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f宅
Talf宅

Hi 我是Talf宅,將自身的生活體驗、學習、閱讀等心得,藉由文章分享出來。留給自己也給有興趣的人。

數位筆記工具(2)|Notion & Obsidian的卡片盒筆記法應用

(编辑过)
Notion & Obsidian的個人應用、用Notion來做卡片盒筆記法可行嗎?

數位筆記工具|Notion & Obsidian的使用心得一文中談到"Notion""Obsidian"兩數位筆記工具的簡易心得;至今,對此兩工具的應用方式依然不變,但隨著使用的時間越長,兩個的優缺點也更有感受,若兩者能夠結合,彼此截長補短那就太好了,但實際卻很困難,不過畢竟是工具,就看個人如何使用,只要能助於自己,都是好工具。


📝兩者的優點與個人應用:

純屬個人使用心得

優勢 :

「Notion」

  • 擁有好用的Save to notion外掛功能。
  • 操作直覺簡易,如同網站架設,可將筆記/資訊依個人喜好來管理呈現。

「Obsidian」

  • 每個筆記、想法,透過標籤的應用,可將關連性內容輕易串起管理。
  • 相當多的Plugin(擴充功能),視個人需求下載使用。

兩者的應用:

Notion作為資訊、靈感的未經處理匯集地,再經過整理、吸收後筆記則至入Obsidian最後當關連筆記累積一定量後,既可彙整輸出成個人筆記、專案等,再放置Notion統一管理

兩工具的應用模式

📝卡片盒筆記法的嘗試

最近關於由Niklas Luhmann發明的Zettelkasten(卡片盒) 學習筆記法有越來越盛行的情況,且在「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德國教授超強秘技,促進寫作、學習與思考,使你洞見源源不斷,成為專家」此書出版後,有更加推波助瀾的情勢。
此書也相推薦閱讀,無論使不使用,內容對於思維學習上一定有所幫助。

而Obsidian的特色既是可採用一想法、一筆記的概念,將各個筆記都設為一個節點並建好關鍵標籤,讓每個關連筆記形成可雙向連結網絡,要做到卡片盒筆記法概念的筆記管理是較容易可行的。

Obsidian可將各筆記以graph view呈現,相關連筆記可輕易帶出

那用Notion來做卡片盒筆記法可行嗎?

個人嘗試過後,確認是可行的;
但是,個人覺得比起Obsidian會相當麻煩與瑣碎,且當筆記量龐大後,除非每個筆記設的關連標籤相當多(相對會造成畫面雜亂),要不用篩選方式篩出主題筆記時,可能仍會遺漏掉有關連但篩選時未聯想到的筆記,且無法將多的筆記以分割畫面來呈現,要察看各關連筆記內容時,須要逐一點選查看,較為費時。
所以嘗試到最後我還是放棄了,還是乖乖回歸上述的兩工具應用模式來搭配使用。

卡片盒筆記法的執行原則:
1. 原子化:一則記事/概念,只記錄一件事情。
2. 獨立性:一則記事即使獨立也能夠被看懂,意味者每一則記事都可以被單獨移動、處理、與其它記事合併。
3. 建立連結:每產生一則筆記都必須要和原筆記進行連結。(拆分筆記)
4. 註解連結:連結筆記時都要寫為什麼要連結這則筆記。
5. 說自己的話:用自己的話語來闡釋這則筆記,不要單純複製貼上,並在卡片中加入自己的想法。
6. 記下資料源:避免侵權與知道這則筆記是哪裡來的。
7. 別擔心結構化問題:卡片盒筆記法的宗旨就是打破制式結構。
8. 加入連結頁:讓相連的筆記可以透過自己的思路串接成一篇短文。
9. 加入總目錄頁:讓相連的筆記有總目錄(MOC管理)的位置可以參考。
10. 不要刪除舊筆記:相反地,用連結筆記將舊筆記連結到新筆記,並且說明舊筆記不好之處。
用Notion執行卡片盒筆記法,是可行,但較麻煩瑣碎

最後,Obsidian此數位筆記工具,終於在去年也推出手機版本,不再是只能單機上使用,且同樣具有分割畫面與graph view功能,至於各筆記資料也能雲端同步,但此須付費官方的外掛才行,不想付費的也能自行運用雲端硬碟來同步電腦與手機內檔案來達到,此mobile版的推行,讓我更可以隨時隨地的在Obsidian進行操作,讚讚!


我是Talf宅,將自身的生活體驗、學習、閱讀等心得,藉由文字分享出來。留給自己也給有興趣的人,謝謝您的閱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