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nshale
brownshale

我們在炎熱與抑鬱的夏天,無法停止排便。 主要作為備份音樂分享文,偶爾寫點東西。以前常出沒在友站,現在主要出沒於人生Online。

♪ 音樂雜記 | 2022.08 紀錄 | 我們不要再見了

2022.08 紀錄 - 絕命青年/羊文学 & LÜCY/粗大Band/Special Others /SadSvit & Лея/Frankie Cosmos /The Tic Tac/陳珊妮/林強/Ren/Muse/Michael Kiwanuka/Regina Spektor
隨意推薦本月(2022.08)新歌,有緣人請隨意聽。

▼紀錄歌單
>Youtube
>Spotify

* Spotify 歌單調整:
(1) 原 Ren 的三部曲,僅保留本月新發行的 "Violet's Tale"。
(2) 原 Regina Spektor TinyDesk Live演出,改為專輯版的 "Après moi" 。

★ 絕命青年 - 我們不要再見了
★ 羊文学 & LÜCY - OH HEY
★ 粗大Band - 留下來陪我 (ft. 伍悅)
★ Special Others – Timelapse
★ SadSvit
& Лея - Страдча
★ Frankie Cosmos - Aftershook
★ The Tic Tac - 正常人的條件
★ 陳珊妮 - 罪美
★ 林強 - 水波石
★ Ren - Jenny, Screech and Violet's Tale (Full Trilogy)
★ Muse - You Make Me Feel Like It's Halloween
★ Michael Kiwanuka - Beautiful Life
★ Regina Spektor: Tiny Desk Concert (Live)


◎ 絕命青年

本月發行的新專輯,首推香港雙人組「絕命青年」的《來一場冒險》。主唱Soft和吉他手Soni,之前都是香港樂團「雞蛋蒸肉餅」(GDJYB)的成員,在香港政治情勢動盪不安之際,兩人決定移居台灣發展,並組成「絕命青年」。這張專輯中的歌曲就是他們一路來的心路歷程。StreetVoice專輯連結在此

從一次又一次衝突事件,引發香港青年們內心的恐慌與迷惘,有人決定趕快離開、有人想再留下來為自己的家盡一份力,因而從不同視角寫出「致留下的你」、「給遠走的你」。這首「我們不要再見了」,則是與昔日的朋友,因為接收到的資訊與對政治局勢的觀念皆有落差時,只能選擇不要再嘗試說服對方、不要再見了。雖然歌詞寫得紓壓直白到帶點喜感,但其實還是很哀傷的事。

你相信著比荒謬更荒謬的消息
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看圖作文
卻興高采烈分享在 共同群組
以為自己是智者 其實是個智障
從那天起我們雖然沒有吵架
彼此再沒有點讚對方的點滴
老實說也不想看到你 分享的東西
因為你真的真的他媽的 低B

從 GDJYB 到 絕命青年,他們在音樂類型與曲風上做了不少改變,少了原本的數搖元素、多了些電氣與dreampop風,或許是因為人員編制的減少;或許多少想迎合台灣樂團圈潮流、期待在這裡得到肯定;更或許只是在轉換環境後,那個想 "來一場冒險" 的心境,讓他們做出不同嘗試。

偷偷再推一下以前的作品,相較於知名度較高的榴槤乜乜乜, 我比較想放這首 Backspace,可以直接當我的專題主題曲。

這篇文章拖了大概快一個月才寫完,所以歌曲"我們不要再見了" 的MV 和Legacy的專訪都已經上線囉!


◎ 羊文学 & LÜCY

LÜCY好像是第三次被選進每月紀錄,已經達到我設定的上限,以後不能再推薦了,只好等他在金曲獎大放異彩吧(亂預言)。這首與日本團羊文学合作的作品5月就已經發行,這個月MV剛上線。

動感十足的合作歌曲讓大家聽見他們的不同面,這波疫情似乎變相促成不少音樂人跨國遠端合作,各種現場演出活動也都慢慢恢復正常了,順利的話年底就能看到他們再加上來自泰國的Numcha,這群神仙組合一起出現


◎ 粗大Band & 伍悅

聽淑芬唱這麼正常的歌詞反而不太習慣ㄟ。這首的點閱數我覺得不太合理,請務必聽聽看齁。朋友問我最近在聽什麼,我都回「粗大Band」啦!


◎ Special Others

在2022 Fuji Rock 線上轉播偶然發現的團。說實話看到 setlist時,本來以為 Spcial Others 是"特別嘉賓" 的意思......,好奇查了一下才發現他們是1995年就成立、超級資深的大叔系後搖爵士fusion band,今年6月剛發行第八張完整專輯《Anniversary》。特別喜歡在五聲音階的框架中進進出出,不時刻意踩歪的音符。他們大概是我這個遠端聽團仔在 FujiRock期間最大的意外收穫。

FujiRock期間 BONOBO 化身逗貓大師(?)

◎ SadSvit & Лея

有看過Music365系列文的話應該對 SadSvit不陌生,這裡直接上文章不多介紹。

這首與歌手Лея(Leya) 合作的歌曲跳脫他以前慣用的電子編曲元素,用大量民謠樂器(口簧琴一出來整個氣場就不一樣)、甚至唱腔也變了,營造出滿滿神話風的作品。歌名Страдча (Stradcha, 字義: Botchling),是個偏奇幻文學的單字,代表嬰靈的意思,歌詞則是藉此控訴戰爭所帶來的災厄與苦難。

本來聽完SadSvit之前的作品,以為他有點走不出慣用的素材了,但這首歌馬上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看來是個前途無量的年輕人啊。


◎ Frankie Cosmos

特立獨行的另類少女Greta Kline 以藝名Frankie Cosmos 組成樂團,他們經常在極短的歌曲中自在灑脫的轉換節奏曲風,這首Aftershook也不例外,讓人完全摸不透。但聽完後總覺得哪裡怪怪的不太習慣......原來這是他們成團以來第一首長度超過三分鐘的歌!

除了MV影像總是創意滿滿,他們每張專輯封面設計我也都很愛,不管從陽春小畫家風、野獸派手繪風、到文藝質感設計風,都非常有趣。

今年發行的新專輯《Inner World Peace》是這張:

(寫完後好奇再搜尋了一下Frankie Cosmos ,看看網路上有沒有除了中國翻譯農場文以外的中文資料... 果真又只有 小白兔 嗚~ )


◎ The Tic Tac

成團14周年 The Tic Tac前進Legacy Taipei舉辦「正常人的條件」發片專場

直接偷懶貼個吹音樂的介紹應該不會有人發現吧(抱歉囉UJ)。每次介紹音樂的文章寫到超過3000字就會覺得到底誰會看這麼冗長的東西啦!


◎ 陳ㄕㄋ

我又不小心把兩組這周末要辦專場的人連在一起放。這段Burn That Witch的演出太震撼了必須推薦,但關於珊妮老師我好像在音樂紀錄文以外寫過很多次,所以聽歌就好不多說什麼了,連名字也順便打馬賽克。


◎ 林強

偶然看見林強在個人臉書回覆朋友留言,才知道他已經在今年三月透過北京異視異色發行這張極度個人、似乎不太想讓人知道的電子音樂迷你專輯《別樣》。

能在20年內經歷了截然不同三段:見山是山、不是山、又是山的音樂風格與人生體悟,大概只有林強了。說實話還是很懷念《娛樂世界》的他,當年狂放不羈、凡事賭爛的強哥,現在整天都在推廣吃素念佛道與老人言。


◎ Ren

其實 Jenny 與 Screech 的故事都是2019年就發佈的創作,今年8月發佈第3首:Violet's Tale後,才湊齊了這個邊唱邊演邊彈吉他邊饒舌的史詩三部曲,並且重新上傳完整剪輯版。

這應該是我近期聽到最震撼的作品,Ren Gill在影片中真的很變態。他最早以樂團 Trick The Fox 拿著一把木吉他彈唱的形象出現,後來又組了樂團 The Big Push。之後以個人名義發表許多饒舌改編作品,接下來的作品幾乎都有他熱愛的饒舌元素,也因此走紅,但其實他一直以來都在跟病魔奮戰。2009年才18歲時,本來健壯的他因為莫名怪病臥床,醫師診斷不出病因,一度誤判他罹患的是躁鬱症。他原本已經被迫放棄所有音樂夢想、病情持續惡化到病危後,才終於診斷出他得的是萊姆病 (Lyme disease)。緊急做幹細胞移植手術,雖然救回一命,身體卻已經受到嚴重損害,需要持續用藥治療。(他為此厚起臉皮在gofundme網站建立了一個資金贊助他更進一步治療的計畫。)

他在台灣、應該是整個亞洲的知名度都不高(至少我搜尋不到任何中文介紹資料)。姑且不去考證那段罹患怪病、戲劇化到像是選秀節目經歷的真實性,他的作品實在值得更多人認識。請從這個三部曲開始吧,這裡破例再放一次連結,髒話偏多,18禁注意。


◎ Muse

勉強算是Muse腦粉的我對這張新專輯其實五味雜陳,已經差不多可以理解並接受樂團大約在2012《The 2nd Law》之後風格的轉變與各種嘗試後,這張《Will of the People》怎麼又好幾首有當年那些舊作的影子。我其實也只大概聽旋律與編曲而已,關於歌詞與整體專輯意念,還是交給維持一貫毒舌風格的Pitchfork 來評論

果真酸度爆表沒讓人失望,笑死。


◎ Michael Kiwanuka

各大影集選樂超熱門常客,當初就是聽到他的 Love & Hate 入坑。(不知道要說什麼了,聽歌就好,作者趕下班。)


◎ Regina Spektor

俄裔的Regina Spektor,唱起歌來是個頑皮怪里怪氣的傻大姐,這個 Tiny Desk Live 演出除了開頭即興掰歌、新曲Loveology 外,也唱了幾首經典作品。

他的歌經常用單純的編曲和旋律,搭配各種實驗性讓人意想不到的唱法。我最早完整聽他的專輯是《Begin to Hope》。其實他在這張以前的作品,幾乎都是一台鋼琴就扛全場,但從這張專輯開始加入了許多豐富的元素,從古典、爵士、電子、甚至有來自東方的神祕樂器(5.Field Below, 聽起來可能是二胡),

Spotify歌單節選的 "Après moi" 就是出自這張專輯,短促的喉音下重拍、自唱Echo、古典轉到現代編曲、頑固又頹靡的唱腔,典故出自路易15世的法文歌名、英文俄文交雜的歌詞,等等等,都讓這首氣勢磅礡又帶有悲劇色彩的歌曲增添不少重量。

*註:
"Après moi, le déluge ,在我之後,洪水將至。是路易十五隱隱感受到處在歷史的轉捩點,為自己下的註解。


終於

不知不覺又寫到將近5000字,明明對這個平台心已死、還是因為這些厲害的歌忍不住廢話一堆。前陣子開始了新的Music365計畫,每天寫東西的時間已經完全榨乾了,所以最近幾個月的紀錄甚至是請假在家寫的,呵呵。

每個月都在懷疑自己,到底這系列還能撐多久啊 ~"~

brownshale,
2022.09.14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