。學運過後,國民黨接連在2014年的九合一地方選舉和2016年的總統選舉大敗。有趣的是,類似的規律在5年後的香港再次發生,示威者為了令特區政府接受所謂「五大訴求」,於七一回歸紀念日有組織地進攻並佔領立法會大樓,期間對立法會大樓內部進行了嚴重破壞。面對一連串大規模遊行示威和街頭衝突,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6月被迫宣布暫緩《逃犯條例》修訂並在10月再次讓步正式宣布撤回議案。同樣地,親中陣營為支持修例負上沈重代價,在區議會選舉中經歷有史以來最大的挫敗。香港的「反修例風波」不單是「太陽花學運」的翻版,而且比後者更暴力、影響更廣。香港的政治運動明顯已經在走台灣的「老路」。

「蔡英文總統妳為香港做什麼?香港人流血,妳的選情在補血!」-韓國瑜,2019年12月29日總統辯論會

諷刺的是,正當香港和台灣的政局已經連結起來,綠營和香港反對派打得火熱,兩地的親中陣營仍然各自為政。這是因為兩岸仍然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的道統之爭,而且台灣的國民黨特別介意被「抹紅」。故彼岸的親中派只會互相同情但不會合作。但是經歷兩地的政治風波後,國民黨和香港的親中陣營,就像綠營和香港反對派一樣,已經形成了唇亡齒寒的關係。而這個有趣的局面,是在韓國瑜參選高雄市長後形成的。假若兩地親中派繼續連最基本的配合也沒有,當台港其中一方再爆出敏感政治問題時,2019年的歷史必定會重複。香港的政治已經走向「極進化」和「台灣化」,在日益複雜的情況下,管治者作出敏感的政治決定時,不單要考慮香港民情的反應,還要預計當消息傳到台灣後造成的變化,以及反過來對香港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夠避免韓國瑜「新星隕落」的悲劇再次重演。

文/丘楚寧

【Telegram 頻道】:https://t.me/civilcritique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