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Coding
為自己Coding

YO~~ 剛跨入AI人工智慧領域的小小工程師, 熱愛自學, 熱愛分享, 下班後的我想為自己Coding, 積極撰寫教學文, 想將自學的程式知識分享給大家, 不斷追求進步的自己, 希望有一天能回饋社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如果您有什麼很酷的想法,也覺得我還行,歡迎您找我合作~~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oding_4_me/

讀書筆記- <我的職業是股東>- 我的第一本投資理財書- 成長股與價值股#5



書名: 我的職業是股東

作者: 林茂昌

出版社: 早安財經



第五章 心得

這章一開始就給了我很大的打擊,前面的章節不管是對股票基本分析或是技術分析方法,都是教我們如何看股票走勢,來操作買賣,但這篇直接告訴我們,在現代投資理論中,認為不可能有長期賺錢的投資方法,雖然我也不是很意外,但總覺得那我前面了解了那麼多,還有用嗎


重點整理

隨機漫步理論

1.每一個時間點的股價,上漲與下跌的力量是相當的,是無法準確預測的,所以無法靠預測走向來賺取很大的獲利

2.現代理論的基礎,發展出效率市場假說、投資組合理論、風險與報酬關係等

3. 現代投資界的主流思想,主要大將很多都有著諾貝爾獎光環

4.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 為這些大將募集資金與進行股票操作中,最知名的公司


既然隨機漫步理論認為很難有超額利潤,但為什麼信奉這個理論的菁英卻能有驚人的獲利?這些疑問在1900年3月的一篇博士論文《投機理論》中揭開了序幕,出自於巴舍利耶之手,他用隨機漫步理論來解釋股票市場,但在討論這個理論之前,作者想先討論一個相對於隨機漫步的均數復歸(mean reversion)觀念



均數復歸

1.又稱為平均數復歸

2. 指經過一段時間,會傾向回復到平均水準的現象

3. 舉例: 當利率高於長期平均時,會下降,反之則會往上走


作者用一個簡單的方式說明,當玩撲克牌遊戲,第一張出現超過平均數7時,我們會猜下一張低於7,反之會猜高於7

如果將這個方法應用於股市就會覺得平均數7就像是是股票的內在價值,抽出的第一張牌就是現在的股價,當它高於平均股價的時候,就會認為接下來會跌,就會賣出,而當它低於平均股價時,就會預測接下來會上漲,可以買進,如果真的可以應用於股市,就會賺飽飽,但是事實總是殘酷,它能用在玩撲克牌,卻不能用在股票市場



股票市場比較像擲硬幣

1. 每一個買賣點力道都一樣,所以難從股價判斷是看漲的占優勢,還是看跌的占優勢

2. 每次投擲硬幣都是50%的機率,而且上一次的結果不會影響這一次,每次的期望值也都為零,過去這樣的概念,會讓我們覺得只要投擲越多次硬幣出現正反的數量應該會接近一樣

3. 如果投到正面+1,投到反面-1,實際投擲硬幣一千次、一萬次以上,會發現不僅沒有趨近於0,反而離0更遠,這樣的特性表示股票市場不符合「均數復歸」特性

4. 實際上投擲一次硬幣的期望值是零,標準差是一,第二次,期望值還是零,但標準差為根號2,到了第三局,期望值依舊是零,而標準差為根號3,簡單來說標準差與玩的局數的平方根成正比 ,也是證明市場是否有「隨機漫步」的一個重要證據


依照隨機漫步理論,投資股票就像射飛鏢一樣,天底下沒有完美的市場

1.薩繆森- 如果市場存在「均數復歸」,大家都想靠這個方法賺錢,就會導致這個現象消失,而回到隨機漫步的現象

2. 尤金·法馬(Eugene Fama)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只要股票市場符合假說,市場無時無刻都不會偏高偏低,都會符合股票的真實價格,這樣投資人就會找不到有利可圖的機會,而這就是所謂「有效率的市場」



尤金·法馬(Eugene Fama)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1.所有的資訊都是公開且免費

2. 所有的投資人都是理性的投資人

3. 所有的投資人都密切注意股價,並隨時調整持股,以保持最佳狀況


買股票就隨便買就好了嗎

作者希望我們切記: 這個理論只是說,專家選股並不會比射飛鏢高明,但並沒有說,射飛鏢比專家選股還要高明喔

巴菲特也認為股票市場不是無時無刻都處於有效率的,而作者認為就算是一個有效率的市場,投資者也很難獲利,因為一旦這樣的效率市場狀況出現,理性的投資人就會瘋搶,造成套利的機會消失,再來就是市場大多時候是有效率的,但有些小型股、或是籌碼有限的股票,一旦出現一些價格異常的狀況,就會讓投資人損失非常慘重,所以千萬不要用射飛鏢的方式買股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

作者依照股票的兩個特性將股票繪製於座標軸上,X軸為風險,Y軸為預期報酬,作者以台泥與宏普的例子來舉例,台泥的風險與預期報酬都較宏普來的低,將它們用一條曲線連結,這條曲線稱為「效率前緣」,如果我們同時擁有台泥與宏普的股票,這樣的投資組合就會大大的降低宏普的風險,降低的比台泥與宏普間的風險差還低,也就是如果用一條直線連結這兩檔股票,然後理論的風險點會是在這條直線中間的位置,但實際上確是在曲線上與這個點同預期報酬,但更低的風險點上,而如果有股票的特性是在這條區線的右下方,就會被稱為「無效率股」,也就是風險高,但預期報酬卻不高的股票


投資組合降低風險

不斷加入適合投資組合的股票,來降低風險,最後降到一個程度就無法再降了,無法降低的風險為「系統風險」,通常系統風險是可以影響整個股票市場的風險,像是戰爭、天災、政權更迭等,這些投資組合裡的股票可以畫成一個「效率前緣」曲線,而在這條曲線上大家就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選擇有較高風險,但高報酬的股票,或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股票


效率前緣(Efficient Frontier)

1.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利,馬可維茲 (Harry Markowitz)提出的

2. 在總風險相同時,相對可獲得最高之預期報酬率的投資組合

3. 預期報酬相同時,相對上風險最低的投資組合


如依據為每個人的風險偏好,計算最適合的投資組合?

1. 幾乎辦不到: 計算效率前緣上的投資組合就已經很難很複雜了,更何況還要根據每個人的風險偏好不同,再計算一次

2. 解決方法: 將無風險證券,像是國庫券納入這種投資組合中, 偏好風險高的人,只要少買一點國庫券,而偏好風險低的,只要多買一點國庫券,就不用複雜的計算便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如何利用加入無風險證券這種方式找到最佳投資組合?

1. 利用無風險證券利率在預期報酬-風險軸上畫出一點,然後繪製一條它會與效率前緣曲線相切的直線,相切的點為M點,而這條直線稱為資本市場線(Capital Market Line),也是新加入無風險證券後,產生的新效率前緣

2. 這條資本市場線(Capital Market Line)比原本的效率前緣曲線的效率還要好,而且線上的每個點都是用無風險證券與相切M點的投資組合做組合搭配的

3. 結論: M點是固定的,所以一旦算出M點的投資組合,只要根據不同人對風險的偏好,改變無風險證券的比例就好,風險偏好越高,就買越少證券,風險偏好越低,就買越多證券


既然M點是固定的,那M點要怎麼找呢?

1. 作者說在實物上M就是股價指數

2. 在引進了無風險利率並導出資本市場線後,只要使用標準普爾五百(S&P 500)指數基金當我們的投資組合就可以囉,而不同風險偏好的人,只要購買不同成數的無風險國庫券來調整風險就行囉


指數型基金 (Index Fund)

1. 將我們投資組合,組合成與股票指數完全一致或接近的話,就可以得到與市場一樣的效率投資組合

2. 操作成本低廉: 模擬指數,踩用機械式操作

3. 又稱「被動型」基金,不同於過去傳統基金會聘請基金經理人與研究員的「主動式」管理



要如何選擇指數型基金(ETF)?


1. ETF與過去的基金不同,它是整個市場有效率的投資組合,不是分類股(像是電子股或金融股等),ETF可以根據費率與追蹤誤差,來選擇,也就是這欓ETF要能夠盡量代表整個市場,但是在調整操作上,又不能太過複雜,這非常的難選,因為通常能代表市場的ETF, 調整運作上一定會造成很多的成本狀況,而不調整的話,又會造成追蹤誤差,相當地難抉擇


2. 如果不知道怎麼下手,根據經驗法則,選規模最大的準沒錯


共同基金與指數型基金誰好?


我們總是能看到許多專業經理人的文宣或演講,用總總的報告數據來證明自己的高獲利,並邀請大家來加入他,但在某些年的研究上,傳統請專業經理人來操作股市的主動型共同基金與被動型的指數型基金 在獲利方面,平均來看幾乎都是指數型基金獲勝,當然如果拆細一點來看有些共同基金確實在某幾年特別突出超越被動型指數基金,但都無法長期打敗股票市場,對於這樣的情況,除了改變時間軸來檢驗兩種基金的差別,也可以使用多種可以同時兼顧風險與報酬率的指標,來做更客觀的評比,像是夏普比率(Sharp Ratio)


夏普比率(Sharp Ratio)

1. 於1996年,由威廉·夏普提出

2. 通常用來衡量基金的報酬率相較於風險的表現

3. 值越大,表示承擔一單位風險的報酬率越高

4. 夏普比率(Sharp Ratio)公式: (投資組合預期的報酬率 減掉 無風險利率)除以 標準差


公式講解

標準差代表的是投資組合的風險,那種用高風險來獲得高報酬的投資組合,標準差會比較高,我們可以使用夏普比率(Sharp Ratio),將一個基金的投資報酬率除以標準差後,就能知道這個基金經過風險校正後,是否依然是優秀的基金



在美國看起來是被動式管理基金優於主動式管理基金,但為什麼台灣看起來是相反的?


從作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台灣有很多主動式管理的基金,表現較被動式管理基金來得好,也說明了在台灣主動型基金是有一定優勢的,這與美國的狀況不同,作者引用一篇中正大學財金所的論文來解釋,原因可能是美國股票市場相較於台灣的股票市場來得有效率,這也是在台灣還是以主動式管理基金為主流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請專業的投資理財顧問來投資,是台灣的主流選


時機的轉變: 當大家都主動,就是被動的機會,當大家都被動,就是主動的機會


作者在這邊將買指數型基金,比喻成搭便車,當大家都努力鑽研股市,使用主動式管理基金的時候,正是選擇被動型基金的時間點,而如果大家都只想搭便車,我們就該跳下車,選擇主動型管理基金的方法,它們幾乎是相生相剋的,但台灣現代被動式指數型基金不斷增長,不會扭曲市場嗎?墨基爾教授認為就算主動式管理基金的投資人只佔5~10%,就已經足夠反應價格中的資訊,所以被動型基金還是可以買的


那我們為什麼要選ETF呢? 要選擇哪一欓ETF呢?


就算我們是股市界的弱者,只要仿效我們的對手,也就是蘇東坡下圍棋的方法,我們也能成為強者

1. 只要我們的投資組合仿效的對象就是股票市場,我們就不會輕易的被股市打敗,因為自己要打敗自己是很難的,也會瞬間從股市界的弱者,變身為專業管理人的勁敵,變為股市界的強者

2. 作者說只要買ETF台灣五十就行了


股票市場中的「異常現象」


1. 「元月效應」 :每年的一月,股市通常都是上漲的,股市漲多迭少

2. 「規模效應」:有很多研究發現 小型股的報酬率,透過風險校正後,報酬率比大型股還高,有些人會說小型股風險高,當然報酬率也高,但研究發現就算扣掉風險,小型股的表現還是比大型股優,最早提出的是羅夫.班芝(Rolf W. Banz)

3. 「低股價淨值比效應」:由法馬和法蘭奇(Kenneth French)研究證實,低股價淨值比的股票,報酬率表現優於高股價淨值比,而且有非常顯著的效果,股價淨值比就是「股價」除以「每股淨值」後的值

4. 「冷 / 熱門股效應」:由威納.狄邦特(Werner De Bondt)和理查.泰勒(Richard Thaler)研究發現,原本在前幾年報酬率表現很好的一群股票,後幾年卻輸給一開始表現最差的一群股票,作者認為某種程度上印證了反向操作的理念


好感動,有種終於快要把這本書讀完了的感覺,這章內容有點多, 突然多了好多的名詞, 要花點時間理解吸收, 但是讀完後也是收穫相當豐富, 我把重點整理出來, 讓我未來要來複習的時候比較快速方便, 真心覺得這本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好書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