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全福 PhD
徐全福 PhD

浪漫與幻想編織出多采多姿的生活..........

世界大戰第一部 -----燃燒的海洋(1)

以下故事發展與戰爭情節皆屬虛構.....,戰情室裡,心情緊繃的將官們,或坐、或立、或來回踱步,搓著雙手、緊盯著戰況發展,不敢稍有鬆懈。

一 大衛營首腦會議

美、日、韓首腦在大衛營會議期間,三方首腦進行了數日的密會,對於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局勢,已達成一些重要的決議,會後,由美國五角大樓主持,進行了與日本防衛省、和韓國國防部等高級官員的會後會。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在於討論如何對應南中國海日益緊張的局勢,當前南中國海是全世界最容易爆發戰爭的地區之一。新任的菲律賓總統在大多數菲律賓人民的擁護下,採取親美政策,基於雙方簽訂多年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再允許美軍增設4座新的軍事基地,其中位一處於菲律賓北部的呂宋島軍事基地最靠近台灣。這使得美軍得以重新佈署軍隊和艦艇於菲律賓,並利於執行美軍的南海自由航行行動,而美軍這項自由航行的行動,除了宣示南海為國際重要的可自由航行航道之外,主要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國在南海的擴張。 

    於大衛營首腦會議中,美國企圖弄清楚,日、韓二國在南海問題的立場,美國希望日、韓兩國可以暫時擱置領土爭議、和歷史宿怨,在北韓導彈危機與南海議題上進行合作。不久前,日、韓兩國的領導人,剛剛在競爭劇烈地大選期間,獲得多數選民的支持,並得以當選大位,他們競選期間的親美立場,使他們就任後,大力地推動與美國的各項政治、經濟、與軍事合作,美國的大規模駐軍與主動提供先進武器裝備,大大強化了日、韓二國的國防武力,並也協助二國對於高端武器的研發、設計、與製造。國防武力增長與軍備強化的結果,促使日、韓二國願意與美國在軍事議題上有更寬廣的合作。與北大西洋公約國家相較,看似有形成東北亞軍事類同盟的跡象,這種類同盟情況,在明裡是衝著北韓的導彈危機而來,暗地裡卻是呼應美方在太平洋的大戰略,企圖用以遏止中國突破第一和第二島鏈防線。利用日、韓軍隊在第一線防衛,得以減輕美軍太平洋軍隊所面臨到,日益增長的中國軍事壓力,並為戰爭初期,起到緩衝的作用,這種軍事緩衝,可以為中、美軍事衝突爆發初期時,讓美軍軍事部署,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2022年2月俄烏戰爭的突然爆發與近日的進展近況,大大出乎國際戰略學者的意料,俄烏戰爭也給中、美兩大強權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方向。北約國家體會到,北約東擴並非是一劑可以遏止俄羅斯西進的良方,北約各國不得不立即增加國防預算、強化軍備,以因應未來不可測的軍事危機。五角大廈裡的人們也忙著收集各項資訊進行分析,因為俄烏戰爭前對於俄羅斯發起戰爭的機率、與戰爭結果等的分析、與預測幾乎都失靈了,烏克蘭挺住了攻勢,俄羅斯的氣焰受到頓挫,雙方僵持不下,看來戰爭無法在短時間內結束,同為斯拉夫民族的二個國家,一時間陷入戰爭的泥沼中,大量人民的喪生和財產的損失難以估計。華盛頓的戰略學家一方面提供更多的武器裝備到俄烏戰場,一方面預測並期待著,何時可以拖垮俄羅斯,但想要拖垮俄羅斯的預測,看來似乎已經是不可能實現。從另一方面來看,不論是北約成員國或是華盛頓,都不希望直接捲入俄烏戰爭,所以都不會為烏克蘭而直接派遣地面、或空中部隊參戰,如果這個戰爭,可以讓烏克蘭阻止俄羅斯西進,並削弱俄羅斯的經濟與國力,且不費一兵一卒,就讓二個斯拉夫民族互相內鬥、並長期消耗武器裝備,這種隔山觀虎鬥的策略有何不可。 

    五角大廈的謀略者樂於看到俄烏戰爭目前的發展,這種處於相持不下的狀態,雙方長期的戰鬥與持續地傷亡,可能使俄羅斯的民心士氣低沉,國力迅速消耗,讓俄羅斯無暇兼顧到太平洋和印度洋局勢,也無力部署與強化在這二地區的軍事力量,如此可以讓美軍在印、太地區,專心籌畫和部署用來對抗中國日益增強的軍力。 

    在印、太地區,國力較強的國家有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可以考慮形成同盟方式來對抗中國,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且距離中國太遠,遠水救不了近火,唯有日、韓二國可以在戰爭初期發揮緩衝作用,一旦戰事興起,究竟日、韓二國是否願意充當美軍的馬前卒,華盛頓方面實在沒有十足的把握。在印度洋的印度與中國一直存在有領土爭議,在中、印邊界製造事端,引發局部區域的軍事衝突,或許可以在中國西線戰場牽制住一部份的軍力,讓北京無法兼顧兩線作戰。當然這些都是華盛頓方面的籌畫。戰爭籌畫者欣喜地從俄烏戰爭的進展獲取到寶貴地經驗與教訓,那就是讓烏克蘭成為華盛頓與北約的戰爭代理人,並導致俄羅斯陷入泥沼的戰爭模式,從用以遏制中國突破第二島鏈的眾多規劃中,現出一線曙光。

CC BY-NC-ND 4.0 版權聲明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Loading...
Load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