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註銷用戶
已註銷用戶

.

雖是最佳,卻不完美:《浪跡天地》(游牧人生)還欠點甚麼?

「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圓因法師)。趙婷受泰倫斯馬力克啟發,呈現人在文明與曠野之間的存在狀態,卻比馬力克「落地」一點,較適合大眾口味,但同樣要在戲院觀賞才體驗到人物與環境的關係。在觸及社會問題這方面,《浪》卻有點模棱兩可,既要表達制度問題,主線卻把浪遊寫成個人選擇 ── 本可享安逸,只是更想要逍遙 ── 便削弱了批判力度。

2020年威尼斯影展金獅奬得主《浪跡天地》(游牧人生/無依之地/Nomadland),描寫女主角 Fern 駕著露營車在美國各地打工浪遊的經歷。早三十五年的金獅奬作品《無法無家》(Vagabond),亦以一個浪遊的女性為軸心,兩相對照,方向迥異,都走向人生最後一段路,呈現了不同的人生態度。

趙婷當然可以拍一齣個人獨對天地的浪游故事,而用電影語言表達這種主題也是她的強項。但觀眾及評論人因為紀實文學原著的關係而來看電影的話,對其社會批判性的刻劃有相當期望也是恰當的。而且用對白及字幕卡直接表達信息的方式也令人疑惑,正因為對趙婷的視像表達能力有相當高的預期,這些有關「社會經濟結構因素令很多人成為浪游族」的信息便有雞肋之感。

或許趙婷捨棄這些雞肋,集中呈現孤獨的(女)人面對自然的狀態,或會更接近華妲的境界,走上大師之路。

(因版權問題,請到這裡閱讀全文)

(部份內容原載於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焦點短評」及明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